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良的這個春天有點忙


張慶良的這個春天有點忙

奈曼大地春耕忙。

伴著呼呼的風聲,恩和把剛買的300多棵雞心果樹苗裝進了後備箱。“老顧客了,都買過三次了,他家樹苗成活率高,信得過!”一早上,恩和就從奈曼旗黃花塔拉蘇木趕來青龍山鎮斯布格圖村張慶良家的苗圃,購買今年的果樹苗了,算完賬,張慶良又送了幾棵新品種給恩和試種。


張慶良的這個春天有點忙

張慶良家有大小三個苗圃,共計有160多畝地的育苗面積。2016年,張慶良成立種植專業合作社,主要從事果樹育苗。春日裡,苗圃裡的雞心果、沙果、扁杏、李子、藥桃等十多種果樹苗、風景樹苗等隨風搖曳。

從1992年至今,張慶良已有28年的育苗經驗。從最開始的植樹造林發展到建立育苗基地,再到成立種植專業合作社,每年張慶良都能銷售苗木30萬株左右。他每年從鄰近的庫倫旗引進山丁根,培育後進行嫁接,嫁接後培植兩年才能出售。

“我這電話業務忙,一天得好幾百個……”訂購樹苗的、諮詢技術的、工人核對數目的,電話頻繁響起,張慶良略帶歉意的解釋道。目前正是樹苗訂購的高峰期,每天來選購的客戶絡繹不絕。“今年三個苗圃的育苗有近50萬株,每年4月份,買苗的人最多,過了5月份樹苗的成活率就降低了,也出葉子了。”

“我就看中這果苗的根系發達,容易栽活。這次盤算著再買5、6百棵種到我家果園裡。”大鎮沙日塘村的徐俊在微信群裡看見信息後就一直在這訂購苗木,他說就算是自己開車過來也覺得值。


張慶良的這個春天有點忙

在忙碌的季節,張慶良的育苗基地招工數量也在增加。優先招用當地貧困戶和低保戶是張慶良的用工原則。特別是2016年成立奈曼旗慶良種植專業合作社以來,已經有有10餘戶建檔立卡戶將1.5萬元的產業扶貧資金入股到合作社裡,入股後每年除了拿到2000元的分紅,還能在合作社裡務工掙取一些勞務費。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有奔頭。在脫貧攻堅的路上,張慶良與村民們共同奔向小康之路。

(奈曼旗融媒體中心 李美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