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真的發生n號房這樣的事情,那麼多人觀看是什麼心理,就那麼圍觀女孩子受到折磨?

等是什麼


1.圍觀者效應加上網絡,讓圍觀者的責任感和罪惡感不斷減弱(ps:這麼多人都在看,不止我啊)

2.道德規範教養不足以及個人的本我衝動過高(弗洛伊德把人格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指人最原始的快樂衝動,超我是後天道德教養的形成,自我就是遵循現實選擇,人的本我怎麼快樂怎麼做,加上圍觀者效應以及是網絡觀看,削減了人的道德部分)


正心十五


N號房事件發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網絡這個虛擬平臺上,無限放大了人性中的醜惡一面,用虛擬的、無法被輕易追溯的方式去釋放人性中的暴力、性、虐待的本能而不需要顧及道德、法律的約束,這是非常可怕的一種表現:

假如說人類社會失去了道德和法律,撕去秩序的偽裝,男女關係、倫理關係、長幼關係等等都會變得脆弱不堪。

從古至今,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的爭論就沒有停止過,除了遺傳因素外,我更認同人性本惡的理論。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來解釋:

在心理動力論中,每個人的狀態都分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絕大多數人都是處在一個“自我”的狀態下生活,個別道德水平較高、自我意識較強的人會有“超我”的表現,但相較而言本我狀態下的人才是更多的:也就是完全釋放自己內心慾望而毫無顧忌的人。

一旦有一個人開了這個壞頭,就會有更多同類聚集過來給予關注和支持,從而強化這些人對這類行為的認可,並繼續做下去。同時,更為關鍵的是:這個群體一旦聚集起來,就會變成烏合之眾:當個人是一個孤立的個體時,他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化特徵,而當這個人融入了群體後,他的所有個性都會被這個群體所淹沒,他的思想立刻就會被群體的思想所取代。而當一個群體存在時,他就有著情緒化、無異議、低智商等特徵。

烏合之眾中的個體就非常容易失去辨別是非的能力,同時往往都抱著法不責眾的心理,更理直氣壯的去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不僅危害了社會,更影響了自身對於善惡美醜的判斷以及人類道德底線的遵守。

這是由人類的劣根性所導致的,一旦超我能力差的人們接近了某個群體,就會很容易不斷的向這個群體靠攏而沒有自我判斷能力。這次事件如果不是兩個超我水平、道德水平較高的學生主動臥底、取證、並曝光這個平臺,不知道還會有多少無辜的年輕女孩會受到這樣足以致命的打擊。

所以無論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明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道理,時刻遠離身邊的那些垃圾人,並向那些優秀的、自律的人去模仿、學習,讓自己不僅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更能夠真正實現自我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

對於這件事背後那些受到創傷的女孩子們,我很擔心他們能否有足夠的心理援助資源來幫助他們克服內心的苦痛折磨,如果誰有這方面的聯繫渠道和方式,我很願意幫助這些受害者們攜手走出這段痛苦的回憶,重新擁抱美好的生活。

我是心理諮詢師西紅柿奶爸,我會長期免費分享心理學、育兒方面的知識,歡迎大家關注、點贊支持我,有問題可以隨時在評論區或者私信留言給我,我們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心理醫生西紅柿奶爸


之前的優衣庫後來的泥鰍門這樣的新聞層出不窮。……讓人無法辨別是真實還是表演。能圍觀的人都是獵奇的,誰會關心真假?自己善良勇敢不鍵盤就是最大的正義。你們圍觀當場,試問自己,能做到嗎?能做到,恭喜你的正義善良。國家需要這些正義的人。做不到,也很正常。但是弱勢需要我們的舉手之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