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在傳統工藝美術領域,木雕是藝術性和技術性高度融合的一種源遠流長的藝術,始終伴隨著歷史的步伐,凝結著智慧、技藝和審美情趣,每件成功的佳作,無不經過獨特構思,創意雕琢,才能耐人尋味,既來自生活,又超越自然,成為更高層次的藝術美。

莆田木雕傳統技藝自唐宋以來,就體現並流傳於佛教文化、媽祖文化等宗教古建與造像,傳承並創新著以立體圓雕為主,輔以精微透雕、清刀木雕、浮雕、陰刻、組雕、嵌雕等極具地方特色的民間祖傳絕藝。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本人1977年出生於福建省仙遊縣度尾鎮潭邊木雕之鄉,十九歲進莆田工藝一廠,幸得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方文桃傳授木雕技藝六年歲月,又幸得莆田木雕修光一流高手李農民父子悉心指導四年時間。以上十年難得的修煉,堪稱是對莆田木雕一流技藝的系統而又全面的學習與掌握。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2005年春節前夕,我回鄉創辦了“祥瑞藝雕”,此後十五年期間,主要在檀香沉香木雕藝術品的創作方面不斷有所研創與收穫,贏得了諸多客戶。

莆田雕刻源遠流長,歷史悠久。至今已發展有龍眼木雕、黃楊木雕、檀香木雕、沉香木雕、大型鏤空組雕、寺廟雕塑等,其中尤以龍眼木雕的傳統底韻為深厚。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盛產於莆仙山野的龍眼樹身姿萬端,材質堅實,木紋細密,虯根疤癤,木色樸淳,是木雕良材。龍眼木利於發揮刀技,不管圓懸、浮透、鏤諸雕、落刀,也不論慢細或粗獷,削劈,均盡相宜。在仿古作品中,尤覺古趣橫生,意味無窮。本人在莆田學藝期間,對極具地方風格特色的龍眼木雕的臉譜藝訣瞭解如下:老翁:心曠神怡,昂著正步,善目慈眉。武士:頸短、步寬、虎背熊腰、挺胸閉口、睜目、翹眉,執器有力。仕女:肩垂、身旋、勻婢女、耐千金,彎眉、秀目、蘭指蓮步。武女:杏臉、桃腮、翹眉肅臉、腳立丁字。男生:舉止文雅、正步大方、眉清目秀、臉帶長方。漁翁:彎腰駝背、皺紋笑臉、俯首邁步觀音:彎眉線目、慈祥端莊、旋身柳腰、筍指赤腳。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現代不斷髮展進步的莆田龍眼木雕,更是工藝美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莆田工藝一廠巧匠薈萃,人才輩出,造就了莆田雕刻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也湧現了許多勇於創新的優秀藝術大師。他們不墨守成規,取之所長,他們雖然分立門戶,但血脈相承,各有所長,互為補充,更見龍眼木雕之藝術風格的多樣。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其中有擅長人物,花鳥浮透,鏤空雕的一代宗師黃丹桂,他技藝精深,思路廣達,富創造性。他的雕品、造型超脫,不但長於人物的刻畫,更巧於景物的設計佈置。山巒疊嶂,亭臺閣榭,錯落有致。他潛心研究龍眼木雕,一刀在握,得心應手。作品風格淳樸。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黃丹桂最得意的徒弟方文桃大師的雕刻技藝特色,則在於刀法細,業經廈門工藝美院專業深造的他,人物泥塑比例科學,形端姿準;雕刻技藝特色在於刀法精細,處理人物著重表現神韻,他師承傳統技藝,並據以創新,講究現代雕塑藝術,因此作品造型新穎,誇張有致,脫出舊巢,人物圓雕技藝純熟,神采煥發,衣裙飄逸,動作自然,作品形象寫實,頻獲大獎。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王啟瑞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方文桃在藝鼎杯比賽現場合影

