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樑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我很擔心,

50年後,

深圳,全是建築垃圾。


——王澍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建築學界有個“諾貝爾獎”,

叫普利茲克建築獎。

這個獎,只頒給在世最偉大建築師,

2012年前,沒有中國人得過這個獎。

2012年,第一個中國人終於出現,

他就是王澍。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王澍是個狂人,

從梁思成到他的導師,

數得上名字的建築師,

他全部都批判了一遍,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

“中國只有一個半建築師,

楊廷寶是一個,齊老師算半個”


楊廷寶,字仁輝,生於1901年,卒於1982年,國立中央大學建築系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近現代建築設計開拓者之一。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北京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北京圖書館等他都參與了設計。


齊康,建築學家,建築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被列入《美國名人傳記錄》和《世界名人傳記錄》。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楊廷寶


讀大學時,

王澍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

“沒有人可以教我。”

他還提出了自己的“三無”理論,

“中國沒有現代建築理論,

沒有現代建築師,

也沒有現代建築。”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2009年,

杭州市“南宋御街”準備重建。

市政府找王澍來設計。

在市政府開會,有官員問他:

“這條街就是一堆破爛,王老師準備怎麼改?”

王澍生氣了,對著市委書記說:

“過去20年杭州市中心的建設,

才是整個一堆大破爛。

恰恰是這條街雖然看上去破,

但還保持著一個美好城市的影子。”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就是這樣的一個狂人,

敢懟梁思成,

敢懟校領導,

敢懟市委書記,

這次,卻對農民低下了頭。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1981年,

少年王澍被東南大學建築系錄取了,

那時的東南大學,

還叫南京工學院。

可是,讀到大二,

憤青王澍就向老師們宣佈:

“沒有人可以教我了。”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因為我已經把那些老師都看明白了。”

既然無人可教,

王澍進入了自學狀態,

夜裡十二點了,

還捧著一本黑格爾的書坐在樓梯上,

一直看到凌晨三點還不回宿舍。

王澍後來對中國文化理解的底子,

可能就建立在這個時候,

有些時候,你覺得自己做了無用功,

可能是時機還沒到,

過去走的每一步,

都是為現在鋪的路。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大二批判了所有老師,

大三,王澍又向學校的作業開戰了。

學校的作業要畫菜色商業效果圖,

王澍不爽了,

”在我看來它基本上就是騙人的,

是純商業的,是用來博取甲方的喜好。“


事情鬧大了,

王澍帶上四個同學去跟校領導談判,

最後結果是,

學校放禁了:

學生們可以用任何形式來表達,

這是東南大學建築系史上第一次!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在東南大學建築所讀研,

王澍寫了篇碩士論文——《死屋手記》,

就在這篇論文裡,

他把從梁思成到他老師的建築師罵了個遍,

論文答辯前,

有人給他傳話,

如果不改論文就拿不到學位證,

王澍,一個字也沒改,

臨走時還印了五本放在學校閱覽室。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最後,評委雖然爭論激烈,

但還是全票通過讓王澍畢業。

王澍亦狂,

東南大學亦有風骨。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 寧波博物館


碩士畢業後,

1988年到2000年,

正是中國改革開放經濟騰飛時期,

王澍的不少同學都進入了建築事務所,

而他,到杭州隱居了。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整整12年,

王澍沒建一所房子,

當別人都在撈快錢的時候,

他或者行走鄉間,

或者在工地擼起袖子和工人們一起幹,

“我要看清楚每根釘子是怎麼釘進去的,

所以我到今天為止,

做任何事情都底氣十足。”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王澍領銜設計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


有時候,

走得慢一點,

不是落後,

而是一種格局。

厚積才能薄發,

靈魂的深度夠了,

生命才能真正熠熠生輝。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王澍雖然狂,

但有一個人卻對他寵愛有加,

那就是中國美院院長許江。

2004年,許江找到王澍,

希望他出手設計中國美院新校區,

但是預算只有常規造假的一半,

王澍思考片刻,說:

“這麼低的造價,還要求達到國際水準,

我都可以做到。

但我有一個要求:

不能干涉,我要創作自由。”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中國美院象山校區一角


許江同意了。

象山校區建造六年間,

他沒提任何要求。

中國人自己的美術學院,

要有中國人自己的風格。

在建造期間,

王澍採用本地的材料,

僱傭本地的民間工匠,

到處收集舊磚瓦舊材料。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2004年,

象山校區第一期完工,

建築界一片譁然,

杭州的建築師們說:

“如果要找杭州最難看的作品,

就去象山看。”


王澍回應:

