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懂给自己打call的小职员,失忆之后懂得了职场人设的重要

武汉的天,一夜入冬,风刮着刺骨,阿松潜伏着身子,依旧伤心于今天领导的那句话。

阿松,一个典型的屌丝,起码他自己这么觉得。

他就职的公司,用他的话说,就是一个小社会,被领导批评,被同事嘲讽,被最亲近的朋友抛弃,这一接二连三的事情,彻底把他打进了那个精神之河的寒冬,何曾想过,老板的一句话,竟然让他彻底的失去了往日的记忆。

一个不懂给自己打call的小职员,失忆之后懂得了职场人设的重要

你在公司有什么价值,什么都做不了,真不知道你还有什么用?

这是领导对阿松说的话,并不是他犯了什么大错,仅仅是因为领导心情不好。

领导那肥头大耳的形象,对于身处瘦弱的松来说,就像一座大山,让你看着就感觉无法还击。

明晃晃的语言攻击夹杂着数口唾沫水,不明白事实的人,一定会觉得,这个职员犯了天大的错误。

肥猫,我们暂且给这位“意气风发”的领导一个大名,一个尖酸刻薄的领导。

前日,总公司领导下来视察,对分公司的业绩不满,按照程序,肥猫被叼了一顿。

第二天,一早,天麻麻亮,肥猫就到了办公室,点了一支烟,眼睛望着窗外,我想他大概是在思考,如何发泄昨日心中的怨气。

这个时候,一个老实巴交的男孩,正在人满为患的公交车上,抓着那唯一的救命稻草“扶手”,冲刺在去上班的路上,大概他还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一个噩梦吧。

到了公司,甚至来不及吃一口热腾腾的热干面,他就做到了工位跟前,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对,他就是这样,即使再努力,他也不愿意多说什么,也不刻意的表现一些东西,这个时候他压根不知道“人设”还需要刻意去打造。

“你到办公室来一下”,不远处传来肥猫的声音,顺着视线看过来,好像是叫我。

一大早有什么事情会找我呢,平时领导基本不会和我说什么啊?带着疑问,阿松两脚不着地的走向了领导办公室,就像风中的小草一样,没有一点安全感可言。

对于他来说,任何风吹草动都是危险,这已经是他今年的第三份工作了,与其说是跳槽,不如说是第三次背锅的开始。

一个不懂给自己打call的小职员,失忆之后懂得了职场人设的重要

莫名的被开除,毫无反抗的选择了离开,竟不想路上遭遇车祸

阿松半个身子跨入办公室的时候,肥猫的口水已经飞面而来。

你上个月为什么业绩那么差,你都这么大年纪的人了,怎么还什么都做不好?

你说你能为公司做什么?留着你有什么价值呢?

今天下班之后去财务把工资结算,明天不用来了。

啊?

哦!

和进来的时候一样,出去的也莫名其妙,但是他选择了接受,因为他不懂得挣扎,别人如何对他,他就如何接受。

其实他的内心是崩溃的,因为他知道,家里的老父亲还等着他这卑微的工资续命。

好事不连门,坏事接连来。

阿松办完手续,背着那个破旧不堪的包走出了公司的大门,在离开之前,他甚至不敢回头看那个陪伴了他许久的地方。

他满脑子想的是下个月爸爸的药费怎么办。但是这仅仅只有他知道,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他怎么样别人并不在乎,何况他的生活并没给人带来多么深刻的印象。

出门不久,电话铃声打断了他的悲哀,是妈妈的电话:“儿啊,你爸的药快吃完了,你什么时候有空再去买了邮寄回来”。

最近工作还好吗?注意身体,天气变凉了,多穿点,别感冒了。

可能此时此刻很正关心他的人只有那远在农村的老母亲了,但是母亲传过来的消息对于他来说,除了一丝温暖还有无形的压力。

一个不懂给自己打call的小职员,失忆之后懂得了职场人设的重要

拿出大部分家当给父亲买好药,余下的给自己买了几斤白米和一瓶“老干妈”

阿松比较值得赞赏的地方在于,无论多难,他基本不会放弃,是个小强一样的人。

得知父亲药的事之后,他短暂的忘记了烦恼,径直的走向了药店。

阿松来啦,卖药的小女孩熟悉的跟他打着招呼,还是拿一个月的药吗?

