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就是了”-羅振宇2019上海跨年演講主題

“幹就是了”-羅振宇2019上海跨年演講主題

12月31日,以“時間的朋友”為主題的羅振宇跨年演講在上海舉辦。這是羅振宇的第五場跨年演講,也是“倒數第十六場”。

今年羅振宇跨年演講的話題涉及中國經濟、消費市場、教育、中國科技創新、中國製造等。

與去年的販賣焦慮大有不同的是,今年羅振宇演講搖身一變,開始給聽眾大灌雞湯。用簡單的話來總結演講觀點,無非四個字:“幹就對了”。

在羅振宇看來,複雜的中國經濟大背景下,只有當你做得比別人更優秀一點,你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而這些真正做事的人,便是“時間的朋友”。

如何評價這樣一場持續長達三個半小時的跨年演講,是一個複雜的話題。不得不說,這樣一場跨年演講是絕對的政治正確,演講中擁有有大部分人普遍關注的問題,演講給出的答案中,也包括宣講中國紅利、分析中國製造及創新能夠打出的“牌”,等等——相當地雞湯,相當地鼓舞人心。

以至於,在演講到臨近2020年0點時的中國製造話題時,羅振宇每提及一段中國製造的數據,便會引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和叫好聲。或許,在當下的環境下,太多的人需要這樣一碗雞湯。

當然,各種名言引述、各種直擊聽眾靈魂的表述、各種故事或者抖機靈的小段子充斥其中,長時間的演講本身,聽起來自然過癮。事實上,直到午夜演講結束時,現場依然少有人離席,人們願意用自己的時間為羅振宇今晚的這碗雞湯埋單。

“幹就是了”-羅振宇2019上海跨年演講主題

然而在演講現場,也不乏各色廣告營銷。演講還未開始前,是一場持續長達近半個小時的抽獎環節,涉及多個贊助商的產品。在羅振宇演講至煽情處,觀眾也很可能會猝不及防迎接一段諸如瀘州老窖、卡薩帝等品牌等毫無婉轉的硬植入廣告詞。

將營銷和賣情懷做到極致的,恐怕除了羅振宇之外無出其右。你很難分辨,這究竟是一場價值和觀點輸出,還是一場藉由人性柔軟之處的品牌輸出——或許兩者皆有,一切取決於聽眾對此的認知與情感底色。 從“做事的人”開始說起

“去年,我說了一個詞,叫做事的人,許多人跟我說特別認同,”羅振宇表示,但他認為這個詞有些粗俗,因此今年他開始以兩個小故事進行了人物畫像。

“幹就是了”-羅振宇2019上海跨年演講主題

他透露,嘉興圖書館在過去一年內舉辦了5000場活動,但真正震驚他的並非數字,而是這背後的內核。在圖書館裡有許多老年人,但他們並不想參加帶有老年標籤的活動。嘉興圖書館所做的卻反其道而行之,舉辦的活動包括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機,之後,老人能夠自己查公交線路、掛號、在淘寶上購物甚至在淘寶上賣貨。

在所有活動中,最熱門的是“如何製作電子相冊”。“對老年人而言,這是一個門檻極低、體現自己創造力、且具備社交貨幣的事情,因此老年人的興趣尤其大。”羅振宇表示,“許多時候我們不是解決想象中的問題,而是回應真實世界的挑戰。”

應該如何去做事?羅振宇提到了曾國藩所說的“躬身入局”,“直面挑戰,躬身入局,這是我們應該做事的方式”。

“幹就是了”-羅振宇2019上海跨年演講主題

“直面挑戰,躬身入局者,皆為我輩”。羅振宇表示,嘉興圖書館的人員告訴他,圖書館創立於1904年,是中國第一批圖書館。“在時間中,能夠被顯著認出的人,此為我輩;在空間中,只要是能人,肯於直面挑戰,能夠被其他人認出,此為我輩。”

在羅振宇看來,當下的國人不乏“我輩”。那麼,“我輩”應該如何去、以怎樣的方向去做事呢? 中國經濟的基本盤是什麼?

