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00份試卷中總結出的,100個易錯文言文實詞!高中生必看

“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是高考文言文閱讀的常考點,得分率一直不高。

制約“瓶頸”主要在以下兩方面:

一是知識儲備上積澱不足。該考點考查的實詞義項多為考生不太熟悉,有的甚至是較為生僻的義項。

二是思維品質上形成定勢。

命題人設計的錯項多為實詞的現代義和常見義,考生由於思維定勢極易認同這些錯項,就陷入了以今釋古、以熟釋生的思維誤區。

為了增加大家的知識儲備,提升實詞詞義的判別能力,特別蒐集全國各地400餘份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從1600多個選項中遴選出了100個點擊率最高的易誤解的文言實詞。

100個易誤解的文言實詞

1.官人疑策愛也,秘之。誤:喜歡,正:吝嗇。

譯文:過路的官人懷疑陳策捨不得騾子,便把它藏了起來。

2.有功故出反囚,罪當誅,請按之。誤:按照,正:審理。

譯文:徐有功特意開脫謀反的人,論罪應當處死,請審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東南道尚書令,封吳王。誤:拜見,正:授予官職。

譯文:高祖派來使者授予(杜伏威)東南道尚書令的官,封他為吳王。

4.府省為奏,敕報許之。誤:報告,正:回覆。

譯文:有關部門為此上奏,(後主)下詔回覆同意了這件事。

5.齊孝公伐我北鄙。誤:輕視,正:邊境。

6.大敗李信,入兩壁,殺七都尉。誤:城牆,正:軍營。

譯文:大敗李信的軍隊,攻下兩座軍營,殺死七名都尉。

7.堯民之病水者,上而為巢,是為避害之巢。誤:生病,正:擔心,憂慮。

譯文:堯的百姓擔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築巢,這就是避免災害的巢。

8.煥初除市令,過謝鄉人吏部侍郎石琚。誤:免除,正:(被)授職。

譯文:劉煥剛被授職市令,拜訪同鄉吏部侍郎石琚。

9.師進,次於陘。誤:依次,正:臨時駐紮。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誤:完畢,正:通“猝”,突然。

譯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災難突然降臨也不會驚恐。

11.王趣見,未至,使者四三往。誤:高興,正:通“促”,趕快。

譯文:楚王趕快接見(尊盧沙),(尊盧沙)沒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請)。

12.存諸故人,請謝賓客。誤:安置,正:問候。

譯文:問候那些老朋友,邀請拜謝賓朋。

13.若復失養,吾不貸汝矣。誤:借給,正:寬恕。

譯文:如果再不贍養母親,我就不寬恕你了。

14.楚莊王謀事而當,群臣莫能逮。誤:捉拿,正:及,達到。

譯文:楚莊王謀劃事情很得當,群臣沒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勝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誤:恩德,正:感激。

譯文:假如劉裕取勝,一定會感激我們借道給他的好處。

16.陛下登殺之,非臣所及。誤:上去,正:當即。

譯文:陛下(如果)當即殺掉他,(就)不是我的職權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貢部,多柬拔寒俊。誤:典籍,正:主管。

