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從完善自我開始(三)

人生從完善自我開始(三)

憂勤勿過,待人勿枯

操勞勤勉是美德, 過分辛苦就會失去生活的情趣; 淡泊名利是好事, 過於孤僻就無益於社會人生。

一個人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工作起來夜以繼日不知疲倦, 這當然值得讚揚。 但是, 如果只知工作和事業, 完全不知世上還有其他事, 這未必就是好事了。按照現代人的價值觀念, 人除了應當擁有事業的成就感, 還應擁有二人世界的溫馨愛情, 有天倫之樂的溫暖親情, 有志同道合的親密友情, 有享受閒暇時光的閒情逸趣,有聽音樂、看電影等業餘愛好。這樣的生活才多姿多彩。

人生從完善自我開始(三)

所謂“明月清風不要錢”,人心若能淡泊名利,自能“富貴於我如浮雲”。淡泊名利當然是美德, 但若心性過分冷漠, 對國家、 對社會、 對家庭、 對他人沒有責任感, 對天下興亡, 國家安危, 百姓疾苦、 親人貧病統統不關心, 那麼這樣的淡泊就失去了價值和意義。“過猶不及”,凡事不可過度。一旦做過頭就走向反面,好事可能變壞事, 原本是美德也會讓人不敢恭維。 可見, 人對於分內之事要全力以赴,對自然本性要善加維持, 方不至於走入生活的歧途。

人生從完善自我開始(三)

原其初心,觀其末路

事業遭遇挫敗的人, 應想想當初的壯志豪情, 以激發進取的意志和勇氣; 功成名就的人,要看他能否持之以恆, 保持晚節。

創業之初,人們總是充滿信心,希望幹一番事業。一旦遭遇挫折、形勢逆轉,難免心灰意冷, 悲觀失望。 這時, 最需要的就是保持信心和勇氣。 所謂“原其初心”,就是要回溯當初創業時的夢想,恢復信心,鼓起氣。作為圍觀的旁人和後來者,對於失意者也不宜以成敗論英雄,應當看他當初創業的出發點是為了什麼。如果是出自公心,為國為民,哪怕失敗了也應予以肯定。

人生從完善自我開始(三)

對功成名就的人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志得意滿,不思進取。古語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很多成功者往往在最後一刻跌倒,不能保持晚節,從而前功盡棄。所以品評人的功德是否圓滿, 常說 “蓋棺始能論定”。對事業成功者“觀其末路”,不要只看他順風順水、 享受成功的一面, 還要看他遭遇橫逆、 身處險境時的志向節操。人的品格節操常在逆境時充分顯露。 正所謂 “歲寒方知松柏之後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