李農民在厂部象牙研究組(亦即木雕創新組)的角色,一直是黃丹桂、佘文科、方文桃、佘國平鑿坯工序下道修光的第一把交椅。恰到好處的修光技藝實際就是為這些高手傑作錦上添花的過程。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王啟瑞與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佘國平合影

所以我至今還深覺榮幸並感恩能在這些莆田木雕的頂級高手麾下得到他們的言傳身教。講具體點,我之所以能既會打坯又擅修光;既專圓雕,兼精組雕;既能龍眼木雕,且善檀香木雕;很長一段時間是因為被師父們賞識並委以參與試製樣本的重任。有許多技術要領,都是在每一件的創新點或難點的攻關研討中不斷開竅和頓悟著的。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本文主要闡述清刀木雕,尤其是檀香清刀木雕的創作體會和技藝幾何稜面分明特色。

何謂清刀木雕? 清刀木雕技藝主要以黃楊、檀香木等為原料,成品色澤淡雅、紋理清晰、雕削刀跡清純有力、無須砂磨即手感、質感、觀感俱佳;若略施淡彩或鑲、描金銀等飾件則更顯莊重。但其製作過程複雜,大的可分為選料、打粗坯、整細坯、去心、嵌眼、修光、描金上彩等步驟,細分其工藝可有數十道之多,且需使用細木專用刀具,所以清刀木雕是最難把握的刀法之一,必須在對錶現對象的幾何形結構胸有成竹和對工具操作得心應手的基礎上,輔以作者創意及情感表達來完成的一種技術手段—純粹以平刀或圓刀,集切坯、肖影等雕功於刀端而一“切”定形,不用打磨而可刻出帶有人物表情、手腳、衣褶或花卉瓣蕾、技勢、葉脈等光潔優美效果。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為了使削坯階段的修飾不顯磨痕、就必須用大、中、小斜形雕刀和大、中、小雙面及單面扁鑿,自下而上並從後而前地剔整坯面;再用斜形雕刀和扁鑿、半圓鑿、角刀等工具,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地深入“削”修第二遍;進而用斜形雕刀和扁鑿、半圓鑿和v形角刀,對作品細節進行整體修飾;全過程不用玻片、以形成最佳幾何稜面技藝刀法,以期清楚稜面結構獨特。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為了達到修光傳神的效果,必須巧用大、中、小平刀、圓刀、斜刀、v形角刀和莆田木雕獨有的雞舌刀,對作品進行細節修光;開面(臉部五官的精細刻劃);肖影(眉毛、瞳仁、雙眼皮的精微處理);手腳( 手、腳結構的詳細表現);綿花 (服飾繡花或武將頭盔、鎧甲的交代);細景( 山石、樹木、花草、亭閣的細刻)。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檀香品種很多,比較適合雕刻的有印度老山檀香、印尼東加檀香、印尼帝門檀香、斐濟檀香。雕刻檀香木不能使用原先雕樟木、龍眼木的比較厚的平刀、圓刀,因為檀香雕刻技法只能用清刀木雕,而且只能用比較薄的平刀、圓刀、還得講究刀法的有進有退,雕刻的時刻,不論平刀、圓刀,都要在推前一刀的同時,隨即再循來路回碾一刀,以壓平稍微起毛的纖維,才會有光亮效果。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檀香木作為清刀木雕的材料,具有如下優點:1、材質堅韌 檀香木質十分細膩,質地僅次於象牙,既有硬度又有韌度,可以用來雕刻十分精細的藝術品,適合於莆田清刀木雕特色的運用與發揮。2、不蛀不腐 檀香香味恆久,木色端莊大氣,通常為淺紅、桔黃、褐,其料防蟲防腐,可以長期保存,其質優者,甚具收藏價值。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和所有習事莆田木雕的同行同中有異的是,我在長期實踐清刀木雕的過程中,總結了以下幾點磨刀和用刀經驗:1、莆田木雕刀具的刀口(寬度、弧度、厚度、刃面傾斜度等)不同於其他地區,如:平刀的一面必須平直、另一面的刀角應稍加倒角為圓弧狀,以便更適於雕刻。