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羅志祥贏了,鍾南山輸了!


今天,羅志祥贏了,鍾南山輸了!


昨天早上5點羅志祥再次道歉,再次引爆熱搜。

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邊角料充斥著我們的手機屏幕。

今天,羅志祥贏了,鍾南山輸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好不熱鬧。

還記得去年林志玲大婚刷屏,微博直接宕機,點贊461萬。

這次周揚青把羅志祥錘爆,可能是因為疫情壓抑了太久。

周發文半小時,評論近12萬條,35小時點贊過1800萬。

不出意外,羅志祥不會再出現在公眾視野了。

回過來看這場沒有輸贏的感情舞臺上,一地雞毛。

結婚、分手還是分分合合,並無二致。

然而,在這個充斥著明星八卦的信息中,有一則具有重大意義的消息卻被埋沒了。

前天是4月23日,人民海軍成立71週年。

昨天是4月24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

今天,羅志祥贏了,鍾南山輸了!


而且,昨天也是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週年的日子。

也是今天,國家宇航局宣佈,命名我國火星探測任務為“天問一號”

鍾南山院士向中國航天送去祝福:

疫情擋不住航天豪情。

祝願祖國航天事業蓬勃發展,蒸蒸日上,不斷突破創新!


今天,羅志祥贏了,鍾南山輸了!


中國航天夢,是幾代人的理想和追求,可如今,本該是全民慶祝的日子,卻鮮有人聞。

不得不心生悲涼。

所以,今天我想說說這些鮮為人知的故事,那些航天英雄們的事蹟,那些艱辛的歷程。

1

你以為我國火箭發射一直都是一帆風順嗎?

4月9號,長征三號火箭發射印尼衛星失利。

這已經是一個月內的第二次失利了,歷史罕見。

回首中國航天60多年的歷史,堪稱從篳路藍縷到星辰大海。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

今天,羅志祥贏了,鍾南山輸了!


“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噴出的火焰劃破天際,自太空發出,向世界宣告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了!

今天,羅志祥贏了,鍾南山輸了!


群眾喜看“東方紅一號”飛過頭頂

中國航天日選擇在4月24日,也是為了紀念這一極具歷史開創性的事件。

但這看似令人矚目的成功,背後卻極度令人淚目。

1957年底,錢學森等幾位著名科學家決心研製中國的人造地球衛星。當時的國際情況,留給中國的出路只有一條——全部靠自己。

實驗室?沒有。

技術?沒有。全靠從零開始自學成才。

工具?沒有。畫衛星方案圖的時候,連橢圓都沒法畫。

這樣艱難的科研條件,但沒一個人說苦說累說堅持不下去了。

在歷經十多年難以想象的艱苦卓絕努力,東方紅一號終於成功發射後,

所有的艱辛苦難都化成了眼淚盡情流淌,也化成了全體中國人的民族自豪。

在這之後,中國的航天發展便一發不可收拾。

至1999年,我國不僅在科學實驗衛星、返回式遙感衛星、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衛星等應用衛星領域邁向全面應用,還成功發射並回收了“神舟一號”試驗飛船,在若干重要的衛星技術領域達到較高水平,為我國空間技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奠定了基礎。

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舉國沸騰。

今天,羅志祥贏了,鍾南山輸了!


中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的第三個里程碑。

2007年,嫦娥奔月。

今天,羅志祥贏了,鍾南山輸了!


嫦娥一號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

2011年,天宮一號發射。

今天,羅志祥贏了,鍾南山輸了!


天宮一號的發射標誌著中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及建立空間實驗室技術,同時也是中國空間站的起點,標誌著中國已經擁有建立初步空間站,即短期無人照料的空間站的能力。

2016年,神舟十一號發射成功。

今天,羅志祥贏了,鍾南山輸了!


2020年,第54顆北斗衛導航星發射成功。

今天,羅志祥贏了,鍾南山輸了!


50年來,中國航天人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

從東方紅一號到東方紅五號,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中國航天奮發圖強、砥礪奮進,不斷刷新高度,助力國家發展。

2

在建設航天強國的道路上,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發憤圖強、埋頭苦幹,創造了令全國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顯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

其中榮耀非凡,但也艱難非凡。

2017年7月2日19時23分,長征五號遙二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5分鐘後,火箭出現異常,發射失敗了。

發動機出現故障之後,長征五號火箭偏離了軌道,墜入太平洋。

沒有殘骸,就找不出問題所在。

與此同時,輿論很快通過網絡發酵。甚至有網友評論:中國航天進入至暗時刻。

科研人員王維彬,自長征五號遙二飛行失利之後就進入了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整改之中。

今天,羅志祥贏了,鍾南山輸了!


火箭殘骸沉入萬丈深海,研製人員掌握的數據遠遠不夠。

工作進展緩慢,很多人的關切詢問不時傳來,研製人員經常只能報以沉默。

舉國關注,但前路一片迷茫。

王維彬的血壓開始升高,嚴重的痛風讓他的雙腿失去了活力,一度只能一瘸一拐地挪向會議室。

有時候趕上出差,坐早上6點的航班離開北京,當天半夜又搭乘紅眼航班回來,吃點安眠藥,第二天出現在發動機試驗現場。

家裡的耄耋老人曾有一個多月沒見到王維彬。好不容易,王維彬有空回來吃飯,老人驚訝道,“你現在怎麼身體跟我一樣差了?”

