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小吃”自救記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中國餐飲業陷入前所未有的行業“寒冬”。


因為店多面廣被稱作“國民小吃”的沙縣小吃,也在全國範圍內大面積歇業,數萬名從業人員滯留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家中,復工復產困難。如今,沙縣正積極開展自救,為小吃業主提供費用減免、金融扶持等,想方設法“危”中尋“機”。


“再不復工,坐吃山空”


“國民小吃”自救記


南方春意正濃,走進沙縣的大小村落,三三兩兩聚集的村民隨處可見,大批迴鄉過年的小吃從業人員因疫情滯留在家。在往年,農曆十五過後,幾乎所有的小吃業主都已外出打拼了。


據沙縣小吃產業發展中心統計,全國沙縣小吃店約8.8萬家,其中3.2萬家是沙縣籍業主,從業人員6萬餘人,約佔全縣總人口的23%和農村勞動力的60%,並帶動了周邊數萬群眾創業就業。


“國民小吃”自救記


夏茂鎮是沙縣小吃從業人員最為集中的鄉鎮。53歲的夏茂鎮居民林英增一家四口先後在張家口和無錫做小吃,兩年前轉戰武漢江夏區,投資30萬元開了一家小吃店,一年純收入在20萬元左右。疫情暴發以來,一家人每天都會討論疫情,最後往往陷入沉默。


“不光沒有收入,每個月還有各種成本,光店租就1.1萬元,還欠銀行10萬元的貸款。”林英增說,“目前一兩個月的損失還能承受,但越拖到後面壓力越大。”


夏茂鎮西街村村民彭雪偵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多年來一直外出在同鄉的沙縣小吃店打工供子女上學,2016年脫貧。去年10月,與親戚朋友借了6萬元,和同鄉合夥在合肥開了一家沙縣小吃,遲遲無法開業,令她十分焦慮。


但小吃店復工並非易事。在一些地區,回城的從業者要先居家隔離14天,有的城市還未放開堂食。此外,小吃業主復工還面臨口罩、防護服、消殺用品等防護物資緊缺等問題。


“最大的困難還是市場沒有恢復信心,店裡沒有生意。但還是要先抓緊復工,再不復工,坐吃山空。”


兩封求助信


2月11日,當地政府以沙縣小吃產業發展黨工委、沙縣小吃同業公會的名義發出紅頭倡議書,號召全國沙縣小吃店的房東減免一定數額的租金。


沙縣縣委書記楊興忠判斷,通過這次疫情,線上平臺外賣業務將成為當前乃至較長一段時間內沙縣小吃銷售的主要渠道。


3月初,他以個人名義給美團網管理層寫了一封求助信,希望能為全國沙縣小吃業主爭取更多線上銷售的支持。


“國民小吃”自救記

“國民小吃”自救記


夏茂鎮的廖其群在湖南長沙經營著兩家小吃店,每間店面租金7000元。大年初七,一位房東通過微信給他轉賬5000元,備註為“減免租金”。幾天後,另一位房東告訴他,看到了政府減免租金的倡議書,下一年的店租可少交5000元。


應急e貸


“國民小吃”自救記


此外,沙縣出臺了支持小吃業主共渡難關的十條措施,其中最“硬核”的是提供金融支持,尤其是推出小吃“應急e貸”,由沙縣農商行授信3億元,月利率低至3.75‰。


從網絡上得知貸款新政後,在廣州市開店的餘芳淇急忙到農商行網點申請貸款,僅憑身份證、結婚證和營業執照等,他就在3天后領到5萬元貸款。“疫情期間已一個多月沒收入了,這5萬元幫了大忙。現在付了房租,買了原料,銷量已經恢復到六七成了。”


減免管理加盟費


“國民小吃”自救記


2017年以來,為了推動沙縣小吃從傳統的“夫妻店”向標準化連鎖經營升級,政府背景的沙縣小吃集團積極推動各地的小吃店面加盟,註冊統一的商標,實現統一的裝修、管理和配送。目前,加盟小吃門店已近3000家。


為了幫助加盟店應對疫情帶來的衝擊,沙縣小吃集團決定今年減免所有加盟店的3000元管理費,這一塊將減少小吃集團430多萬元收入。此外,沙縣人開的小吃店今年如果要加盟,可免交3萬元的加盟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