譯文:賈黃中先後兩次主管貢部,多次選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傑出的人。

18.衡攬筆而作,文不加點。誤:標點,正:刪改。

譯文:彌衡揮筆就寫,一氣呵成,一個字沒有刪改。

19.諸公多其行,連闢之,遂皆不應。誤:許多,正:稱讚。

譯文:許多人都稱讚他的品行,接連幾次徵召他,他都沒有答應。

20.太祖知其心,許而不奪。誤:奪取,正:強行改變。

譯文:太祖瞭解他的志向,允許他而沒有加以強行改變。

21.阿有罪,廢國法,不可。誤:阿附,正:偏袒。

譯文:偏袒有罪之人,廢棄國法,是不能容許的。

22.弁(biàn)性好矜伐,自許膏腴。誤:討伐,正:誇耀。

譯文:宋弁生性喜好自我誇耀,自認為門第高貴。

23.聲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誤:富裕,正:眾多。

譯文:音樂和女色的繁多,妻室子女的眾多,都不過是供自己一個人享受罷了。

24.所犯無狀,幹暴賢者。誤:干涉,正:冒犯、衝犯。

譯文:我們所做的太無理,侵擾了賢良。

25.致知在格物。誤:標準,正:推究

譯文:豐富知識的方式就在於推究事物的道理和規律。

26.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誤:改換,正:經過。

譯文:漢朝想派使者去聯絡月氏,但通往月氏的道路必定經過匈奴統治區。

27.瓚聞之大怒,購求獲疇。誤:購買,正:重賞徵求。

譯文:公孫瓚聽說這件事非常憤怒,重賞捉拿田疇,最後將他捕獲。

28.齊將馬仙埤連營稍進,規解城圍。誤:規勸,正:謀劃。

譯文:齊將馬仙埤讓各座營寨相連逐步向前推進,謀劃解除對義陽城的圍困。

29.舅李常過其家,取架上書問之,無不通。誤:經過,正:造訪、探望。

譯文:他舅舅李常造訪他家,取出架上的書問他,他沒有不知道的。

30.吾君優遊而無為於上,吾民給足而無憾於下。誤:遺憾,正:怨恨。

譯文:我們的國君在上能寬大化民,不用刑法;我們的人民在下生活富裕,沒有怨恨。

31.不去,羽必殺增,獨恨其去不早耳。誤:怨恨,正:遺憾。

譯文:不離去,項羽必定會殺掉范增,只是遺憾他沒有及早離開罷了。

32.命下,遂縛以出,不羈晷刻。誤:捆綁,正:停留。

譯文:命令一下去,就(把死罪案犯)綁上押出來,片刻也不停留。

33.臏至,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誤:憎恨,正:妒忌。

譯文:孫臏來到魏國,龐涓擔心他才能超過自己,妒忌他。

34.曾預市米吳中,以備歲儉。誤:節省,正:年成不好。

譯文:吳遵路曾經預先在吳地買米,用來防備年成不好。

35.其簡開解年少,欲遣就師。誤:簡略,正:選拔。

譯文:你可以選拔聰明有知識的年輕人,派他們去從師學習。

36.時楊素恃才矜貴,輕侮朝臣。誤:憐憫,正:誇耀。

譯文:當時楊素依恃誇耀自己的才能和地位,輕視侮辱朝廷大臣。

37.遂銘石刻誓,令民知常禁。誤:禁止,正:禁令。

譯文:王景於是讓人在石碑上刻下誡辭,使百姓知曉法典禁令。

38.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誤:捐助,正:撤除。

譯文:(吳起便)申明法度,賞罰分明,撤除冗餘官員,廢除疏遠的王族的爵祿。

39.告儉與同郡二十四人為黨,於是刊章討捕。誤:刊登,正:刪除。

譯文:(朱並)控告張儉和同郡二十四人結為朋黨,朝廷於是下詔(刪除告發人姓名的捕人文書)搜捕張儉等人。

40.蓋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誤:戰勝,正:能夠。

譯文:好好開始的的確很多,能夠堅持到最後的實在很少。

41.時雖老,暇日猶課諸兒以學。誤:講課,正:督促。

譯文:當時雖然年事已高,但閒暇的時候還督促孩子們學習。

42.上令朝臣釐改舊法,為一代通典。誤:逐步,正:訂正,改正。

譯文:皇上命令朝臣改正舊的法令,作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

43.然百姓離秦之酷後,參與休息無為。誤:離開,正:通“罹”,遭遇。

譯文:但是百姓遭遇秦國的殘暴統治後,曹參給了他們休養生息的機會,無為而治。

44.公,相人也,世有令德,為時名卿。誤:命令,正:美好。

譯文:(魏國)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好品德,都是當時有名的大官。

45.民不勝掠,自誣服。誤:掠奪,正:拷打。

譯文:那個州民經受不住拷打,自己捏造事實優罪了。

46.未及勞問,逆曰:“子國有顏子,寧識之乎?”誤:違背,正:迎著。

譯文:沒有問候(袁閎),迎著便說:“你們地方有位顏子,你認識嗎?”

