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有四件無價之寶,三件下落不明,一件毀壞嚴重

我國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和文明,歷史中也有很多工藝被流傳下來,那些工藝製造出來的東西,在今天成為了歷史的文物,而在這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之中,也出現了無數的“奇珍異寶”,物以稀為貴,越不常見的東西,就更加的珍貴,那些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更是被尊為國寶,按這樣的來評價的話,我國曆史上也有四大無價之寶,不過在今天這四件無價之寶全都下落不明。

歷史中有四件無價之寶,三件下落不明,一件毀壞嚴重

第一件是秦始皇的傳國玉璽。秦始皇的傳國玉璽是李斯用和氏璧刻成的,和氏璧是很珍貴的,從歷史故事“完璧歸趙”中我們也能瞭解一點。而秦始皇的這個傳國玉璽一直以來都是皇權的象徵,在古代,得到這個玉璽的人就會被當作是“天選之子”,上面還刻上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秦朝滅亡後,這個玉璽到了劉邦手裡,後來又到了劉秀手裡,再後來輾轉於戰亂之中,孫堅、袁術、曹氏家族、司馬家族等等都有過這個玉璽的蹤跡,不過後來歷史變遷,最終這個玉璽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歷史中有四件無價之寶,三件下落不明,一件毀壞嚴重

第二樣就是隨侯珠。和氏璧的名聲太高,把隨侯珠的光芒都掩蓋掉了,歷史上,隨侯珠和和氏璧一起成為“春秋二寶”,關於隨侯珠的來源,據說是隨國的國王在路上看見一條受傷的大蛇,救好了它,大蛇為了報恩,大蛇說自己是龍子,把珠子送給了隨侯,隨後就消失了。後來秦國建立,隨侯珠又到了秦始皇手中,不過秦始皇之後,就再也沒有了隨侯珠的蹤跡。

歷史中有四件無價之寶,三件下落不明,一件毀壞嚴重

第三樣是秦始皇十二銅人。這十二銅人可以從《過秦論》中考量,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說明了秦始皇這十二銅人是真的存在的,傳說秦始皇將他們立在咸陽宮殿前,據說這十二個銅人還是用大禹製造的“九鼎”一起做的,而十二個寓意大地一統。到今天,這十二個銅人也不知所蹤了,有人說當年西楚霸王項羽火燒咸陽宮後,這十二個銅人也被毀了;也有人說東漢末年的時候才被董卓毀掉的;還有人說可能是被帶進了秦始皇的地宮。

歷史中有四件無價之寶,三件下落不明,一件毀壞嚴重

這第四樣就是明朝的《永樂大典》。明朝時期,永樂大帝朱棣非常重視百姓的文化方面,就讓人編篡了一本集合古代典籍之達成的書,就叫《永樂大典》。這本書堪稱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內容涵蓋的非常的廣泛,包括天文地理、戲曲工藝、文史藝術等等,價值非常高。

不過這樣一本有很高的價值的書最後卻失傳在了歷史之中,傳說在朱棣下葬時,它的正本被一起帶進了黃陵之中,但是這樣的說法並沒有什麼依據了,而它的副本卻在戰火之中四處散落,有一部分還消失不見了,真的是令人遺憾。

歷史中有四件無價之寶,三件下落不明,一件毀壞嚴重

歷史上的這四件無價之寶,在今天還是一個謎一樣的存在,要是能流傳到今天,也是世界的一大奇觀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