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俗」古人竟熱衷於“拔牙”

“拔牙”這件事想必每位朋友或多或少都有些陰影吧?

但凡想到牙科診室裡那些用在牙齒上戳戳打打令人疼得鑽心、閃著森森寒光的金屬器械,就很少有人願意去看牙醫。即使牙疼得不能自已,也是選擇一忍再忍,能不看牙醫就不看牙醫,就算要看牙醫,能不拔牙就不拔牙。(南越君OS:拔牙真的太痛了!!!)

「奇俗」古人竟熱衷於“拔牙”

拔牙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又名“打牙”或者“鑿齒”,《山海經 • 海外南經》、《新唐書 • 南蠻》中都有關於鑿齒的記載。

「奇俗」古人竟熱衷於“拔牙”

▲中國古代拔牙示意圖。

「奇俗」古人竟熱衷於“拔牙”

▲中國古代拔牙示意圖。

不止中國,鑿齒也是包括日本繩紋人、美洲印第安人在內的環太平洋及印度洋風俗,《淮南子•墬形訓》:“凡海外三十六國……自西南至東南方……(有)鑿齒民。”

「奇俗」古人竟熱衷於“拔牙”

▲外國古代拔牙示意圖。

但古代拔牙的目的並不是因為得了口腔疾病或意外損傷造成的牙齒缺失,而是一種將健康牙齒有意拔除的行為。

「奇俗」古人竟熱衷於“拔牙”

▲國內及日本主要拔牙遺址分佈圖。

「奇俗」古人竟熱衷於“拔牙”

▲上述三種拔牙方法,均見於近現代少數民族拔牙遺風中。

“鑿齒”的根源

咱們的壯族祖先曾把“鑿齒”當做“成丁禮”,認為鑿齒的男女才是成人,並享有性生活的資格。

這種習俗源於古人生殖崇拜和性神秘(交媾焦慮)的“陰生齒”和“口陰一體”觀念,打掉門牙即打掉“陰生齒”,標誌著成年,男女方可正常、安全交媾。

“鑿齒”的分流和演變

1、象徵成年。《管子》曾記載邗國、吳國征戰,邗國人為了參軍不惜拔除牙齒,這可以從側面看出,拔牙代表著成年,擁有參軍資格。

2、婚姻的標誌。不少文獻中都有關於女子出嫁要鑿齒的風俗。《黔書》記載,女子要出嫁前要先鑿齒,否則會妨害夫家。三國吳沈瑩《臨海水土異物志》:“夷洲(今臺灣島)女已嫁,皆缺去前上齒。”清鬱永河《裨海紀遊》:“女擇所愛者……告其父,召挽手少年至,鑿上顎門牙二齒授,女亦二齒付男,期某日就婦完婚,終身歸以處。”

3、以示服喪。《行邊紀聞》《炎檄記聞》等文獻資料記述了仡佬族關於拔牙服喪的事例,父母死,則子婦要各拔兩顆牙齒放在棺中,以示訣別,陰陽兩隔。

4、便於喂藥。這種說法主要見於古代的獠人。據《新唐書·南蠻傳》載,西南一些地區多瘴毒,中毒者由於昏迷不能飲藥,為了讓他們將解毒之藥服下,故拔除其牙齒。

5、鑿齒與鑲牙結合。上世紀中葉,廣西龍州和紅水流域一些地區壯族男女青年以鑲牙為美,逢人一笑,露出一兩顆金牙來,黃燦燦的甚為得意。


不管古人鑿齒的目的是如何,千百年來一直如此,久而久之,鑿齒成了一種習俗,古人也以此為美。這風俗在我國西南地區直至20世紀30、40年代,部分壯族、仡佬族、高山族仍行此俗。

(碎碎念:看完古人鑿齒的習俗,南越君倒是想問一個問題:“古代沒有麻醉,拔牙不痛嗎?”這樣一想,突然覺得咱們現代人拔牙也沒那麼痛了~)

「奇俗」古人竟熱衷於“拔牙”

「奇俗」古人竟熱衷於“拔牙”

| 資料參考:大眾考古、北京北一、利維坦

| 文章配圖:源自網絡,侵刪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