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開學,別讓從“戰疫”幕後走向前線的老師在被遺忘的角落哭泣


延期開學,別讓從“戰疫”幕後走向前線的老師在被遺忘的角落哭泣

抗疫期間的“三線”戰疫者

抱著與全國人民一起戰勝新冠病毒(2019-nCoV)引起的肺炎疫情的信念,在教育部公佈學校延期開學——學生停學不停課之後,老師走上了英勇的“戰疫”之路。


老師的“戰疫”行動,給它加上引號的目的,主要是區別於在一線的醫生、護士,還有處於疫區的社區幹部、志願者、警察等。因為老師離這個戰場似乎更遠一些,我想給他們一個三線戰疫者的地位,不知道是否合適。


對老師用“戰疫”二字,也不是希望在這樣殘酷的戰鬥面前為老師們爭點什麼榮光。但是,老師們的確用自己的行動,為前方的戰鬥解決了2億神獸(我國目前在校小學、初中、高中學生達2億,不包括大學生)的後顧之憂。


延期開學,別讓從“戰疫”幕後走向前線的老師在被遺忘的角落哭泣

頂著壓力上位“十八線”主播

抗疫期間,一天緊似一天的疫情信息中,傳來了“停課不停學”的要求。


一臉茫然的老師們你望著我,我望著你:家中電腦陳舊、部分手機無法上網、自己連微信都沒有玩過(這是絕對真實的,我們學校就有幾個老師如此)、沒有網絡,什麼是直播?如何直播?教學內容在直播中如何呈現……


問題與疑惑就像開火車,老師們從1月底就開始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第一關是先解決直播條件問題。用手機(平板),還是用電腦(手提)?自己的手機沒有開通流量;自己的電腦是陳舊的電腦,沒有話筒沒有攝像頭;沒有黑板,沒有教具……


第二關是選擇什麼直播平臺。網上能直播的平臺太多,一所學校的老師、科目不同,是否每一個人都需要建立平臺?學生學習時是否會在不同的平臺之間不停地轉換?


第三關的逼進直播間。雖然課堂教學中已經練成了“老油條”,但是面對直播,面對隨時錄製下來的老師的一言一行,心裡那個鼓,打得比上戰場還厲害。上戰場至少知道敵人在哪裡,直播時不知道問題會出在哪裡。


再加上那兩天又傳出老師直播時跳出不雅廣告畫面而受到處分的事,老師們在直播間膽顫心驚。


第四關是對教學效果的憂慮。隨著對直播的越來越“在行”,這些主動讓自己“轉正”的十八線主播們,開始發現網絡直播教學,看起來美好,實際上面臨諸多問題。


比如如何把教學內容有直播有機的結合起來?如何在隔空教學的條件下實現對學生學習效果的監管?如何讓部分極不情願參與子女學習管理的家長也積極行動起來加強子女管理?


第五關是來自社會輿論的壓力。老師們一直處於一個被部分人敵視的地位。傳出延期開學的消息的第一時間,就不斷地有網絡噴子們以老師做文章,大肆鼓吹“應該停發教師工資”、“學生不回校,教師不能不勞而獲”、“疫情最受益的人是教師”等等,尤其是個別自媒體平臺,大量推薦這樣的文章

一邊是自己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嘗試、不斷地辛苦工作,一邊卻要承受大量的風言風語,老師承領著嚴重的身心傷害。


延期開學,別讓從“戰疫”幕後走向前線的老師在被遺忘的角落哭泣

開學復課後的“全能”保護神

在網絡直播期間,身心疲憊的老師們比學生更盼望開學復課,這既是對自己壓力的減輕與釋放,也是對教學效果焦慮的結果。


但是,隨著多數已經開學和正在準備開學的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公佈的開學信息來看,一個比直播更嚴峻的現實,可能會粉碎老師們那顆想回到學校的心。


第一個現實就是老師們將承擔防控疫情的基本任務。因為多數中小學都無法實現全封閉教學,每天學生都必須往返學校與家庭之間,防疫形勢異常嚴峻。這些無形中增加的防疫事務,基本上都最終落到了老師的頭上。


多數學校都是要求老師比學生提前到校,然後測體溫、梳理異常情況、統計報告學生到校情況和對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情況進行準確瞭解。


