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文所遇問題正是不妥的扶貧所留下的問題


朱之文所遇問題正是不妥的扶貧所留下的問題


朱之文遇到啥問題?這就是富裕起來的朱之文,雖然深愛他的窮村窮鄉親,卻又被窮鄉親當作吝嗇人富人而仇恨。(參見短文《窮山惡水出刁民,大衣哥朱之文被全村針對,只因他會賺錢!

朱之文原本是一位貧窮的農民,因為有一副天生好嗓子,被人捧成了歌手,且脫貧致富了。

朱之文雖然富了,且也有救濟窮鄉親之心,卻因沒帶領窮鄉親共同致富本領,或許村領導也沒有引導朱之文共同致富的能力,因此,窮鄉村沒有因此富裕起來。

於是,窮鄉親與朱之文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了,而朱之文又沒法縮小這貧富差距。如此,這鄉村就有了仇富現象,而朱之文則孤立了。

或許有說,朱之文索性離開這窮鄉村,不就問題解決了?

朱之文就是一位農民歌手,如果離開了農村進城了,那麼,誰還會去幫助他?朱之文一旦失去這些幫助,他能靠唱歌在城裡致富嗎?因此,他必須留在家鄉,必須深愛著自己的家鄉。

由此可見,扶貧應該注意如下問題:

1,扶貧不是隻搞“個人脫貧”的典型,而是把個人脫貧與集體致富結合起來。

2,扶貧不是拉開貧富差距,而是縮小貧富差距。

3,扶貧應該基於培育致富之根,而不是隻圖開個一次鮮花。


朱之文所遇問題正是不妥的扶貧所留下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