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冤家:和珅與紀曉嵐,歷史上的關係究竟是怎樣?

在現代影視劇中,紀曉嵐和和珅被描述成了一對歡喜冤家。兩個人相生相恨,但其實,真正的歷史中,紀曉嵐與和珅的關係並非如此。


歡喜冤家:和珅與紀曉嵐,歷史上的關係究竟是怎樣?

影視劇中歡喜冤家

1、年紀相差很大

歷史上,紀曉嵐與和珅的年紀相差很大,紀曉嵐要比和珅大二十五六歲。而在和珅出仕的時候,紀曉嵐已經是官場中的“老油條”了,為人處世變得非常的圓滑,根本不可能是影視劇中的“仗義執言”的想象。而紀曉嵐個人的為人更不是影視劇中的形象,我們以後再聊。就其二人關係上來講,其實兩個人除了工作的必要的交集以外,平時很少有交集,倒不是兩個人關係不好,而是刻意保持距離。

歡喜冤家:和珅與紀曉嵐,歷史上的關係究竟是怎樣?

紀曉嵐、和珅、乾隆“鐵三角”

而兩個人真正的關係並不是彼此攻擊,相反,歷史上二人的關係更像是我們常說的“忘年之交”。所以說,影視劇中將二人描述成了歡喜冤家的形象,實在是為了藝術效果而刻意為之。不用說在長幼尊卑嚴格的封建時代,年紀相差二十五六歲的同事如何成為互相攻擊的冤家,就算是在我們現在的社會,誰會整天跟一個比自己小二十五六歲的同事勾心鬥角呢?

歡喜冤家:和珅與紀曉嵐,歷史上的關係究竟是怎樣?

影視劇中的紀曉嵐

2、地位懸殊

紀曉嵐雖然是一個才子,但也僅僅是文字了得,而其本人也有著讓文人不齒的一些習慣和癖好,我們日後在聊。而紀曉嵐不光年紀與和珅想去很多,就連兩個人的職場地位也是大相徑庭的。紀曉嵐自1754年考中進士,進翰林院,被乾隆當做一個“文寵”使喚。但是和珅就不一樣了,身為滿人的和珅,1773年23歲就已經是管庫大臣,管理三庫中的布庫。而後一路青雲直上,到1776年,就做到了軍機大臣、內務府總管的地位。這樣的職位,可以說,和珅根本就不會把一個翰林院的紀曉嵐放在眼裡。

歡喜冤家:和珅與紀曉嵐,歷史上的關係究竟是怎樣?

和珅與紀曉嵐

至於後來和珅對紀曉嵐生恨,也是由於有一次和珅建了新宅子,想掛一塊牌匾,就請文學大家紀曉嵐提一塊匾。這個紀曉嵐此時已經是職場老油條了,雖然不和和珅同流合汙,但是也不明著說。於是,紀曉嵐就給和珅寫了一塊“竹苞”的匾。和珅得到這塊匾,非常高興,逢人就炫耀紀曉嵐所提。可是,紀曉嵐的這點小把戲哪能瞞得過乾隆呢?“竹苞”這兩個字,拆開來講,就是“個個草包”。從此和珅和紀曉嵐結下樑子。但是,這樣的關係由於地位的懸殊,紀曉嵐根本不可能像影視劇中那樣和和珅“嬉笑怒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