妻子吳平看著丈夫日漸消瘦,也非常著急憂慮。

“工作上的事我不過問,就希望你能多睡會兒。”

“你怎麼病沒好又跑走了,連自己都管不好!”

妻子心裡難受,雖是嗔怒,但卻理解丈夫的難。

“其實我就希望他能安穩睡上一覺。”

吳平儘量不打擾王維彬,只想讓他擠出時間多睡一會兒。

她最大的願望是盼著退休後兩人能手牽手過上自己的生活。幾十年來,兩人還沒一起休假出去玩過。

長五遙二飛行失利是YF-77發動機研製人員心裡的傷口,就算是家人,也小心謹慎,不敢輕易碰觸。

他們心中都明白,這也是關乎中國航天未來的背水一戰,要讓全國人民放心,就必須“幹掉”所有隱患。

吳平說:“他們這些人,為長五耗盡了心血。”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研製人員歷經磨難,找到問題所在,長征五號遙三火箭成功發射,至此,中國航天人員度過了一次最為揪心,也最為痛心的歷程,同時也將載入航天史冊。

其實,像王維彬這樣的科研人員,他們收入也不高,工作強度還是別國同行的好幾倍。

高強度的工作,經常回不了家,陪伴不了家人和孩子。

今天,羅志祥贏了,鍾南山輸了!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如此的痛苦,為了國家的航天事業,他們也在所不辭。

每一次的火箭發射背後,都是無數航天人的心血,無數航天家人的期盼。

他們默默無聞,犧牲小我,成就大事。

他們默默無聞,為航天事業的發展鞠躬盡瘁。

他們默默無聞,卻以己之力推動著整個社會的發展進步。

3

更令人痛心的是,這些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科研人員、醫生們,卻還要遭受小人的侮辱和詆譭。

前不久,上海華山醫院的醫生張文宏的工資單在網上,被曝光了。

今天,羅志祥贏了,鍾南山輸了!


上面顯示,他是呼吸科主任,

一年的工資和獎金為5萬元,每年在頂尖雜誌上發佈的論文,一篇可以拿到2萬美金的專利。

作為國家級項目領頭人,可拿到120萬的年收入。

這些收入加起來,總的年薪為184萬。

還有人爆料,張文宏私底下開的是百萬豪車沃爾沃。

這一下子,就有網友眼急了,不分青紅皂白開噴了:錢多了,會喪失醫德的!

……

張文宏是誰,傳染學領域的頂尖人物。在這次疫情中更是讓全國人民都記住了他。

捫心自問,對於張文宏這種國寶級的專家來說,184萬元的年收入高嗎?

如果張文宏年薪百萬算多,那麼拿天價片酬的明星收入算什麼呢?

今天,羅志祥贏了,鍾南山輸了!


這還不夠,有些人就因為1200元的掛號費,便噴起了我們的另一國寶鍾南山。

還有翻出幾年前的圖造謠他不戴口罩。

連鍾南山的兒子都不放過,佩戴愛馬仕腰帶都是罪過。

“愛馬仕皮帶好扎眼。”

“兒子有點不樸素啊。”

“估計真的是領導。”

今天,羅志祥贏了,鍾南山輸了!


這些人也不想想,在疫情那般嚴重時,是誰冒著生命危險,不顧84歲的高齡,來到一線救治無辜的病人。

在他們奮不顧身的在前線和病毒抗戰之時,你們又在做什麼?

90歲高齡的袁隆平也難逃他們的髒嘴。

不過是摸了一下豪車,就被網友們說成坐擁奢華豪宅別墅的暴發戶。

今天,羅志祥贏了,鍾南山輸了!


養活了全中國,造福世界人民的水稻之父的袁爺爺,他的好名聲,就這樣被玷汙了。

此番種種,實在讓人氣憤不已!

4

有人為國鞠躬盡瘁,有人默默無聞。

也有卓越貢獻者,傑出的英雄,受人誹謗侮辱。

反倒是流量明星備受千萬人的追捧。

將軍孤墳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

娛樂至上,這是時代的悲哀,也是個人的悲哀。

其實,一切可真的不該這樣。

現實生活中,餓了要吃飯,而不是去刷劇;生病了要吃藥,而不是去看明星。

流量背後是短暫的熱鬧,科學背後才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

2020年雖然只過去了4個月時間,但是我們已經痛失14位院士。

今天,羅志祥贏了,鍾南山輸了!


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中寫道:

一個民族,千百萬人裡才出一個天才;

人世間數百萬小時流逝,方才出現一個真正歷史性的時刻,人類星光璀璨的時辰。


流量易逝,但是科學永存!

我們更應該關注那些真正值得關注的東西,把掌聲給應該給的人,把目光給應該關注的事,把行動給應該前進的方向。

那些航天事業中付出心血的科研人員、保我們衣食無憂、安居樂業的醫生們、科學家們…

而國家的強盛,不就是靠著他們去吃苦、去奮鬥,換來的。

他們才是真正的明星,值得霸屏熱搜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