接著是與學生開始一天的學習、生活安排。課間休息10分鐘必須由任課老師跟班蹲守,過道、樓梯、廁所、公共區域必須有老師去值班,午餐路上隨處都有老師防學生聚焦,食堂、操場……能安排老師的地方,都被安排上了,還有午自習,每一個班進駐老師,直到下午放學。


小學老師終於迎來了曙光,他們組織好學生有序排隊,等候家長接走。然後把當天的活動記錄完成,各類彙報完成,算是防疫任務完成了。


初中、高中老師繼續,晚自習重複白天所有的動作直到學生分期分批離開學校。


第二個現實,老師們必須思考如何糾正網絡直播教學期間學生已經變得自由散漫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甚至還有他們變壞的思想品德。你得想好對策,然後還得付諸行動,還得不斷地去觀察和反思效果,採取跟進措施。還要跟少數積習難改的人鬥智鬥勇。


第三個現實,你在網絡直播期間的教學資料的整理上交。當時,為了順利推進大家並不熟悉的直播教學,多數學校要求老師們只要準備了就可以,比如你有PPT就可以了,或者是有上課後的視頻資料就可以了。但是,等回校之後,有的要求你交出從直播開始的教案,有的要求你完成本學期的所有教學章節的完整備課(已經上過了的,還是得補上)。


第四個現實,你手中將多出至少一本疫情防控專項資料需要填寫。老師們平時填寫的資料真的就特別多,比如繼續教育手冊、學科教學工作手冊、班主任工作手冊、校本研修手冊、安全工作手冊等,其他的部分教師填寫的青年教師成長手冊、師徒結對工作手冊、實驗日誌、實驗通知單(很多都是自己通知自己)、功能室使用記錄冊等。


現在,很多學校都增加了疫情防控專用手冊。這個手冊會有很多美名,比如疫情防控記錄表,一日履職清單,教師一日常規記錄……


延期開學,別讓從“戰疫”幕後走向前線的老師在被遺忘的角落哭泣

別讓他們在被遺忘的角落哭泣

在對新冠病毒(2019-nCoV)開戰的前期,老師們積極開展敵後戰場,奮力學習、默默走進直播間,拿起家裡的鍋、碗、瓢、盆,充分利用門、窗、牆等,安撫了2億多顆躁動的心,為前線獲取最終的勝利提供了保障。


現在,隨著疫情在國內得到控制,老師們陸續開進“防疫”第一線。從幕後走向前臺,老師們不會過多地去計較前面開展了網絡直播,現在卻面臨星期六加班、暑假延遲放假的問題。但是,在這樣的特殊時刻,我們有必要給老師們減壓,不要把本該由衛健、防疫部門或教育主管部門去承擔的防疫、決策責任,全部都推給教師來承擔。


而對於那些做事必留痕的要求,動不動就是上百頁的手冊的做法,更是不符合新時代特別是信息時代的總體趨勢,應該被摒棄。


同時,也希望學校在開學復課後,給老師們適當減輕壓力,增加一些心理素質拓展活動,建立良好的學校教風,為老師們創設和諧的教書育人環境。


延期開學,別讓從“戰疫”幕後走向前線的老師在被遺忘的角落哭泣

做好自己的第一責任人

我喜歡這樣一句話: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不如天天快樂!


我也很同情我身邊的部分老師,他們對事情很認真很執著。但有一部分老師,他們不區別份內的事與份外的事,只要遇到事,都是先哀嘆,都是一路抱怨。但最終他們又非常努力地完成了任務。


我的建議是:如果自己不能改變,又要去完成的任務,就不用去哀嘆。因為養成哀嘆習慣的老師,似乎都會積結一些怨氣,久了還會產生對身體不利的影響。這不是危言聳聽,我身邊有幾位熟悉的老師朋友(同事),都有這種情況,出於對自己做教師的心悸,提醒大家一下。


既然是必須做的,就做好自己的時間管理,用另一種心態去面對,當自己多了一份鍛鍊大腦的機會。當然,如果事情太過了,太多了,那就必須學習拒絕。


不要做一個自己不能拒絕任務,又把怨氣撒給同事或學生的人。


在開學復課的路上,做一個快樂的教師。


延期開學,別讓從“戰疫”幕後走向前線的老師在被遺忘的角落哭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