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找工作?先想清楚这些事


疫情期间找工作?先想清楚这些事

毕业在即,我和全国大多数应届毕业生一样,一头扎进了各种写简历投简历看招聘信息的漩涡里,越陷越深 。

大城市和远方还是小城市和家人,编制还是企业,规模型公司还是初创企业,专业对口还是跨界,要高工资还是要发展前景...

在人家hr要不要我的现实之前,光是这些问题就能把人淹没

某个瞬间,脑海中有个声音响起,你在做什么?

我决定停下来,看本喜欢的书,什么招聘啊毕业论文期末考试,今天通通给我按下暂停键。

人只有跳出漩涡,才有可能看清它的全貌。

疫情期间找工作?先想清楚这些事

现在的职场里正在发生什么?

麦肯锡从招MBA到 FMA;富士康工厂全面升级,每个成本仅30万智能机器人可以完美取代至少三名工人;美国智能汽车2.5万美金起购;腾讯研发的人工智能同声传译,已投入实战......

十几年前让无数人坚信不疑的21世纪三大必备法宝级技能【驾照】【英语】【办公软件】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逐一击破

企业寿命变短,行业周期变短,人的寿命却在变长。

如今人的一生,一个单位一份职业根本不可能。

那么在今天,有规划的个人职业生涯应该长什么样呢?

根据古老师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1阶段,生存期

通常来讲,入职前三年属于这个阶段,该阶段顾名思义,解决生存问题,刚刚走出学校的学生们,通过这一阶段获得在社会独立生存的能力以及完成资源的初始积累。

在第1阶段,除了生存,信用是最重要的核心目标,切忌以信用为代价赚快钱。

第2阶段,发展期

这是整合资源打磨核心技能的职场晋升阶段,许多人一辈子待在这个阶段,当然这并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因为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青云直上到达了可观的高度。

事实上,选择进入下一阶段并不意味着财富地位一定会比这一阶段更有优势,但毫无疑问,世界上那些真正的成功人都到达了,下一个阶段。而想要进阶的办法是在某个细分领域成为专家的前提下,做好个人品牌社会影响力,提升格局力。

数据显示,选择进入第3阶段的人,通常花了5~10年修炼时间。

第3阶段,事业期

这一阶段的核心关键词是使命。

《原则》这本书的作者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奉为真理,

他说:人生重要的事情只有两件:带着使命的工作,和建立真正有意义的人际关系;而商业上的成功,只是附属品。

遥远如比尔盖茨巴菲特,临近如朋友圈大牛,都是为使命而工作的存在

收入不同阶段不同,关注的核心素养便不同

疫情期间找工作?先想清楚这些事

理清思绪,笃定前行


后记

又是一周的找工作。

经过上周六的梳理,这周的Job seeking主要锁定在了互联网行业

其实我本科学的教育,研究生是教育和管理,之所以选择互联网,除了看好这个行业本身,还有我和这个行业的缘分。

17岁那年,通过互联网,我做起了线上配音,也因此在大一前的那个暑假参与设计了一款电子早教产品。

18岁,通过互联网,我向喜欢的手游投了设计稿,关于升级构想,那段时间与腾讯有了故事。

19岁,通过互联网,我成了魔方秀中考英语的专栏作者

20岁,通过互联网,我开始尝试在国内最大的女性成长学习平台薅起了羊毛(虽然最后全是毛渣渣哈哈)

21岁,通过互联网,我成为了时间管理认证讲师,后来偶遇了女神,两周后成为她的合伙人,也是在这一年,通过一根网线,几经周折我拿到了香港一家基金会的工作offer,于是提前走出了校园。

22岁,是读研的一年,虽说人在香港,但通过互联网,写点东西录录音频,作为兴趣爱好不温不火的,全网粉丝居然也涨了1万多。

互联网见证了我的成长,也可以说,是互联网改变了我的命运。

所以,站在择业的十字路口,我的职业规划首选起点,就是互联网行业,当然了也包括线上教育。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