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弄壞別人東西時,笨家長幫孩子“擦屁股”,聰明家長這樣做


昨天我和嫂子帶著涵涵一塊去商場買東西,正好看到一家美容店,我倆帶著涵涵就進去了。那個導購正在給我們推銷一套護膚品,說質量很好,銷量也不錯,並且拿出了試用裝讓我們先塗抹感受一下。

涵涵看著我和嫂子往手上抹東西,比較好奇,也伸出手讓我和嫂子給他抹點,我倆沒搭理他,他心急了,開始用手扒拉那個盒子,那套護膚品一下子就掉地上,摔爛了。

我和嫂子連忙說對不起,嫂子一把拽住侄子,啪啪地打了兩巴掌,侄子立即就哭了,嫂子一邊道歉,一邊侄子,拿出錢包準備賠錢,相當於把那套護膚品買下來了。侄子一直到回家都紅著眼。

孩子弄壞別人東西時,笨家長幫孩子“擦屁股”,聰明家長這樣做

其實嫂子的這種做法並不是完全正確的,因為涵涵的心裡認為媽媽是因為我打爛了那套護膚品才打我的,那我下次要輕點碰。

嫂子的這些行為就是在給孩子“擦屁股”,是一個笨家長。打孩子的真實意圖是讓他記住,做事情要謹慎,不要毛手毛腳的,藉此機會來教育孩子。

一、面對孩子犯錯時聰明的家長會怎麼辦

1.瞭解孩子的想法。

孩子是否知道自己剛剛的行為是錯誤的?又是處於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去犯錯的?是不知道,還是故意的。

如果孩子是故意的,家長可以打孩子一頓,讓孩子長長記性,並且告訴孩子他這樣做的嚴重後果;如果不是故意的,也要回家給孩子相應的處罰,並且告訴他,做事情要時刻小心謹慎,不能馬虎大意。

孩子弄壞別人東西時,笨家長幫孩子“擦屁股”,聰明家長這樣做

2.學會自己承擔責任。

家長給孩子“擦屁股”,孩子容易產生不悔改之心,還會讓孩子變得喜歡逃避問題,沒有擔當精神。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可以不管,先讓孩子用他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順便鍛鍊一下孩子的獨立面對問題的能力。

當孩子實在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家長可以幫忙解決,但是也要索取相應的報酬,讓孩子知道,自己犯錯是要承擔責任的。

3.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思想。

家長不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指導,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他的行為是否正確,簡單來說,家長沒有設立一個標準,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犯錯還是正確。

孩子弄壞別人東西時,笨家長幫孩子“擦屁股”,聰明家長這樣做

平時對孩子的教育僅僅停留在孩子的耳朵裡,孩子並不當回事,只有孩子真正犯錯了,並且也為這個錯誤承擔相應的責任之後,家長的教導孩子才會放在心上,才能長記性。

二、在教育孩子上應該做到那幾點

1.教會孩子規則意識。

孩子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都是由家長建立的,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規則,讓孩子有一個規則意識。

家長可以給孩子做一些規則約束:不能亂扔垃圾,自己吃完飯要把碗筷放在水池裡,每天起床後要整理自己的床鋪,在外面玩的時候要有禮貌,不可以亂碰別人家的東西。從小就教會孩子要遵守規則,孩子可能就不會比較衝動。

孩子弄壞別人東西時,笨家長幫孩子“擦屁股”,聰明家長這樣做

2.父母不要再放縱孩子。

有些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經常說“他還小,你不要和他計較,等他長大就懂事了”,總是打著孩子年齡小為由,把孩子慣得無法無天了,仗著年齡小,處處犯錯。

但是家長都沒有考慮一個問題,孩子雖然小,但是也有認知能力,家長的縱容,讓孩子以為自己是不一樣的,即使是犯錯了也照樣能逃脫懲罰,孩子會不知悔改。

3.家長要做好表率。

家長要做一個誠實、有擔當的家長,孩子在家長的影響下,也會變成一個誠實、又有擔當的孩子。

孩子弄壞別人東西時,笨家長幫孩子“擦屁股”,聰明家長這樣做

如果是媽媽打爛了一個碗,可以先給丈夫和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然後第二天再買一個新的碗回來,孩子看到自己的媽媽都勇敢地承認自己犯下的錯誤,那孩子在犯錯誤的時候也會承擔的。

家長在家裡制定的規則不止是約束孩子,家長也要遵守規則,這樣才能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

總結

孩子弄壞別人東西的時候,家長不要急著打罵孩子,或者是替孩子開脫,因為這樣根本就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效果,而是學會讓孩子自己反思自己的行為,孩子在反思中才能意識到自身的毛病和缺點,才會改正。

孩子弄壞別人東西時,笨家長幫孩子“擦屁股”,聰明家長這樣做

​最重要的是樹立孩子的規則意識,讓他知道哪些行為是不正確,不能做的,只有孩子知道這些行為,才會避免這些錯誤的發生。家長教育孩子要注意教育方式,孩子雖然小,但是也要有承擔責任的意識,這樣才會減少犯錯的概率。


希望每個孩子懵懵懂懂長大的同時,能健康向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