47.漢數千裡爭利,則人馬罷,虜以全制其敝。誤:停止,正:通“疲”,疲乏。

譯文:漢軍到幾千裡以外去爭奪利益,就會人馬疲乏,敵人就會憑藉全面的優勢對付我們的弱點。

48.桓帝愛其才貌,詔妻以公主。誤:妻子,正:以女嫁人。

譯文:桓帝喜歡他的才貌,下詔要把公主嫁給他。

49.屬與賊期,義不可欺。誤:期限,正:約定。

譯文:我剛才已經跟賊人約定好了,根據道義不能欺騙他們。

50.親不以為子,昆弟不收,賓客棄我。誤:親人,正:父母。

譯文:父母不認為我是好孩子,兄弟不接納我,賓客拋棄我。

51.出水處猶未可耕,奏寢前議。誤:睡覺,正:息,止。

譯文:已經退水的田地還不能耕種,上奏要求停止先前的奏議。

52.以予之窮於世,貞甫獨相信。誤:貧窮,正:困厄,不得志。

譯文:因為我當時處境困厄,只有貞甫相信我。

53.十年,舉進士第一,授右拾遺,權翰林修撰。誤:權利,正:暫代官職。

譯文:(天會)十年,考中狀元,被授官右拾遺,暫時代理翰林修撰。

54.勉順時政,勸督農桑。誤:勸說,正:勉勵。

譯文:勸勉順應時代變化,勉勵督促從事農桑。

55.議者皆然固奏。誤:這樣,正:認為……對。

譯文:議事的人都認為竇固的上奏是對的。

56.至朝時,惠帝讓參曰。誤:謙讓,正:責備。

譯文:到了上朝的時候,惠帝便責備曹參說。

57.彥章武人不知書。誤:文書,正:文字。

58.上曰:“君勿言,吾私之。”誤:私自,正:偏愛。

譯文:文帝說:“你不要說了,我偏愛他。”

59.是之不恤,而蓄聚不厭,其速怨於民多矣。誤:迅速,正:招致。

譯文:(子常)對這些都不去救濟,卻聚斂不已,他招致百姓怨恨的事情太多了。

60.受欺於張儀,王必惋之。誤:可惜,正:悔恨。

譯文:受到張儀的欺騙,大王一定會悔恨的。

61.絳侯望袁盎曰:“吾與而兄善,今爾廷毀我!”誤:期望,正:埋怨、責怪。

譯文:絳侯埋怨袁盎說:“我與你兄長友好,如今你卻在朝廷上毀謗我!”

62.眾皆夷踞相對,容獨危坐愈恭。誤:危險,正:端正。

譯文:那些人都很隨便地蹲坐互相面對,茅容獨自端正地坐著更加恭謹。

63.見周昌,為跪謝曰:“微君,太子幾廢。”誤:輕微,正:如果沒有。

譯文:呂后看見周昌,向他下跪道歉說:“如果沒有你,太子差點就被廢掉了。”

