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對方多麼好,請不要相信網戀!除非你能這樣做

人腦真是神奇。看到一個名字,有了初步印象,然後根據對方的文字或言語勾勒出一個符合對方身份的美好形象。於是,一個完美的網戀情人誕生了!

不管對方多麼好,請不要相信網戀!除非你能這樣做

1、小心網戀詐騙

小倩剛參加工作有幾年了,下班後喜歡逛論壇。一次,在一個文學論壇上,她認識了一個網名叫“雪舞”的人,他的談吐文雅有趣,對文學也瞭解。他們加了好友,聊了一段時間,也視頻見過面,感覺十分不錯。後來,經常用電話或者微信聯繫,小倩發現對雪舞的依戀越來越深。

聊了好幾個月了,一天雪舞突然說家裡碰到急事,要小倩給他打一萬塊錢過去。開始小倩還是比較謹慎的,以為他被盜號了,於是打電話跟他確認,的確是他,但還是很猶豫,最終抱著一絲僥倖還是給他打過去了,學舞也承諾,兩個月後一定還,此後也還保持密切聯繫,好幾個月過去了,感情也沒確定,還錢的事也沒提過,自己對這份感情還抱有希望,也不好意思主動提,後面雪舞又一次次借錢,知道自己借不起了才回過頭來發現被騙了,才來報警。

網戀詐騙者很會揣摩人的心理,知道怎麼投其所好。在文學論壇,他就能偽裝成文學高手;在遊戲裡,他就是通關高手。反正能牢牢抓住你那顆寂寞的心。其實,網戀詐騙者在現實中並非專業騙子,有的人在生活中還不錯。有一項研究表明,一個人如果到了不熟悉的環境,他的道德底線會迅速降低。因為沒有社會輿論的壓力,不用擔心別人的道德譴責。網絡就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每個人都帶著一副面具,即使是同事朋友,如果沒有一點私人照片和文字,哪個會知道你是誰?這些人在生活中很可能衣冠楚楚、謹言慎行,但是在網絡世界,去掉最後一塊遮羞布,次人格佔了主位,也能做出騙財騙色的勾當來。重要的是,單純的我們該如何甄別。我提醒大家要保持兩個原則:在人多的場所約會,莫提錢,提錢就防範。幸運的是,網絡開始實名化,法律也越來越健全,專家提供的防騙秘籍也越來越嚴密。我們除了不要被對方花言巧語矇騙外,有金錢往來時,一定要保留好證據,這樣即使被騙也可以追回損失,彌補一下心靈創傷。

2、網戀“見光死”的真相

我不能不慨嘆人類強大的想象力。一個人在夜路上行走,看到一點螢火蟲的光,就以為是希望的燈塔。一個現實中很缺愛的人,在網絡上看到幾句暖心的話語,就以為找到了真愛。網絡虛幻大多來自於我們的想象,就如我們上面談到的“感覺控”一樣,虛幻也是我們自己創造的,是我們自己把對方當作了理想戀人,然後通過自己的想象添補、修飾、潤色、美化,網絡那頭的“完美戀人”便栩栩如生活在我們心中了。由於現代美圖工具、美顏相機給我們造成了視覺誤差,再加上網絡那頭的“完美戀人”刻意隱瞞,一見面便出現了太多的“見光死”。剛大學畢業的小凱在網絡上邂逅了一段美麗的情緣。他奮不顧身地投入這段感情中,為了等對方一個電話,能熬到凌晨兩點;不吃飯不睡覺也要等對方一個回覆;對方說去某某地方旅遊,他天天關注那裡的天氣、路況,甚至物價.....後來,小凱終於花重金打飛的與網絡戀人約會,結果失落而歸。對方不僅身高相貌與照片相去甚遠,而且滿口髒話,舉止粗魯。人,很容易陷入自己虛構的愛情裡,因為它神秘,更對我們產生致命誘惑的是:思念的感覺。

但是,人總要面對現實,當精神之戀轉到現實中來,幻象破滅,從幾萬米的高空跌落的感覺,就是心碎。當你願意在網絡中投入一份感情的時候,要考慮清楚一個問題:我能否承擔網絡情感帶給我的一切?

3、網戀只是一種相遇方式

很多人都可以信誓旦旦地說:我這麼理智,肯定能進退自如。可是,真的如此嗎?心理學有一個“溫水煮青蛙”效應,說明在一個安逸的環境中,人容易被周圍的環境所迷惑,最終導致消沉、放縱和墮落。與之類似,你與他她在網絡中相遇、相知,然後見面等,你會感覺哪一個步驟都是那麼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有一個諮詢網戀婚外情的來訪者說:“我真沒想發展成這樣,怎麼一步步就不可收拾了呢?”存在即合理。我們也不要把網戀當作洪水猛獸,既然網戀存在,我們就把網戀當作一種戀愛前的相遇方式好了。如果你愛好廣泛,很容易與人建立朋友關係,那麼網戀不是你選擇愛人的有效方式。但如果你社交圈窄,認識異性的機會少,或者工作繁忙,在網上尋找自己的另一半,也是一種交友方式。因為它能節省很多的時間成本。

不過,網戀不能盲目,要先了解對方的基本情況,比如年齡、大致收入、婚姻狀況、父母關係、工作狀況等。現在微信流行,可以在朋友的朋友圈中尋找,或者在正規的婚戀網站上註冊,通過篩選尋找符合自己基本條件的另一半。如果你和對方想要長期保持網戀關係,這就很危險。有可能你們雙方都是幻想型的人,不敢面對現實;也有可能對方有隱私,怕被拆穿。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快讓網戀“落地生根”,要把網絡當作一種相遇方式,而不是戀愛方式,真正的感情要在現實的相處中發展,在交往中加深瞭解,增進感情,一步步走入婚姻的殿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