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甜食,這個指標更可怕,糖尿病人少碰3物,遠離糖尿病併發症

隨著人們飲食的日益精細化,糖尿病已經不再是「爺爺奶奶」的專屬了,它們已經出現在我們的父母身上,甚至也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身上……

糖尿病這三個字,其實離我們並不遠,它就在我們身邊。

奶奶就是糖尿病患者,因為血糖高,十幾年不能吃水果,也不敢吃任何甜食……

比起甜食,這個指標更可怕,糖尿病人少碰3物,遠離糖尿病併發症

糖尿病是因為吃糖太多?

人體內有一套血糖控制系統,當食物進入人體後,糖類會被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成為血糖,升高的血糖會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使血糖濃度降低。當這套控糖系統出現問題時,血糖就得不到有效控制,持續保持在較高水平,就成了糖尿病了。

糖尿病患者出現尿糖,並不是因為糖吃得太多,而是機體無法利用這些糖,這時血液中的糖比較多,當超過一定的量時,就會形成糖尿。

因此,糖尿病跟吃糖多少並沒有直接關係。但不可否認,長期吃甜食,的確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

比起甜食,這個指標更可怕,糖尿病人少碰3物,遠離糖尿病併發症

比起甜食,這個指標更可怕,糖尿病人少碰3物,遠離糖尿病併發症

1、澱粉含量高的食物

澱粉廣泛存在於穀類食物和薯類食物中,說白了就是白麵做的各種食物、大米做的各種食物、土豆、紅薯做的食物等等。這些食物都不是很甜,但是含澱粉量高,也間接能夠大幅升高血糖。

我們最常見的主食幾乎都是澱粉類食物如包子、饅頭、大米、麵包、麵條等等,除了這些穀物類食物,一些蔬菜類食物也是高澱粉食物,如南瓜、馬鈴薯、山藥、芋頭、紅薯等,澱粉含量比較高,糖友在進食的時候要注意控制總量。這些食物含糖量比較高,但又是我們的主食,糖友在食用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呢?

比起甜食,這個指標更可怕,糖尿病人少碰3物,遠離糖尿病併發症

2、濃縮果汁

濃縮果汁顧名思義就是在水果榨成原汁後再採用低溫真空濃縮的方法,蒸發掉一部分水份做成的。可以說它的含糖量也是隨著被濃縮後大幅升高。

比較酸的水果或者不甜的水果,有的比甜水果的糖含量還要多。比如獼猴桃、橙子、楊梅、柿子、桂圓、石榴等,其糖含量成分都很高的。

3、番茄醬

番茄醬在製作過程中除了番茄之外,還要添加糖、鹽、增稠劑、防腐劑等等。說白了這些添加物中,以糖的添加數量最為明顯。雖然吃的時候並不覺得番茄醬太甜,但是其糖的含量還是不低的。

比起甜食,這個指標更可怕,糖尿病人少碰3物,遠離糖尿病併發症

血糖的標準:

空腹血糖長期在5.6mmol/L以上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為3.89~6.1mmol/L;如大於6.1mmol/L而小於7.0mmol/L為空腹血糖受損。其實,血糖長期處在5.6mmol/L以上會損害人體微血管。隨著年齡的增加,這類人對血糖控制能力勢必減弱,若不加以控制,大部分人若干年後血糖會達到糖尿病標準。

空腹血糖值正常,餐後血糖值異常。正常情況下,餐後1小時的血糖為6.7~9.4mmol/L,最多也不超過11.1mmol/L,隨著時間的推移依次遞減,餐後3小時恢復正常,但若餐後血糖異常,甚至3小時後依然維持原樣或降低過慢,意味著一天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高血糖狀態,會加重心、腎負擔。

比起甜食,這個指標更可怕,糖尿病人少碰3物,遠離糖尿病併發症

四類人易患糖尿病

是否有大肚子。

相比於全身肥胖,內臟性肥胖的患者患糖尿病的風險更高,何謂內臟性肥胖,最常見的就是“啤酒肚”、“游泳圈”的人。因此,對於減肥的人來說,減小腰圍尤為關鍵。

餐後想睡覺。

國外有研究顯示,餐後容易犯困的人,意味著血糖控制能力較弱,將來發生糖尿病的危險也會增加。

睡眠質量不佳。

不少研究證實,睡眠時間過短或晝夜節奏紊亂的人,易出現血糖控制障礙的情況。長期睡眠不足可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應激系統啟動,體內皮質醇、腎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還會引起胰島素抵抗,使血糖升高。

飲食方式“兩高一低”。

“兩高一低”是指高脂、高熱量、低纖維,經常吃大魚大肉、煎炸食品及漢堡等高飽和脂肪或高反式脂肪酸食物的人,熱量容易超標,更易得糖尿病;生活中常吃穀物纖維含量低的米飯、饅頭、麵條、麵包等精製主食,易得糖尿病。

比起甜食,這個指標更可怕,糖尿病人少碰3物,遠離糖尿病併發症

如何預防糖尿病?

飲食控制。

飲食控制不僅僅是控制主食的多少,關鍵要限制每天進食的總熱量。白糖、冰糖、紅糖、蜂蜜、果醬、各種甜點、巧克力、冰淇淋、含糖飲料的攝入,所含熱量較高,吸收後會明顯升高血糖。水果中所含糖分大都為果糖,比蔗糖甜度高,但吸收不如葡萄糖快,升高血糖作用相對較緩慢。

合理規律運動

運動對防治糖尿病效果顯著,尤其是能大量消耗肌糖原的運動方式,不過,有嚴重併發症患者就不建議運動了。血糖相對穩定的糖尿病患者,建議進行中等強度有氧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