2、平刀鐵柄的背面及圓刀外弧背面要磨平,以免在清刀雕刻檀香木進一刀而再退一刀壓平毛刺時,刀背鏽、粗之處刮壞作品表面。3、莆田木雕的三角刀夾角、其他刀刃傾斜度,夾角越尖銳、刀刃傾斜度較小,用來雕木質較軟的木材(如樟木、沉香),夾角不尖銳、刀刃傾斜度較大,用來雕木質較硬的木材。4、莆田木雕獨有的“雞舌刀”,得打成尤如毛筆字的捺形筆劃,捺不易寫好,雞舌刀也不易打好,因其刀形既象捺又不象捺,收尾不能是尖的,得倒角藏鋒,以防翹刀捲刃;主要用於清刀木雕的鬚眉、發紋、鎧甲的刻劃,也可用於筆筒內壁修光。這種刀具現今會打、會磨、會用的人已經很少。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誠然,清刀木雕畢竟只是一門技藝,好的木雕作品還得有好的題材和創意。在我的創作過程中,李耕始終是鼓舞和啟示我藝術進取的榜樣。李耕[1885-1964年],字硯農,號一琴道人,仙遊縣度尾大帽山人。他擅長古典人物、山水花鳥畫,兼通書法、詩文金石、雕塑等,其畫氣勢雄健,揮灑自如,形成“李耕畫派”,有“南李北齊”之稱。美術理論權威蔡若虹稱讚“我國古典人物畫之傳統流傳至今,保持最完整者唯李耕一人而已”;美術界將李耕定位為“20世紀中國古典人物第一家”。李耕終生紮根民間,他的創作源泉是深植於勞動人民當中的宗教文化、神話傳說、歷史人物與掌故等。他從小跟隨父親習畫,為當地祠廟的古代壁畫與民間木雕泥塑工藝造像,所以他的繪畫基礎和雕塑題材實際上盡皆源於自然,基於生活,來自民間藝術。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本人的清刀木雕以人物圓雕為主,包括仕女、英雄人物、仙佛等。近年以來,本人潛心投入於人物題材的創作設計,在實踐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受李耕影響,我的作品有意識地追求生活氣息,包含了大量漁樵耕讀等勞動生活的場面,保持著民間的質樸、清新與純真的風格。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例如,我創作的清刀木雕《清新中得自然》(又名《農家女》),作品刻畫一個農婦餵養家禽的情景,構圖元素涵括籬笆、石墩、仙人掌、雞群。農婦坐於石墩,高挽衣袖,手捧一個盛著穀物的簸箕,望著歡樂覓食的雞群,怡然置身於親切、自然的農家樂情境,一股清新之氣撲面而來,讓人忘卻世俗的繁瑣、都市的喧囂,沉浸在一份寧靜裡。整件作品線條流暢,服飾質感樸實,人物神態真切,一情一景,一草一木,一笑一顰,皆是生活中和技藝裡點點滴滴積累起來的體驗。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現代英雄人物題材,也是本人關注的內容,以木雕形式反映英模人物內容,這就要求作者不但得博覽廣聞,還得對所創作的人物與故事有相當深入的瞭解,才能正確、傳神地塑造形象。2010年,我在第二屆“藝鼎杯”中國木雕現場創作大賽中創作了一件抗震救災題材的作品《永不放棄》。構思時,我的腦海裡浮現出央視播報玉樹發生地震、災區人民受災的情景,我的內心深受震撼。作品以透視的做法,呈現出一幅救災部隊的官兵在地震廢墟中不顧自身安危、搬動水泥板片、拯救廢墟中小孩生命的畫面,戰士那竭盡全力地進行援救而表露的焦急神情是作品的著力點所在,樑柱相連則體現了中人心心相連,為拯救生命,永不放棄。這件作品獲得了大賽銅獎,同時,本人被授予“2010年中國木雕探花”稱號。專家評委們對作品的立意,構思、雕刻技藝等都給予了充分肯定。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在2012年4月12日於莆田工藝美術城開賽的第四屆“藝鼎杯”中國木雕現場創作大賽暨首屆國際木雕大師邀請賽中,本人設計和指導的以仙遊“祥瑞工作室”名義參賽的木雕《和氣》,寓意“荷”為貴、“荷”而不同,作品刻畫出水面而挺立的兩支蓮莖托起一片邊緣呈波狀的圓形荷葉,葉上負著一朵復瓣盛開的荷花,花瓣上攀附一隻金龜(寓意"金歸財至,和氣生財");另有一莖含苞蓮蕾突兀直指雲天,為構圖更添幾分生氣。