中國經濟到底如何?這是今年許多人所關注的話題。

羅振宇的感受是,“我輩正處於一個持續上升的通道中”。在他看來,經濟不是預測出來的,而是幹出來的,“幹就是了”。

想論證中國經濟不好,可以有一堆事實,涉及汽車、服裝、家電、廣告等。作為個人的感受,從年初“爆雷”事件一直蔓延至今,由此可見一斑。

但想論證中國經濟好,也有一堆事實。天貓雙11交易額再破新高,2019年中國對美出口依然保持增長。這也體現出中國經濟當下的複雜性。

“容易賺的錢沒了,往後大家都得做更辛苦的事。”羅振宇引用了阿里曾鳴今年的感言。同時,技術的進步正在與社會演化進行摩擦,由此誕生了各種新的現象與矛盾。

市場人口換代了,有人還在刻舟求劍。“2019年生活在中國土地上的人,出生在改革開放之後的人口超過了出生在改革開放之前的人口,人口結構正在劇變,難以用過去的思路來經營。”

羅振宇指出,2019年是典型的“悖論之年”。如今的這一代人不是要克服困難,而是要習慣困難,從電梯模式轉變為攀巖模式。“今年,沒有那麼多確定的‘電梯’,下一波的抓手需要隨時判斷,隨時發揮自己的判斷力和選擇力。”羅振宇指出,如今的困難無時不在,因此要習慣與之共存。

就此,羅振宇介紹發佈了《何帆·中國經濟報告》,“他是用一個人的長期主義,對沖世界的不確定性。”

中國的基本盤是什麼?羅振宇首先將之描述為“超大規模”。但在《何帆報告》主理人、經濟學家何帆的梳理中,羅振宇讀出了“複雜性”。在他看來,中國的複雜性成就瞭如今的這代人。“好時代的標誌,是你走在街上不敢小瞧任何人,這也就是中國的複雜性,也塑造了極多的社會現象。”

例如烏鎮。烏鎮分為東柵和西柵,東柵極具煙火氣,擁有諸多民宿、小店等,西柵則是統一規劃的地方,舉辦了世界物聯網大會。“東柵負責往前闖,擁有經驗之後沉澱到西柵的基礎設施,吸引到更多來客之後再引流給東柵”羅振宇表示,“烏鎮就類似於中國的縮影。”

羅振宇提及“苟且紅利”。所謂苟且紅利,是指在他人苟且之時,自己稍微不苟且,“你就贏了”。

就此,羅振宇立下了flag,他表示希望並不愛社交的自己,“每週在沒有特定目的的情況下,找一個有趣的人去聊天,一年之後我只要做到了這件事,我就找到了自己的第一個小抓手。” 消費市場有什麼新機會?

“幹就是了”-羅振宇2019上海跨年演講主題

羅振宇的第二個話題關於中國的消費市場。

“2020年中國將正式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這意味著中國喊了多年的擴大內需終於實現了,這也是歷史性的時刻。”羅振宇表示。

這也意味著,在中國經濟體中將同時集成三大變量:中國將成為最大的供給者、需求者,以及隨著新興技術的應用,中國也將成為最大的效率提升市場。它將發生什麼?

由此,羅振宇在跨年演講上發佈了第二份報告:《黃海·中國消費產業報告》。報告指出,中國消費市場正在多點爆發,如網紅帶貨、寵物經濟、盲盒炒鞋、奶茶輕食等,它們似乎與每個人都有關係。

今年天貓上最大的彩妝品牌是一個國貨品牌:完美日記。第二三名為巴黎歐萊雅和雅詩蘭黛,後者創立112年和73年,而完美日記創立才僅僅兩年。

這得益於中國的新基礎設施。“如今在中國創立品牌,研發、營銷、物流等都可以交付給其他人來做,你只要尋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即可。”羅振宇指出,“利用新基礎設施,人人皆有機會。”

這些基礎設施包括中國製造業作為強大後盾,還有觸達8億用戶的中國電商平臺,以及1美金平均成本通運全國的物流能力。這背後,是國家不計成本的基礎設施投入。結果是,就地致富、就地崛起開始演變為現實。這是新基礎設施帶來的一場完美機會風暴。

另一個機會則來自於中國紅利。羅振宇舉例稱,今年美國時裝週上湧現了帶有“中國李寧”四個字的服飾,社交媒體上刷起了“國貨之光”、“國貨崛起”等風潮。事實上,李寧品牌曾經試圖西化,也試圖迎合年輕人,但孰料機會最終來自於中國紅利,“所有的消費品類,都能用中國紅利再做一遍”。

羅振宇坦言,中國二字在他心中極其複雜。但這一代年輕人,生下來就在繁榮向上的通道中,他們認為國外反倒不夠那麼便利,“許多年輕人回來告訴我,(國外)沒有中國好,他們對中國二字擁有質樸的情感,沒有我們這代人腦子中這麼複雜的情感。”

例如漢服、故宮文創產品的火爆與流行,“除了用中國紅利這四個字,怎麼來解釋?”

