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冠縣副縣長直播賣油桃 網友直呼“這個縣長有點帥”


 大眾網·海報新聞聊城4月11日訊(記者 張可)“清脆可口,非常香甜,這麼好的油桃,一旦錯過就是過錯!”4月10日下午,聊城市冠縣縣委常委、副縣長閆友亮走進直播間,變身“帶貨主播”。從預熱到直播吸引了53萬人次觀看,直播期間觀看人數達2.1萬人,成交3820單。

聊城冠縣副縣長直播賣油桃 網友直呼“這個縣長有點帥”

  “冠縣油桃,色澤光麗迷人,風味特佳,香、甜、脆一應俱全”,“平時油桃每斤的價格10元左右,今天直播價的價格優惠到底,39元一箱,一箱5斤,各位網友踴躍下單!”直播期間,閆友亮一邊與網友們互動,一邊向網友介紹油桃的好處和冠縣油桃的優點、特色。網友們聽的津津有味,同時變身小迷妹、小迷弟,留言說“縣長太帥了”、“領導太接地氣了”“我要下單下單”......閆友亮不僅通過此次直播推介油桃,還藉此機會向廣大網友介紹了冠縣的文化和其他特色農產品。

  通過直播,冠縣縣委常委、副縣長閆友亮也斬獲大量粉絲的關注。閆友亮表示,突如其來的疫情,對今年的農產品生產和銷售造成了一定影響,希望藉助直播“帶貨”,快速打造線上農產品流通渠道,利用新興網絡手段實現“彎道超車”。

聊城冠縣副縣長直播賣油桃 網友直呼“這個縣長有點帥”

  冠縣是大棚油桃種植基地,油桃保護地面積2.1萬畝,年創產值3億多元。全縣已發展油桃專業合作組織近百家,獲7個“綠色食品”認證。冠縣油桃是 “聊勝一籌”農產品品牌,蘭沃鄉大麴村的大棚油桃種植基地“沙潤牌”油桃更是被選定為“齊魯放心果品品牌”。

  據悉,蘭沃鄉大麴村的油桃還有一段光榮發展史: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大麴村率先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選準了路子,喊出了號子“要發家、種棉花”。 從1979年到1981年,大麴村通過種棉花收入高了。富裕起來的大麴村群眾購買了一百多臺12英寸黑白電視,成為遠近聞名的“電視村”。富裕後,老百姓就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於是1981年底,村裡僱了一輛大客車,34名村民代表去了老百姓嚮往的首都北京。故宮、頤和園、長城,咋看也看不夠。在回來的路上,大夥兒都說得給黨中央寫封信,亮亮咱的高興勁兒,表達對黨的感激之情。1月21日,人民日報以《做一個社會主義中國的農民是多麼自豪》為題,在頭版頭條刊發了這封信。2006年,大麴村土地流轉,全村土地開始重新“洗牌”大麴村集中規劃建設溫室大棚,由村民承包種油桃,第一年就收回了成本,隨後幾年的收益也逐年增加。如今,集中連片的油桃大棚不但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且是老百姓脫貧致富的“搖錢樹”。大麴村全村760個油桃大棚,一個棚年均收入2萬元以上。村裡1860人,年人均收入達到1.3萬元以上,是改革開放前的220倍。不僅如此,依託土地流轉,村集體僅此一項的年收入就40多萬元。

  據瞭解,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脫貧攻堅和疫情防控決策部署,山東省委網信辦、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決定聯合開展“這就是山東|魯力助農”系列網絡公益活動,並由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等媒體主辦。為發揮互聯網平臺優勢,助力消費扶貧、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利用全省佈局、全網聯動的優勢,啟動此次“魯產名品 在‘縣’助農”大型網絡公益行動,分別邀約了16市各區縣縣長做客直播間,為名優農產品代言,搭建助農電商平臺,整合宣傳資源,以縣長代言訪談、主題報道、直播帶貨等方式多平臺宣傳推廣,擇機組織山東原產地優質農產品進京、進滬、進粵舉辦區城農業品牌發佈會,助力山東農產品走向全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