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了! 洛陽各縣名稱竟然是這樣來的!

​​​洛陽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

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歷史文化名城

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陽而得名

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

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真相了! 洛陽各縣名稱竟然是這樣來的!

洛陽是十三朝古都

漢魏以後的洛陽是國際大都市

隋唐時人口百萬

四方納貢,百國來朝,盛極一時

洛陽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

曾經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真相了! 洛陽各縣名稱竟然是這樣來的!

洛陽管轄的八縣一市也都是歷史悠久

有很多歷史傳說

那麼你知道各縣的名稱由來嗎

真相了! 洛陽各縣名稱竟然是這樣來的!

洛陽行政圖


孟 津

孟津早在春秋末年就已經劃城建治

被稱為平陰、谷城、平縣、治平

大基、柏崖、河陰、河清等縣名

在金代之前都沒有孟津縣名之說

金熙宗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

因為該縣有個黃河渡口叫孟津

而改縣名為孟津縣

真相了! 洛陽各縣名稱竟然是這樣來的!

孟津小浪底

那麼這個渡口為什麼叫孟津呢?

相傳周武王伐紂時

曾在該縣黃河邊上的一個地方

與八百諸侯會盟

召開過誓師大會並從此渡河

於是這個會盟處就叫會盟臺

此渡口便叫盟津了

後來,盟津又訛傳為孟津了

真相了! 洛陽各縣名稱竟然是這樣來的!

孟津銀灘

偃 師

偃師地名也源於“武王伐紂”的故事

周國的周武王決心推翻商紂王的統治

商都城就在今鶴壁市淇縣(古稱朝歌)

周武王就在盟津舉行軍事演習

真相了! 洛陽各縣名稱竟然是這樣來的!

有八百多諸侯參加

大家建議立即討伐紂王

武王認為時機還不到

偃旗息鼓,後還師西歸

又過了兩年,武王還不急於輕易動手

又多次派人到商都瞭解敵情

真相了! 洛陽各縣名稱竟然是這樣來的!

等到時機成熟,武王在商郊牧野

即衛縣以北一帶進行了一場牧野之戰

使殷商覆滅

後人稱偃師之地為

當時武王息偃戎師築城的地方

這便是偃師縣名的來歷

史載,戰國末年曾設偃師、緱氏兩縣

宋熙宗八年,緱氏併入偃師

偃師名稱沿用至今

真相了! 洛陽各縣名稱竟然是這樣來的!

伊 川

傳說龍門西山和東山原來是連在一起的

洪水經常淹沒山南的村莊

那裡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

後來,大禹治水時鑿開了此山

疏通了河道伊水才通過兩山之谷

滔滔東北流去

此地因伊河而得名

真相了! 洛陽各縣名稱竟然是這樣來的!

宜 陽

在古代稱“山南水北”為“陽”

“山北水南”為“陰”

但在錦屏山北麓洛河南岸的宜陽縣城

為什麼在這個應稱“陰”的地方呢?

相傳,很早以前沒有宜陽縣

真相了! 洛陽各縣名稱竟然是這樣來的!

後來有位皇帝帶著信臣寵妃

乘龍舟沿洛河逆水西遊

行至靈山,見河水清澈見底

松柏蓊鬱蒼翠,林中猿啼鹿鳴

寺內香菸繚繞

真相了! 洛陽各縣名稱竟然是這樣來的!

皇帝就說此乃神仙福地

讓地方官在距靈山三五里

選依山傍水之處建造縣城

完工後必有重賞

真相了! 洛陽各縣名稱竟然是這樣來的!

地方官認為這是個升官發財的良機

就派人勘察設計

但他把皇帝說的“三五里”

錯記為“三個五里”

於是就在靈山以東十五里的

錦屏山北、洛河以南

這個依山傍水的地方大興土木

真相了! 洛陽各縣名稱竟然是這樣來的!

建好後地方官員請皇帝定縣名

皇上看罷方位圖

認為此地屬“陰”,不宜建城

因此掂起硃筆在素絹上寫了“宜陽”二字

這本是對地方官的一種訓示

但是他不懂

反認為這二字是皇上隆恩欽定

感到十分榮幸,急忙磕頭謝恩

自古“君無戲言”

從此,就把這裡稱為宜陽縣

新 安

春秋戰國時期這裡是周王室屬地

到秦始置新安縣

那麼為什麼秦時取名新安縣呢?

真相了! 洛陽各縣名稱竟然是這樣來的!

因該縣晚於周圍的

澠池、宜陽、孟津等縣

故取名新安

希望長治久安

真相了! 洛陽各縣名稱竟然是這樣來的!

欒 川

欒川故稱“鸞州”

地處伊河上游

因古時候有鸞鳥棲於此

故名鸞山

河名鸞水

鸞水之畔為鸞州

古時“欒”與“鸞”相通

故作欒川

真相了! 洛陽各縣名稱竟然是這樣來的!

洛 寧

傳說隋朝末年天下紛亂

李淵太原起兵

經過數年鬥爭推翻隋朝後

又幾經戰亂才基本奠定大唐基業

在對洛陽進行視察之時

路過今洛寧地界

看到當地人忙於耕作

一片欣欣向榮之景

真相了! 洛陽各縣名稱竟然是這樣來的!

使得唐高祖李淵大為感慨

為了紀念天下戰火平息

天下安寧

又因其地位於洛水之畔

後人就逐漸將其稱為“洛寧”

真相了! 洛陽各縣名稱竟然是這樣來的!

汝 陽

唐朝時已設置為汝陽縣

但到明朝開始它改名為伊陽縣

一直到1958年這個縣仍叫伊陽縣

1959年,考慮到“伊陽”與

同一洛陽地區的“宜陽”同音易混

加之該縣又地處汝河北岸

故複名汝陽縣

真相了! 洛陽各縣名稱竟然是這樣來的!

嵩 縣

遠在炎帝時嵩縣有伊侯國之稱

東周時為陸渾戎地

西漢置陸渾縣

宋紹興九年(1139)升為順州

金代更名為嵩州

明洪武二年(1369)廢州為縣

始名嵩縣

是因在嵩山之西而得名

真相了! 洛陽各縣名稱竟然是這樣來的!

你是洛陽哪個縣的,趕快來說說這個說的​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