羅振宇指出,中國消費市場的第三個機會則來自世界級品牌,即全球性品牌,“中國市場真正崛起的標誌是,出現全球性品牌”。

所謂品牌,羅振宇給出梁寧的觀點:品牌就是你願意和它自拍。而建設品牌,就意味著建設一組真實的社會關係。因此,在羅振宇看來,“互聯網流量都是假的,因為它並非真實的社會關係。”“不要追逐流量或者下載量,那些都可以根據補貼來刺激,要追求真實的社會關係,讓客戶願意跟你自拍。”

總結而言,利用中國紅利和新基礎設施,創造一個世界級品牌,這就是羅振宇眼中中國消費市場未來的機會。 錢從哪裡來?

“幹就是了”-羅振宇2019上海跨年演講主題

羅振宇發佈的第三部報告是《香帥·中國財富報告》。羅振宇坦言,其中有一個數字尤其打動他:73%——中國居民一年收入中,73%來自於勞動所得。“力不到,不為財,想發財,得幹活。”

那麼問題的關鍵是,應該在“人掙錢”還是“錢掙錢”上下功夫呢?羅振宇給出自己的答案:有錢人都是因為胡亂投資,把自己搞破產的;憑運氣賺來的錢,會憑實力虧光。

因此,羅振宇還是建議,將更多精力關注在那73%上。其中,偏向人與人的連接的能力,正在決定社會財富的創造、分配和轉移,“人的網絡是財富的放大器”。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職業也在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

例如房產中介,這一兩年發生了一場劇變。過去房產中介只是連接人與房,如今中國尤其二手房市場大部分是改善需求,是置換住房,因此,買房成交時間從26天到39天,賣房成交時間從62天到109天。

這意味著,房產中介通過花言巧語誘惑用戶迅速成交已經不復存在,只有獲得用戶深刻的信任才可能完成交易。房產中介也不再僅僅是銷售人員,在社區內要扮演好鄰居的角色,值得人信任;在公司內部必須是好同事,才能贏得別人的協作。他們已經是人際連接的高手,而非銷售套路的高手。

再如保險經紀人。羅振宇表示,保險職業的本質,是持續贏得用戶尊重的能力。過去一年內,羅振宇稱自己身邊許多優秀的人改行做保險。不僅是因為掙得多,更重要的是,它是社會中為數不多可以繼承的生意,它背後是一組極其複雜的社會關係。

許多其他的生意也都如此。廚師有可能未來被機器人替代,但如果他能夠與客人結為朋友,也將能夠擁有不錯的前景;程序員不再僅限於敲代碼,而是能夠與用戶溝通,瞭解需求,這也更容易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在所有的選擇關頭,多和人連接,財富的基本指針也會指向他們。”羅振宇斷言道。

因此,羅振宇認為,“錢從自己的勞動裡來,錢從更多的人和人的連接中來”。但這並非通過花言巧語去攀附關係,而是深刻去嵌入這個社會的各種關係。 教育在發生什麼變化?

跨年演講上第四份報告的主題是教育。

羅振宇稱,提及教育,人們會首先想到焦慮。2019年在微信公眾號上搜索“教育+焦慮”,10萬+以上的文章超過3000篇,“每天都有幾十篇的焦慮文章撲到你的面前。”

究其原因,許多人有許多觀點。一個有趣的解釋是,“考二代”的進場。曾經享受到考試紅利人們的孩子進場了,因此競爭開始變得激烈。

但教育僅僅是升學壓力嗎?羅振宇認為並非如此。“世界不是按照領域來劃分的,而是圍繞挑戰組織起來的。”事實上,當下遇到的每一個問題或挑戰,都是全新的,整個世界並不分領域,而是由挑戰組織起來。

大學時候學習的知識,哪些能夠應對當下面臨的挑戰?並不確定,因此如今最先進的教育已經開始向前探索。羅振宇舉了一個國內中學給出的作文題為例:給一個《史記》人物寫求職簡歷。“這不是作文,而是現實世界的挑戰提前放到一箇中學生面前。”

“課程是把社會上的挑戰,在學校裡打包濃縮。”羅振宇認為,課程的本質是激發稟賦,教育的本質是人點亮人,“每個人都是別人的一盞燈”。而在他看來,將自己頭腦中的知識形成知識產品,也是自己與社會連接的方式。 中國的科技創新被美國卡住脖子了嗎?

