當你忘記自己,便是淪落的開始

- 不要忘記,不要回頭 -

千與千尋 | 當你忘記自己,便是淪落的開始


當你忘記自己,便是淪落的開始


忘記自己時,你忘記了屬於自己的世界。


忘記自己,一定是一種淪落,這很危險——我在《千與千尋》當中感知到。當千尋的爸爸媽媽吃了供給神明的食物變成豬,忘記了自己人類的身份,他們,已經忘記了自己,忘記了自己是誰。


不要吃太胖了,會被吃掉!


——不要忘記自己,會很危險!


千尋大喊時,父母已經忘記自己是人。


與好友重溫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她說千尋的父母會變成豬,是不是因為他們有雜念呢?千尋很簡單沒有雜念,所以不會去動那些食物?


感覺她的想法有意思,看完之後,我認為,有的。


整部影片當中,歷歷可陳的幾個角色,千尋,是唯一一個簡單幹淨的人物,沒有多餘的慾念。從一開始,她就只想待在原來的地方(自己的世界),後跟隨父母誤入神明的異度世界,她至始至終,心意還是執著於回到過去,回到自己的世界,不論是幫助無臉男,還是挽救白龍。


她一直記得自己,儘管險些忘記自己的名字,但是一如既往地惦記著自己在異度世界的使命。她沒有因為新的環境和優待而利慾薰心,在效力服務河神之後,湯婆婆對其刮目相看與抬舉,在幫助小鬼無臉男之後有機會獲得凡俗之眾愛慕的金子,她都沒有受到一點兒影響與干擾。


她知道自己是誰,她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那些忘記自己的,凡俗之眾,以及化身為豬的千尋爸媽,已經誤忘自己是誰。無論是被環境影響而淪陷於其中,還是因為誘惑而偏離自己,他們無知無覺地身處其中於真正的危險之中,他們面對的,是被控制,被奴役,被屠宰·······忘記自己的人,總要淪落。


青蛙侍者貪心求金子,深夜被無臉男吞下,以及其後吞下的侍者一男一女,都是利慾薰心的代表······此時的小鬼無臉男,苦於內心的孤獨,模仿河神以金子博取人心,換來貴賓級的優待,以及前所未有的尊重。


無臉男一出場的時候,我便感覺到他身上濃厚的孤獨,配合黑夜下雨,孤魂小鬼的孤獨,悽悽瀝瀝,深入人心。不得不心生佩服,宮崎駿刻畫的無臉男人物形象,在形色與神韻上,直接與其隱喻通感,讓我為這人物藝術性的妙趣感嘆!


直視無臉男的時候,即可體認到這是孤獨的化身。無臉男,看上去孤獨極了,可他並不瘮人,甚至惹人同情,直令千尋也為他開門。


我想,也許一直以來,他都是一個人的。死時因為沒有正式的葬祭,成為不被異度世界受尊敬的孤鬼,因而一直遊蕩,因而,當他潛入湯婆婆的浴場,湯婆婆便有了敏感的警惕,甚至成為湯婆婆的冒犯——他沒有正式的真實身份。


無臉男本無惡意,本是孤獨之身,便也想受染於眾者的熱鬧之中·····


孤獨者,會排斥熱鬧,也會覬覦熱鬧。


也許他是不需要鮮花和掌聲的,但是他一定認為他需要美食,直到饕餮大餐之後才會後覺,食物,根本無法填補一顆空洞的心。其實他知道,他需要一種陪伴的溫暖。


所以,他會召喚千尋,那個讓他有機會慕名熱鬧,躲開孤獨的可愛小女孩。他以為金子可以換來他想要的,可是千尋想要的,金子換不來。千尋知道她想要什麼,因為她一直記得自己。


可這個小鬼不是。他一定沒有墓碑銘記的名字,他的身份,如同他的臉一樣顯無。他是孤獨的,以為熱鬧和尊重可以治癒孤獨,所以他以為他需要的是這些,於是這些東西變成了他的慾望,在浴場獲得表面的滿足之後,他發現,他的內心並沒有得到真正的滿足。


