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被溺愛的男孩後來怎樣了?

男生白白淨淨的,穿戴整潔,但卻是新生中的“搗蛋男孩”、那個不曾做過一天家務的“小公子”。如此被溺愛的孩子,後來變成怎麼樣了呢?


那個被溺愛的男孩後來怎樣了?

一、總搞事情,令人頭大的怪男孩

開學沒多久,男孩已經在這個新組建的班級裡赫赫有名。他不遵守學校的管理制度,厭惡學校條條框框的規矩,因此經常會在公共場合做出一些不適宜的事情,比如情緒激動,大喊大叫;擠眉弄眼,肩膀聳動;手腳亂動,敲打牆壁;亂甩東西,推搡他人……他總用異樣的言行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因此經常有學生和家長告他的狀。當老師批評他時,他會用悖論振振有詞地反駁,之後仍我行我素。他的這種行為嚴重影響了班集體,影響了其他同學的學習生活。

二、叛逆對孩子有哪些破壞力

1.怪男孩的世界,充斥著孤獨和寂寞。

在他的一篇日記中提到“今天我又搬了新家,這次不是姑姑家,不是舅舅家,也不是媽媽的新家,而是我爸爸的家,真好!”

我看了這段話不禁有些心疼他,一個家庭離異的孩子沒有父母齊全的陪伴,沒有安穩固定的住所,安全感又該如何而來呢?儘管父母給他儘量好的物質條件,看似很愛他,隨他的意,可是,他內心卻如此孤獨!

然而他的“怪”行為想要換取他人的注意,卻反倒讓他嚴重缺失友愛:同學不喜歡和他交往,家長不歡迎孩子與他結伴,許多老師也不喜歡接納他。友愛的嚴重

缺失又助長了他的“怪”行為。如此循環,情況越來越糟糕。


那個被溺愛的男孩後來怎樣了?

2.過多“溺愛”,滋生了“怪”。

我去男孩家家訪,全面瞭解了他的家庭情況:男孩回爸爸家後,爸爸上班忙,就一直由爺爺奶奶。他們從來沒有教給孩子規範的行為,正確的社會規矩。對於孩子錯的行為,不文明的語言,他們沒有給孩子榜樣和明確的表示,反而允許,甚至給予誇讚。

比如,爺爺希望他能成為優秀的男子漢,有健康的體魄,就教他打拳。拳頭打在老人身上,老人反而覺得很舒坦。曾經,奶奶的肋骨被打斷了,老人們沒有因此好好教育孩子這種行為的可怕性,甚至認為孩子有出息。

而那天我去家訪的時候,他時而跑到自己房間,時而闖進他爺爺懷裡,上躥下跳,隨意打斷我們之間的談話,爺爺沒有絲毫的惱怒,一旁的奶奶也沒有半點斥責。看來,孩子的問題所在其實就是家長教育模式出現了問題,是因為過分的溺愛造成了男孩的“怪”行為!

三、怪男孩如何才能走出陰霾?

給予“真愛”,改變了“怪”。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裡的學習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於是,我決定給予男孩“真愛”,來改變其“怪”行為。


那個被溺愛的男孩後來怎樣了?

(一)搭真誠“友愛梯”,切實轉變“怪行為”

學生是班集體的一員,他必須融入集體,必須學會與人相處,與人交往。

1.細節關注,提醒與關心齊飛

集體活動是促進學生交往的最好平臺。平日裡,我有意識地參與各項班集體活動,提醒同學時刻關心男生的生活,同時也更好地觀察他,引導他使用正確的交往方式。

如排隊時,班長在他身邊及時提醒正確的排隊要領;就餐時,組長偶爾給予他喜歡的小菜,並告知吃飯不挑剔,學會分享,學會止語;活動時,我有意與他同一組,時常牽手與他,讓他感到溫暖,並告訴他不要使用過多的肢體交往……私下裡,我也常與他進行溝通,讓他能理解老師與同學,理解規則的作用。因為他喜歡幫助老師做事情,我就經常讓他幫我發作業本,做統計工作等。

通過這些小細節,時刻提醒男孩:老師與同學是關心我的,我要與他們和睦相處。

2.愛心記錄,表揚與激勵共舞

任何人都需要激勵,更何況孩子。我在班幹部會議上建議幹部們專門設計一本愛心簿,上面記錄同學們的點滴好事。誰善於發現他人的進步與優點,誰就可以加分,當然被表揚的學生,同樣得到加分。在每週的班隊會上,我們騰出一點時間進行播報與表彰。

我私底下交代幾位學生多發現男孩的優點,想方設法給予他鼓勵。通過愛心簿,男孩不斷被表揚,不斷地加分,他的言行舉止明顯好轉。

但他的上進心常常是“一閃念”的,很快就會被消極情緒所掌控,所以,一旦發現“苗頭”我和班裡的同學就及時表揚他,以便加溫加油。他的“舉手投足”、“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我們都要敏銳地觀察,細心地分析,對他的“變”做到心中有數,立足於幫,入眼於拉,著手於救。

在這樣充滿“愛”的氛圍中,男孩的心靈得到舒緩,行為得到轉變。不知不覺中,他就擁有了與同學和睦相處的好習慣,擁有了幫助同學、幫助老師的好品質。

(二)設正確“慈愛場”,真實改變“怪行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終生的老師。家庭教育不正確,殘害的永遠是孩子。

通過家訪,我在肯定孩子長處的同時,恰如其分地指出孩子的不足,孩子在學校裡的“怪”行為,讓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已經脫離了“群眾”,成了“另類”,再不“挽救”將“回天乏術”。在家長認識到情況很嚴重,產生危機感和責任感時,我幫助家長制定了明確的幫教目標,使家長有的放矢、持之以恆地教育孩子。

在我的幫助下,家長們掌握了“愛”的尺度,“慈”“嚴”相濟,鬆弛有節,力爭讓孩子在自己的“慈愛”中有所改變。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家長的配合下,漸漸地,男孩的行為有了很大的改變。他很少與家人頂嘴了,他不再直呼爺爺的名字了,他還會幫奶奶打掃衛生了……

“只要工夫下得深,何愁鐵棒不成針”。男孩慢慢地融入到集體中,能與他人友好相處了。我也悄悄地走進了男孩的內心世界:他少了對抗,多了真誠和友好;他少了些許的胡鬧,多了安靜和努力……這種蛻變讓我欣慰不已。

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潤萬物;愛是橋樑,能溝通心靈。愛是一種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三年來,男孩的生活就像一場“愛”與“怪”的較量。最終,他在“真愛”的感召下,“喚醒”了善良和真誠,改變了自己的“怪”行為,成為了受大家歡迎的小夥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