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式家長”太累,“躺贏式家長”傳授這3個方法,你聽得進嗎

前幾天,突然在微博熱搜上出現了這樣一條微博,"做躺贏式家長

"。評論區裡引發了很多身為90後爸爸媽媽們的共鳴,紛紛留言表達自己的看法。

有人說,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孩子會成長得更好。也有"勞模式家長"反駁到,孩子還小,需要家長的親力親為,不然這棵小樹根本無法成為參天大樹。

“勞模式家長”太累,“躺贏式家長”傳授這3個方法,你聽得進嗎

01"躺贏式家長"和"勞模式家長"的區別

大家說的各有各的道理,那麼"躺贏式家長"和"勞模式家長"的區別之處是什麼呢?

默默是我姑姑的兒子,今年剛滿5歲。按理說這個階段正是無憂無慮,快快樂樂玩耍的年紀,但是我的小侄子卻格外地忙碌,忙到沒有時間去玩。

平時要上幼兒園,到了週末還要去上鋼琴,口才,美術,英語各種的輔導班,然而很多並不是自己願意去學的。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他的媽媽(也就是我姑姑),她就是非常典型的"勞模式家長"。

“勞模式家長”太累,“躺贏式家長”傳授這3個方法,你聽得進嗎

姑姑會安排好孩子的所有事情,以至於默默現在除了各種學習的才藝展示,別的事情似乎都不怎麼會做。而且性格比較內向,很少和別的小朋友玩耍,不是很"合群",像個小小的"書呆子"。

而孩子同樣是5歲的年齡,我閨蜜小董對待她女兒晶晶的方式就截然不同。她帶娃比較隨性,從來也不會逼迫孩子去學習各種特長。平時有什麼事情,都會尊重孩子的意見,不求別的,只要她健康快樂地長大就可以了。

閨蜜還經常帶晶晶出去玩,反而增加了很多的見識。晶晶性格開朗,招人喜歡,有很多玩的很好的小夥伴。大概我閨蜜就是"躺贏式的家長"吧,很多人都誇晶晶聰明懂事,讓人羨慕。

“勞模式家長”太累,“躺贏式家長”傳授這3個方法,你聽得進嗎

02勞模式家長的教育弊端

在"勞模式家長"的教育,孩子的學習和才藝可能會比較突出,但是"躺贏式"教育長大的孩子,似乎各個方面也不差。反而對於孩子過度保護,會使孩子失去自我,更加得不償失了。那麼勞模式家長的教育,會帶來哪些弊端呢?

1.不夠自信

勞模式家長對於孩子的關照可謂是面面俱到。什麼都想替孩子去做,怕孩子累,怕孩子受苦。導致孩子就像溫室裡的花朵,非常嬌弱,怕是經不起生活的風吹日曬。

經歷到的事很少,沒有什麼經驗和抗挫能力。遇到一點小小的困難,也不敢試著去解決,很容易退縮,沒有足夠的自信心去挑戰一下,只是一味地逃避。

“勞模式家長”太累,“躺贏式家長”傳授這3個方法,你聽得進嗎

2.依賴他人

從小被呵護長大,除了學習之外,生活上的事情都被家長提前置辦好,就很容易產生依賴心理。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會容易缺少獨立能力,碰見什麼困難都想著別人能替他解決,過分依賴他人。

走向社會後,離開了家長的呵護,遇到事情自己又沒有辦法解決,就會到外邊尋求別人的庇護,依賴他人。如果交到不良朋友,就會很容易相信別人,可能會走上歧途。

3.出現心理問題

勞模式的教育,除了無微不至的關照孩子,還有更致命的一點,就是從不瞭解孩子的內心。遇到什麼事情也不會聽聽孩子的意見,更不要採納了。哪怕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也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讓孩子聽從自己的意見。

久而久之,孩子感受到的並不是愛了,而是束縛。很容易產生壓力,壓抑時間過長,就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現心理問題。

“勞模式家長”太累,“躺贏式家長”傳授這3個方法,你聽得進嗎

03如何成為"躺贏式"家長

既然"勞模式家長"的教育方式會給孩子帶來如此嚴重的後果,“勞模式家長”太累,“躺贏式家長”傳授了這3個方法,你聽得進嗎?如何成為"躺贏式"的家長呢?

1.學會放手

孩子雖然年齡比家長要小,但是他們也是一個獨立的生命體。家長不用過度去保護孩子,什麼要都替孩子操辦。可以先從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開始,不要去掌控孩子,試著放手。

孩子不想吃飯,就讓他嚐嚐餓是什麼樣的滋味;孩子貪玩,不願意完成作業,就讓他去學校受到老師該有的批評。慢慢地你就會發現,孩子學會了好好吃飯,會按時完成作業,不用什麼事情都要家長操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可以獨立去完成。

“勞模式家長”太累,“躺贏式家長”傳授這3個方法,你聽得進嗎

2.尊重孩子

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多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樣會提高孩子的自尊心,遇事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創造力。

同時孩子的爸爸媽媽經常與孩子溝通,願意瞭解孩子,尊重孩子,也會增進親子關係,使得家庭更加幸福。被別人尊重的人,知道被人尊重的內心感受,那麼他在社會上也會尊重別人。

“勞模式家長”太累,“躺贏式家長”傳授這3個方法,你聽得進嗎

3.不要過分要求學習

佛系的家長帶娃,會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方面沒那麼嚴格性的要求。我們要明白,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當第一的潛質的。

孩子的成績好家長固然很開心,可是孩子成績不好,孩子過分要求孩子學習,會在無形之中給孩子很多心理上的壓力,成績得不到提升,反而導致孩子心理出現問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是學習不好就無法在社會上做出一番事業的。家長不要把學習看得太重,過分去逼迫孩子學習,給孩子一個放鬆的學習環境,說不定孩子會給你更大的驚喜。

“勞模式家長”太累,“躺贏式家長”傳授這3個方法,你聽得進嗎

無論是"躺贏式家長"的教育方式,還是"勞模式家長"的教導模式,其實目的都是差不多的,就是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在社會上有自己的作為。

那麼,我們何必成為"勞模式的家長"逼迫孩子呢,還讓自己如此累又沒不見成效,放手讓孩子更加快樂的長大,豈不是更好麼?

看完這篇文章的你是勞模式家長還是佛系家長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我是幼教咖,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贊、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認可。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由於是自己碼字,如果錯別字請見諒。本賬號已開通維權,歡迎個人轉載,但不允許抄襲文章,如有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