熱鬧無法治癒孤獨,只有當你的心不孤獨,你才不會孤獨。


他面露兇色再一次吞掉兩名侍者,卻在飽腹之慾後憂傷而默默喊著“好孤單”······千尋給他吃了河神送的藥丸,在重要的時刻,遊刃有餘地幫了他——讓他恢復原型——那本是讓父母恢復原型的藥丸。也許這樣,世界就可以回到原來的樣子?那麼大家就都相安無事了······


想必千尋明白,此時蠶食暴虐的無臉男,並不是真正的無臉男,不是那隻真正的小鬼。


千尋幫助無臉男,間接地挽回了三位侍者的生命。是最簡單純粹而毫無猶疑的愛,解救了他們,這樣的愛,來自於,一直記得自己是誰的千尋。


愛,可以破解規則。


規則裡,千尋應該拿著藥丸去解救變成豬的父母,只是,在習慣於批判是非的世界上,最後,愛還是溫暖融化著世界。無論是救助於眼前需要急救的人,還是等待救助的父母,因為有愛,父母終究會獲救。


規則裡,人類在這個世界被排斥,難有一席之地,千尋卻在大家的心裡有了一個特別的位置;規則裡,唯權利地位和金錢馬首是瞻,可湯婆婆最後卻願賭服輸······


規則之外,有更重要的東西存在,那是愛。


惡人心裡也有愛,正是愛,才讓他們之間的矛盾有所化解。湯婆婆,權勢和財勢相聚,兇惡形象有恃無恐,但是她心底依然有最柔軟的一處位置,那份對寶寶無法自持的無條件的愛。


影片中,湯婆婆和錢婆婆兩個角色的塑造,在我看來,是“一體兩面”的人物塑造,即一個人的兩面人性所代表的自己。湯婆婆和錢婆婆一模一樣的外形,塑造的不同的性格,其實是一個人的兩種可能性人性的代表。湯婆婆和錢婆婆,是彼此的一面鏡子······


人在慾望當中會失去自我,失去自我的人,一定會受到限制。


湯婆婆為積攢財富,接待任何可以給賞金的客人,她的法術神通廣大,能敏銳地察覺外侵者到訪,最後卻未能察覺自己的親兒子被法術置換,這,是她受到的限制。


甚至是白龍也受到限制,為學法術,不得不被湯婆婆控制,學法術就是白龍的慾望,所以他會對湯婆婆俯首稱臣,以致於冒著生命危險偷走錢婆婆的印章。這其中,白龍是沒有自我的。而他也早已忘記自己是誰,因為他一直想不起來自己的真實名字。


“人類的記憶不會消失,只是暫時想不起來而已。”


他卻始終記得千尋的名字。最後,千尋勾起了彼此的記憶,想起了他的名字。


忘記了自己是誰,意味著無法做自己,而被另外一個身份框限和奴役,也許終身無法救贖,無法回到真正屬於自己的世界。忘記自己,是危險的,可能被慾望左右,而無論如何,都會失去自我而淪落。


慾望,孤獨,勇敢,愛與人性,以及,關於陪伴,是我在《千與千尋》當中看到的詞語。


關於陪伴,孤獨的無臉男最後留在了錢婆婆身邊做幫手,想是,這該是小鬼最好的歸宿了。也許,孤獨者,不必渴求別人的陪伴,不如化身一個陪伴者去陪伴別人,用溫度滋養孤獨。


真正的孩子,總有無知無畏的勇敢。千尋的勇敢,正是如此。她是一個孩子,心裡乾淨,沒有多餘的慾望雜念······因為,她一直在默然於做她自己。

因為,她一直記得,她的名字。

千,與——千尋,你一定記得她真實的名字。


那麼,在這個世界上,你是否記得真正屬於自己的世界裡,你的名字?那個真實的自己?


在文字裡獲得力量的我,希望透過文字賦力量予你

所有的相遇,都因你而來


適逢的文字,適逢的你我,適逢我的微信公眾號:我及我

在這裡,見你所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