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玩手游吃鸡被引诱扣款?千千万万家长辛苦钱受到威胁

近期,受疫情影响,人们在家的时间增多了,年轻人和小孩更是成为了绝大多数的线上消费群体。因为暂时仍然无法开学与复工,出门受到诸多限制,在家也没有其他娱乐方式,很多人都把金钱和精力都花在了手机游戏上面,而手游“吃鸡”——《和平精英》却成为了很多未成年人“烧钱”的游戏。


未成年人玩手游吃鸡被引诱扣款?千千万万家长辛苦钱受到威胁


但是无论玩什么样的游戏,如果不把握好度,就很容易既伤身体,又浪费钱财。特别是未成年人,其意志力薄弱,对钱的概念也模糊不清,消费观和价值观也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再加上是没有收入的人群,他们根本不知道挣钱的辛苦,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为了追求刺激或者是皮肤的好看,无形中花出去很多钱还不自知。


近年来,随着未成年人触网年龄越来越低,孩子盗用父母信用卡充值游戏币、打赏主播的现象并不少见。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所有的游戏开发出来都是为了赚钱的,并且未成年人在玩游戏的时候自制力更差,很容易就被诱导充值,网上已经有很多类似事件发生。


未成年人玩手游吃鸡被引诱扣款?千千万万家长辛苦钱受到威胁


据了解,有位孩子的母亲孩子年龄都很小,可以说是未经家长同意在《和平精英》游戏里面被胡乱扣费了。当然了,这个家长只是千千万万家长中的某一个,很多类似的事件每天都在上演。


据媒体报道,西安一10岁的孩子,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用父亲支付宝在4天内充值一款游戏近2万元。杭州一13岁男孩用母亲的支付宝为两款游戏支付了10多万元。河北邯郸一13岁男孩通过母亲的微信转账8000多元用于游戏充值。家长的血汗钱被无端扣走,而这背后暴露出来的问题都十分需要引起各方的重视。


未成年人玩手游吃鸡被引诱扣款?千千万万家长辛苦钱受到威胁


按照《民法总则》第十九条及二十条关于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8岁以上未成年人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可独立实施纯获利或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但除此之外都需要监护人的同意或追认。而8岁以下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有行为均由监护人代理。


对于游戏经营者或直播平台一方要返还金钱义务,而未成年人一方则要返还相应的游戏货币等虚拟财产。首先未成年人冒用家长账户进行充值行为本身存在过错;然后家长没有尽到监督责任,也没有妥善管理自己的账户和密码;而平台方也没有尽到谨慎审核义务。


游戏固然好玩,但是家长也得对孩子多进行管教,尽到监督的责任,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隐私密码等,而平台方也要加强身份核实力度,关于游戏扣款问题需要进行安全验证,尽可能避免未成年人使用家长的手机被胡乱扣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