其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之品格頗值世人稱頌。誠如陳志歲《詠荷》詩曰:“身處汙泥未染泥,白莖埋地沒人知。生機紅綠清澄裡,不待風來香滿池"。作品的特色有三點:1.作品精選優質黃楊木細膩的材質與悅目的紋色,用清刀木雕刀法刻畫荷葉、蓮莖及紅酸枝材質的荷花,用高浮雕刻畫金龜,又用淺浮雕刻畫作為黑檀底座的水面波紋及浮蓮,多種技法材色綜合運用且融匯一體。2.作品巧把花鳥木雕技法擬人化,以景抒情,借花明志;3.荷花是和平文化、和諧文化的象徵,又是和善友誼的使者。作品把握了現實中荷花的美感並加以昇華,賦予了荷花全新的美感魅力。作品吸收了多方面的藝術元素,使人在清新、和氣、明淨中體會審美的愉悅。經公正評選,作品在高手如林的競賽中榮獲“團體賽銅獎”。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事實說明,全國性的木雕現埸比賽,是展現和交流技藝的一大平臺;而參加全國性的專業展評,也是展示和交流作品的又一大平臺。這一切都必須基於平時長期自甘寂寞的埋頭耕耘和日積月累的不斷創新,作品多了才可多中選好,好中選優,以期一鳴驚人。例如:2001年創作檀香木雕《蓮池海會》獲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2005年創作木雕《達摩》榮獲中國惠安第三屆傳統雕刻大賽銀獎、木雕《千縷情絲》榮獲中國(中山)紅木傢俱展金獎、2010年創作檀香木雕《連年吉慶》獲上海第12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特別金獎、同年創作檀香木雕《清新自然得》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2011年創作檀香木雕《華嚴法會》獲上海第13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特別金獎; 2011年還以木雕《自在觀音》應邀跨海參加“臺灣國際木雕藝術交流展”,廣獲業界和彼岸多家媒體讚譽;同年又以“仙遊木雕行業代表”身份參加莆田市政府赴臺專業考察代表團,前往海峽彼岸交流展示木雕絕藝。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2012年由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本人創作的檀香木雕《農家女》,獲“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榮譽稱號,2014年獲福建省收藏家協會專家顧問 ,2017年榮任國家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獲第五屆“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

本人習事木雕30多個春秋,可謂莆田木雕承前啟後的中年中堅技藝骨幹。作為一個長期守藝於企業經營、研創第一線的木雕作者,我深切體會到,隨著藝術視角和創新眼界的不斷擴寬,就會給創作帶來無限自由和廣闊的天地,走出工作室,體驗生活情趣,品味人生百態,將使自己得創作理念不再囿於模糊和狹隘。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啟瑞:清刀木雕創新意

任何藝術的創作,都脫離不開生活,只有善於觀察生活、感受生活,所做的創作才能打動人。研創新作的過程,實際也是研修心路的閃回。如何將古早先人的巧奪天工重現於自己的習作?這將是我等永遠探索的課題。正因為任重道遠,更應自知不是因循的工匠,也不是一般的工藝師。不是通常的製作,也不是應景的創作。要原創,創出藝術品味。才能無愧於先輩和後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