“他們不能理解的。

他們不認為滿城一模一樣的房地產是難看的,

他們卻認為這個是難看的。”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或許,在長期西華的過程中,

中國人已經忘了

該怎麼做自己。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中國傳統的古樸、雅緻,

飛簷翹角,

在象山校區體現得淋漓盡致。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正統的建築師們不看好它,

但其他人卻對象山校區讚不絕口。

“葦塘柳徑間,一條小狗叭叭的走過,

自然的就從心底覺得:喲哈,你在這住呀。”

著名哲學家陳嘉映這麼評價象山學院: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是國內大學裡少有的,

能讓師生咖啡館小酌、秉燭神遊度夜,

而毫無作息表壓力的校園。”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2006年,王澍接下寧波博物館設計的活,

他從拆遷的30箇舊村莊裡,

回收了接近600萬舊磚舊瓦,

用作博物館的原材料。


得知這個消息,

博物館一個負責人對他咆哮:

“這麼現代化的城市新中心,

用這麼髒的材料做博物館,

什麼意思?”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寧波博物館


“新材料建成的博物館是沒有回憶的,

但我建造的這個博物館是有回憶的,

它代表著真正的人類生活的歷史。”

有歷史、有溫度,

王澍相信,

建築不應該是冷冰冰的。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王澍力排眾議,

堅持了自己的方案。

博物館建成開放後,

原定每天3000人參觀,

卻連續三個月人數破萬。

有人指著牆壁說,

“那塊磚特別像我們家原來那院牆上的。”

一塊老磚感動著遊客,

而遊客一句不經意的話也感動著王澍。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2006年,

他乾脆帶著25萬片舊瓦前往威尼斯,

建了個“瓦園”給老外看,

老外看了嘖嘖稱奇。

這一舉措還使國外建築界

開始關注中國城市建設的材料浪費問題。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憑著獨特的獨特的“瓦爿牆”,王澍屢屢斬獲國際大獎:


2010年:獲得威尼斯雙年展特別獎;

2010年:和陸文宇一起獲得德國謝林建築實踐大獎;

2011年:獲得法國建築學院金獎;

2011年:受聘哈佛大學研究生院丹下健三榮譽教授;

2012年:獲得普利茲克獎;

2013年:入選《時代》週刊全球百位最有影響力人物名單;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拿普利茲克獎後,

大家都看他下一步會怎麼做,

他卻一頭扎進了江浙農村。

2012年,他在富陽的村子裡轉悠時,

遇到了大溪村的村支書正在指揮

拆除村裡的一幢老屋。

王澍激動地跑過去,大聲喊停。


“要是不拆掉,老房子留著做什麼用?”

“你等等,我來想辦法!”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正好當時富陽市政府想請王澍,

設計博物館、美術館、檔案館。

從不輕易接項目的王澍一口答應下來,

條件只有一個:

“讓我做洞橋鎮文村、大溪村鄉村規劃。”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現在城市的大拆大建,

使得城市裡的建築文化傳承幾乎沒有希望了,

僅剩的一點“種子”就在鄉村,

我希望它還能發芽。”


王澍希望中國傳統建築文化

能留下自己的種子。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改造農居是最難的,

既要不改變古村落原本的面貌,

又要實現村落的現代化,

最難的是,

甚至一個屋簷、一堵牆的改變,

都可能招來村民的牴觸,

這就要求設計師們放下身段,

在改造的過程中,

充分考慮到村民的接受程度。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於是,

一向不低頭,

從梁啟超罵道市委書記的王澍,

這次,向農民低頭了。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從2012年起,

他跑遍了浙江省200多個古村落,

一片瓦、一堵牆,

都是他調研的對象。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在改造文村的過程中,

他挨家挨戶徵求意見,

廚房和廁所空間要大,

要有柴灶、農具室。

“村民一旦有意見,

我立馬就改。”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小院、堂屋、農具室、灶屋,

他都為村民考慮到。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最後14戶民居被改造完成,

沒想到文村立刻火得一塌糊塗,

被稱為現代版的富春山居圖。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人在其中,

如一副意境無窮的潑墨山水畫。

中國文化的美,

完完全全被釋放了出來。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原本破敗的古村落,

就這樣在王澍手下煥發了生機,

越來越多的城裡人來到這裡,

村民的收入多了,

原本昏暗的生活,

也似乎有了光亮。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我們就像在湖面上投下了一顆石子,

也想讓更多的人參與

討論、關注鄉村,這

樣,鄉村的復興才有可能實現。”


從梁思成罵到自己導師,獲建築界諾貝爾獎,這次他向農民低下了頭


這個為農民低下了頭的建築師,

如今,

還在行動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