恩,是的,故作冷静的回答着对方的问题,其实此刻他的内心是极度迷茫的。

拿完药,顺道进了旁边的一个小超市:“老板给我称几斤米”,临走时顺手拿下一瓶老干妈,这将会他最近的口粮,这一切如果说是凄惨,我觉得真不为过。

但是他不知道,这个时候,前方十字路口正驶来一辆电动汽车,再接下来的十分钟,它将会意外的给他闷头一击。

提着全部家当换来的战利品,阿松准备回去他的出租屋,可能脑子里的事太多,没太注意马路上的车辆,在路边,伴随着“刺耳”的撞击声,阿松倒在了药店不远的马路上,头硬生生的撞到了路边的垃圾桶上。

好在车速并不快,没有造成很重的外伤,但是阿松晕了过去,药和大米晒了一地,那瓶9快8的老干妈还硬生生的握在阿松的手上。

一个不懂给自己打call的小职员,失忆之后懂得了职场人设的重要

车祸带来的失忆,无意间竟然点燃了他内心的“迷灯”,失去所有之后的他终于简装重行

等阿松醒来的时候,已经不知道过了多久。

迷迷糊糊当中,他看到一个女孩整坐在他的旁边,等清醒之后,他竟然第一个问的是:“我的药,我要去寄药”。

这是他唯一还记得的事情,工作,他已全盘忘记,肥猫,他也记不清他的形象。

你被车撞了,我从药店出来看到是你,就一起过来了。

说话的女孩是经常给他拿药的服务员,和阿松一样,来自远方的一个女孩。

“谢谢你”,虽然对她说的话没什么印象,但是他还是礼貌性的给了一个回复。

余下的日子,她一直陪在他的身边,阿松也重新找到了新的工作,每个月往家邮药的事情依旧持续着,这一切都好像是个节点,一个转变的点。

一晃,过了半年,阿松和她也渐渐有了感情,一次在路上的时候,她问了一个问题:“你为何从来不送我礼物呢?”

虽然你对我平时很好,但是别人男朋友都会在情人节、圣诞节、双11给对象买东西,你从来不会,是不是不爱我?

这一句话,点醒了阿松,他抓了抓脑袋说到,我没想那么多,我觉得我做了,每天对你都一样就挺好的,你工作的时候也这样吗?

她笑着反问到,因为自从阿松记不起从前的事情之后,很少提及以前的事情。

一个不懂给自己打call的小职员,失忆之后懂得了职场人设的重要

懂得“职场人设”的重要,在她的陪伴下获得新生

她的一个问题,缠绕了他整个晚上,等醒来的时候,已是第二天。

迷迷糊糊当中,他好像记起了之前的事情。

记起了肥猫对自己的话,和那惨不忍睹的画面。

他开始思考,我默默付出,有用吗?

下班之后,他对着她说到,你昨天问我的问题,我觉得确实是我做的不太好,在这里给你说一声对不起!

“傻啊你,我跟你开玩笑的,只要你对我好就成”,她被他逗乐了,但是工作的时候确实不能这样,不然很容易吃亏的,我只是希望你工作开心一点。

有了她的支持,阿松不在做那个沉默的羔羊,他开始跟人打交道,开始自己新的职场生活,慢慢的他的勤奋得到了老板的赏识,给他涨了工资。

最后的一句话,老板说:“你是个很难的还这么勤奋的人”,其实他还是和从前一样,只是多了一些刻意的表现而已,而老板的话和肥猫的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个不懂给自己打call的小职员,失忆之后懂得了职场人设的重要

“人设”有时候需要打造,因为很少有人会主动去了解你

在职场当中,像阿松的事情,每个人都会遇到,只是肥猫是个典型,一个世俗小人的典型代表,可能你身边的领导并不会如此无知,但是也会有类似的行为。

为何要打造自己的“人设”?

因为你需要让你的能力和付出得到回报,更有利于自己的职业晋升,因为职场上没有那个卖药的女孩,没人会在你默默无闻的时候主动去关心你。两个比较鲜明的误区是人常犯的错误。

误区一:认为自己做了就好,不管别人怎么想.

很多职场人会有这样的想法,觉得只要自己做的问心无愧就好,这样的思想会造就两种比较极端的可能:

1 :即使你很努力,也很难被领导发现和挖掘。

2 :自己习惯以自我标准去衡量,即使自己做的不够优秀,也不接受别人的评判。

懂得适当的包装和表现,是提升自己成长的“催化剂”。

这里涉及到最初的职场形象问题和起点问题。

在职场当中,每个人的起点都不一样,这居于你的自身关系网络和个人能力以及一些过往经验的问题,这样的问题造就了一种结论:

可能在公司员工A邋里邋遢并不影响他的工作,但是你这样,会让大家觉得你是个不讲形象的人,因为他的起点可能比你高,所以你们对“职业形象”的需求度本身就不一样。

在职场上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服饰、演讲动作、交流方式都是间接提升自己职业形象的因素,如果你不重视这些,觉得这跟自己的工作成果没关系。

那么你可能就跟阿松一样,做了很多事,但是大家很少会记得你,即使你完成了大部分工作。

举例一:

一个不擅言谈,不懂结交的人,如何处理职场关系?