64.未嘗見其喜慍之色,乃知古人為不誣耳。誤:陷害,正:欺騙。

譯文:從沒有看見他把喜怒哀樂掛在臉上,才知道古人是不欺騙(我們)的。

65.誠得至,反漢,漢之賂遺王財物,不可勝言。誤:遺留,正:贈送。

譯文:如果我真能到那裡,返歸漢朝後,漢王贈送給大王的財物,會多得無法說盡。

66.性剛嫉惡,與物多忤。誤:事物,正:別人。

譯文:生性剛烈,嫉惡如仇,與別人多有牴觸。

67.由是民得安其居業,戶口蕃息。誤:繁盛,正:繁殖。

譯文:因此百姓能夠安心地居住下來並從事他們的職業,住戶和人口得以繁殖增長。

68.大業中,倫見虞世基幸於煬帝而不閒吏務。誤:清閒,正:通“嫻”,熟習。

譯文:大業年間,封倫見虞世基被煬帝寵幸卻不熟習為官的政務。

69.彧(yù )據案而立,立素於庭,辨詰事狀。素由是銜之。誤:接受,正:懷恨。

譯文:柳彧手按几案站立,讓楊素站在庭院中,審問楊素的犯罪事實,楊素從此懷恨在心。

70.季文子相魯,妾不衣帛。以約失之者鮮矣。誤:新鮮,正:少。

譯文:季文子輔佐魯國,妾不穿絲綢衣服。因節儉而犯錯的人少啊。

71.皆頓首謝,及期無敢違。誤:感謝,正:謝罪。

譯文:大家都叩頭謝罪,到期沒有敢違約的。

72.王氏諸少並佳,然聞信至,鹹自矜持。誤:書信,正:信使。

譯文:王家子弟都很好,但是聽到信使到來,都顯得拘謹。

73.乾寧三年,充武寧軍留後,行潁州刺史。誤:巡行,正:代理。

譯文:乾寧三年,充任武寧軍留後,代理潁州刺史。

74.變不形於方言,真臺輔之器也。誤:形勢,正:表現。

譯文:內心變化不表現在言語上,真有做高官的氣量。

75.階疾病,帝自臨省。誤:察看,正:探視、問候。

76.既往,未及反,於是遂斬莊賈以徇三軍。誤:曲從,正:示眾。

譯文:已經派人前去報告景公,還沒來得及回來,穰苴就斬了莊賈來向三軍示眾。

77.尋給鼓吹一部,入直殿省。誤:找尋,正:不久。

譯文:不久賜給他一支鼓吹樂隊,並宣召他入宮值班。

78.文長既雅不與時調合。誤:儒雅,正:平素、向來。

79.公與語,不自知膝之前於席也。語數日不厭。誤:厭惡,正:滿足。

譯文:秦孝公與他交談,不知不覺地將雙腿移到席前。兩人長談幾天還不滿足。

80.方遣孟宗政、扈再興以百騎邀之,殺千餘人。誤:邀請,正:半路攔截。

譯文:趙方派遣孟宗政、扈再興率領一百騎兵去半路攔截敵軍,殺敵一千多人。

81.一時富貴翕嚇,眾所觀駭,而貞甫不予易也。誤:改變,正:輕視。

譯文:我一時間失去了富貴,眾人看了驚駭不已,但貞甫卻不因此而輕視我。

82.性至孝,居父憂過禮,由是少知名。誤:擔憂,正:父母的喪事。

譯文:他的品性最講孝道,在家為父親守喪超過了常理,因此年輕時就有了名聲。

83.叔為人刻廉自喜,喜遊諸公。誤:遊覽,正:交往。

譯文:田叔為人苛刻廉潔,並以此自得,喜歡和德高望重的人交往。

84.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於理矣。誤:尤其,正:指責。

譯文:看的人見到情況這樣,就來指責那個地方,那也太不通曉事理了。

85.忠義滿朝廷,事業滿邊隅。誤:角落,正:邊疆。

譯文:(文正公的)忠義譽滿朝廷,事業佈滿邊疆。

86.國家無虞,利及後世。誤:欺騙,正:憂患。

87.數決疑獄,庭中稱平。誤:牢獄,正:案件。

譯文:多次判決疑難案件,在朝廷中以公平著稱。

88.城謙恭簡素,遇人長幼如一。誤:遇到,正:對待。

譯文:陽城性情謙虛敬肅簡約樸素,無論年長年幼,都一樣對待。

89.輪扁,斫輪者也,而讀書者與之。誤:給予,正:結交。

譯文:輪扁,是斫車輪的人啊,可是讀書人結交他。

90.時始詔民墾荒,閱三年乃稅。誤:察看,正:經歷。

譯文:當初皇帝下令百姓開墾荒地,經歷三年才收稅。

91.公琰託志忠雅,當與吾共贊王業者也。誤:讚美,正:輔佐。

譯文:公琰志向忠誠儒雅,應當是能與我一起輔佐君王成就帝業的人。

92.我則天而行,有何不可!誤:準則,正:效法。

譯文:我效法上天做事,有什麼不可以!

93.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誤:盜竊,正:毀害。

譯文:你既然不種田,卻輕慢毀害別人的稻穀!

94.高祖舉兵將入洛,留暹佐琛知後事。誤:瞭解,正:主持。

譯文:高祖起兵將入洛陽,把崔暹留下來輔佐高琛主持後方的政務。

95.每讀書至治亂得失。誤:整治,正:太平。

譯文:每次讀書讀到有關國家太平、禍亂、成功、失敗的經驗教訓。

96.魯侯聞之大驚,使上卿厚禮而致之。誤:給予,正:招引,引來。

譯文:魯侯聽到這事,大為驚奇,派上卿帶上厚禮去招引他。

97.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於郡中。誤:囑託,正:寫作。

譯文:賈誼十八歲時,就因能誦詩作文在郡中聞名。

98.催科不擾,是催科中撫字。誤:文字,正:養育。

譯文:催租不騷擾,這是催租中的撫卹(愛護養育)。

99.往年春,漢族淮陰。誤:家族,正:滅族。

譯文:去年春天,漢王將淮陰侯滅了族。

100.上聞而譴之,竟坐免。誤:因為,正:獲罪。

譯文:皇上聽到歌謠就責備梁彥光,最終獲罪被免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