“幹就是了”-羅振宇2019上海跨年演講主題

這是一個令羅振宇甚為激動的話題。他指出,中國公司的技術存在感正在持續增加,當前全球正在加入共同編程的過程。

儘管當下美國盤算著掐斷中國創新源頭,但羅振宇認為,中國製造擁有自己的“牌”。

首先是擁有規模,“美國逼迫蘋果撤出中國,但全世界沒有任何國家能夠給出中國製造這樣的產業規模。”

第二張中國牌則是速度。羅振宇舉例稱,此前中國某城工廠市需要一個零部件,急單,晚上8點提出需求,9點東莞進行3D打印,經過快遞連夜送單,早上7點送達,8點該城市工廠使用到相關部件。

另一個就是中國令人恐怖的成本控制能力。“2元錢造5米鋼捲尺,還能保證質量,”羅振宇舉例道,“這就是中國製造的加工、分工實力。”

事實上,中國製造業分工極為細密。一個閱讀器的直接供應商超過100家,只是簡單的按鈕便涉及鋁合金開料、切邊、硅膠組裝等諸多分工,這也是中國製造手裡的一張牌。

“幹就是了”-羅振宇2019上海跨年演講主題

因此,羅振宇斷言,要掐死中國的創新,很難。

但這並非意味著中國可以“躺贏”。未來的預測能否實現,取決於人們如何做出反應。羅振宇指出,“競爭意識損害競爭力”,如果每天想著美國如何與中國作對等,恐怕會損害中國的競爭力,“真實世界是一張網絡。每一家公司,無論在世界創新中處於怎樣的位置,但決定生存權的是生態位。”

何謂生態位決定生態權?例如,美國輝瑞製藥的研發創新大量通過收購獲得,但它以自身強大的銷售能力,在生態網絡中處於決定位置。“位置看淡,不服就幹,幹好自己的事,將自己在網絡中的位置做大,就能夠獲得自己的生存權。”羅振宇表示。

因此,羅振宇表示,“著什麼急,焦什麼慮,真實世界是網絡的,不是一條河流,不是誰掐住上游,下游就沒有水,一個我輩中人會相信,靠自己的力量能夠戰勝挑戰,這樣的民族自然會有機會。” 中國製造世界工廠的地位會被替代嗎?

羅振宇坦言,這是一個折磨人的問題,中國製造業的優勢會消失嗎?在美國關掉“進水管”,其他國家打開“排水管”的此刻,中國製造將何去何從?

“我們是世界上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但這並非高枕無憂。2019年,一些外國科技企業撤出中國,將工廠搬到了越南——一個正在崛起的製造業國家。

事實上,放眼東南亞,一個擁有20億人口的地區,擁有更加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及廣闊的市場,這意味著中國製造業的流出並非聳人聽聞。

但《施展·中國製造報告》認為,中國製造業並非轉移,而是溢出。轉移意味著非此即彼,不在中國則在越南或其他國家,溢出則意味著網絡,中國製造業網絡正在向其他國家延伸。

“越南的製造業是在發展,但它正在對接回中國的製造業網絡。”羅振宇分析稱。

一位越南當地的經濟學家曾表示,越南當地並不需要產業政策,“因為我們有廣州”。以傢俱為例,儘管越南製造迅猛發展,但它們最終只是在做拼裝,大量的零部件依然來自於中國大陸。

在這個過程中,技術並非關鍵問題,問題在於越南沒有規模,“它們的製造業發展,最終還會在中國製造產業鏈上長出來。”

以人為載體,同樣能夠看出中國的溢出效應。如今,中國大量的製造業人才去往越南,他們已經在越南當地紮根,甚至不會回來。但他們依然與中國保持著千絲萬縷的關聯——羅振宇反問:“這怎麼不是溢出?”

這也恰恰體現了中國人的結網能力。羅振宇給出了一組數據:2019年,中國4G網絡基站數量超過全球一半,“大概率在5G時代依然會是這個數字”;2019年,中國一年送出600億個快遞包裹,超過全球一半;2019年全球10大港口中中國佔據7個,最大的全球港口就在此地,上海港。“中國就是超級節點,就在網絡中的核心位置。”

羅振宇每說一個數字,全場就會響起一陣掌聲,還有人會情不自禁發出叫好聲。 時間的朋友

2020年就這樣來了。究竟如何面對新的一年、新的未來的十年,這依然是一個宏大的命題,但羅振宇給出自己的答案,無非是“做時間的朋友”,無非幾個關鍵詞:“我輩中人”“直面挑戰”“躬身入局”“中國紅利”……

那麼問題來了,你願意做“時間的朋友”嗎?

“幹就是了”-羅振宇2019上海跨年演講主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