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以後才明白: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1

站在窗前,看見住在樓上的老太太一個人在院子裡精心翻土、插樁,準備種下今年的向陽花時,我早已淚流滿面。


老太太的老伴兒2019年夏天確診為胃癌,經歷了手術、化療、住院,2019年年底去世。


之前的每年夏天,都是老兩口一起耕種我們院子前面的那片空地,到了盛夏,那塊地方一定是奼紫嫣紅,草長鶯飛的。


30歲以後才明白: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我想,今年也會是這樣吧,只不過,已是物是人非。


蘇軾的那首《二十日夜記夢》,我反覆吟誦: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老太太不一定知道這樣一首悽美的、表達了綿綿無盡的哀傷之詞,但老太太今年一個人也要種下向陽花,就是在哀悼、追思他的老伴兒吧。


電話裡,媽媽經常對我說,“老伴兒,老伴兒,老來伴兒,我和你爸相互陪著呢,你們不用操心,過好自己的生活就好。”


30歲以後才明白: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原來,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2


早幾年,單位的溫姐每天一進辦公室就開始跟我們發牢騷,抱怨她的老公各種不是。


他的老公是一個單位的小領導,每天都要應酬到很晚才回家。


回到家,孩子的功課不輔導,家務更是一點不做,倒頭就栽在床上睡覺或窩在沙發裡看手機。


她最不能忍受的是她老公在外人面前總是熱情洋溢,而回到家對她則近乎寡言冷漠。

尤其對婆家親戚的任何“請求幫忙”都有求必應,她不是不願意幫忙,但覺得有些幫助已經影響到了她家的正常生活,是可以推掉的,但她的老公從不聽她。


有好幾次,她都堅定地說:“我跟他實在過不下去了,準備離婚。離開他,我照樣過。”


而現在的溫姐,每次見到她都是春光滿面,嘴角上揚,生活裡的陰霾一掃而盡,看起來幸福滿滿的樣子。


30歲以後才明白: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我一直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她有這樣的改變,她現在的婚姻生活是怎樣的?她對他的老公還是滿腹牢騷嗎?


我們一起坐在茶室裡,打開了話匣子。


“他還是像以前那樣晚回家,回到家也不怎麼說話,還是對他的那些親戚們有求必應。”


“去年我得了嚴重的類風溼,每個月都要往北京跑,去找醫生複查,開藥。

他從來沒有說過二話,沒有抱怨,不管工作多忙,都請假抽出時間自己開車陪我去。”


“有一次,他說起他從小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因為父親去世早,媽媽一個人帶著他又要種地,又要打工,有時照顧不上他,他就在親戚家吃飯睡覺。現在自己有些能力了,親戚們有困難,幫助他們責無旁貸”


“以前,我只看到他的缺點,那些不完美的地方遮蔽了我的雙眼,他身上這些閃光品質我完全忽略了。”


“想想當初的結婚誓詞:從今天起我們自願結為夫妻,在以後的婚姻生活裡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無論是富貴還是貧窮,無論健康還是疾病,我們將一起攜手渡過,共同患難,共同享福,願意彼此作為終身的伴侶,相守一生。”


“我現在才明白,相伴相守是婚姻生活的第一個意義,有他的陪伴,我很踏實。”


30歲以後才明白: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3

良好婚姻關係是,會看到伴侶身上的不完美,但依然認為我們的婚姻關係是良好的。

訣竅在於看到他身上的人性品質在哪裡,或“真誠”、或“善良”、或“勤奮”……然後在這個品質之上過日子,多溝通,善經營,培養兩個人的關係。


夫妻雙方從來不是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心有靈犀”,在長久的婚姻生活中,我們也總是“有90次想要離婚,有30次想要掐死對方。”

而我們身邊就有太多太多這樣磕磕絆絆,但依然幸福地走過一生的老夫老妻。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的盛明蘭活的通透豁達,因為她知道“與人相守,最終依靠的,還是那最低處,品性的最低處。

淑蘭姐姐嫁的孫秀才,品性最低是無恥,弘文哥哥的最低處,至多,不過是那心軟,與人相守幾十年,終究還是要看看,最低處的那兒,能不能忍得下去。”


30歲以後才明白: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忍得下去,不是忍氣吞聲,不是對抗冷戰,而是明白對方的缺點不足仍能欣賞他的優點,善待他,與他攜手共築愛巢。


在一檔娛樂節目裡,給幾對明星夫妻拋出了一個命題“將來誰更願意先離開?”

這是一個多麼兩難的命題。大家在談到這個話題時都哽咽到說不出話來,“我們兩個怎麼忍心先離開拋下對方,又怎麼忍心讓對方先走?”


原來,愛情是細水長流的陪伴,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往期精彩回顧

下一站幸福沒有告訴你的4個殘酷的真相?

湖北紅十字會有錯嗎?億萬網友說了算!

李文亮醫生,我們尚且苟活於人間,你怎麼就走了呢?

把時間交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