B员工初进入一家公司的时候,由于自己本身就属于比较内向的一个人,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更是不知所措。

这个时候,对于B来说,环境是陌生的,人物也是陌生的,拒绝公司的团建和聚餐活动,拒绝一切分享交流的机会是很多人的选择,认为暂时的逃避事情就会过去。

这样的选择往往就会让自己慢慢的成为上面所说的那种人,慢慢习惯自己去做,不管其他人的想法,因为从始至终你习惯了“个人思维”,这个思维是从逃避开始的。

很多人会潜意识的在开始就告诉自己:“自己做好就可以,不管别人怎么想”。

误区二:从逃避开始,到不接受改变,最后选择离开

一个从不注意“人设”建设的员工,几乎很难在一个职场留存很久,因为时间一长,自己会逐渐觉得毫无价值感。

这个时候组织结构当中的其他个体和团队已经逐步习惯你这种人设,慢慢忽视你的存在,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你会开始觉得,自己在这并不重要,当然更谈不上加薪升职了。

误区二往往就是误区一的进化体,而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就是因为过度忽视“人设”的建立,慢慢把自己推离集体,或称为一个牺牲品。

一个不懂给自己打call的小职员,失忆之后懂得了职场人设的重要

网红“李佳琦”为何成功?其实就是人设的成功,他成功将自己打造成“很了解、很专业”的职场形象

这个过程当中,曾有网友分析过他的成功,当然他选择打造的方向也很理智。

选择女性用品入手,这和他的外在形象有关,有一种领家小男孩和职业男销售的结合形象。

让大部分女性用户看着很舒服,并很专业。打造这个人设,他用了几年的时间。

最终他销售的“女性化妆品”几乎每一个都可以成为爆款。

人们开始习惯他说:“买买买”。

这三个字对于很多用户来说是有一定的权威的,认为他推荐的必属精品,所以大家信任,大家才会毫不思索的下单购买。

这个人设因为最近的两次直播翻车,减分不少。

第一次是直播“不粘锅”,第二次是直播“螃蟹”,其实这两次的选品已经和最初的人设脱离了不少,并且可以说是他完全不懂的领域。

相对于人们对他对于化妆品的了解,我想这两次翻车也是一次教训,这也让他意识到了,人设并不是万能的.

一个不懂给自己打call的小职员,失忆之后懂得了职场人设的重要

相对于李佳奇来说,大部分职场人还属于打造人设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你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1 :还未成功时,你没有消耗人设的资格。

很多人,在步入职场的时候,习惯自我建立人设,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样子去示人,但是你的这个样子并不是他人喜欢的模样。

这个时候理智的你要学会三个观察。

观察组织的可接受性。

观察个体的可融入性。

观察自己的可改变性。

每一个工作环境都不一样,所以你需要找出你所在的组织最容易接受哪种人设,其他个体最喜欢哪种同事,自己最适合改良一些什么行为。

因为这个时候,你还没有消耗人设的资格,你需要做的是建立人设。

2 :选择一些比较有差异化的人设,更容易脱颖而出。

在职场当中,大多时候也遵循着物以稀为贵的真理,如果你在一个组织结构当中,能做到差异化人设,那么你很容易被领导赏识,被大家认可。

举例说明:

在一个培训机构当中,如果一个教师曾做过培训的岗位,很容易被大家推崇为”讲师“。

因为对于大多数其他个体而言,在台面上专业的培训和演讲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在很多职场当中,是没有专门设立”培训师“的岗位的。

如果你在这样的集体当中,能给自己打造出”擅长培训“这样的差异化人设,对于你来说,是加分的选项。

寻找出自己与其他个体的差异化有两个好处:

1 :发现自己一些不足的地方,方便自己改良,完成个人成长

2 :把自己的优点进一步放大化,增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这两点,对于人设的打造都能起到缩短时间的作用,因为这是你比较熟悉的领域。

3 :不要过多的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话多必错的道理要动。

很多职场人,有一个喋喋不休的毛病,无论什么话题都喜欢插上几句,甚至一些自己毫不了解的领域也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

对的事情,说的多,给人以专业的感觉。

错的事情,做的多,给人以轻浮的感觉。

如果在一个职场当中,你给人一种“轻浮”的人设印象,那么在这个组织当中你的信任度将大打折扣,即使在以后你做一些本是对的事情,也会引起别人的质疑和不认可。

这种行为往往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在日常当中我们就要谨记不要过多的做自己不擅长的事,不要过多的说自己不懂得话。

尽可能在自己的专业性上提升自己的人设,并深挖下去。做好细分领域的人设打造。

一个不懂给自己打call的小职员,失忆之后懂得了职场人设的重要

懂得打造人设的员工,不仅仅会得到更多机会,而是真的会让自己变的优秀,因为你不断在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的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不断的在聚焦你的粉丝。

职场需要人设,生活也是如此。

像阿松一样,不要一味的做沉默的羔羊,学会人设建立,让自己更优秀、更专业,更具有差异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