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做什麼,可在五年後受益匪淺?

心中有光 眼中有海

25歲做什麼,可在五年後受益匪淺?

25歲,一個很美妙的年紀

太多的未知

需要我們去探索

在前進的道路上

堅定而不忘初心


01

25歲,要學會自律。

這是一個浮躁、誘惑的時代。

我們不能掌控一切,唯一的,就是掌控自己。

有人說:現代的中國年輕人,習慣於在微信朋友圈裡刷存在感,在網絡小說中找愛情,在遊戲裡成就“王者榮耀”。

我們像一條魚,一條渴望被投食,只有7秒記憶力的魚。當我們沉迷於各種誘惑,漸漸喪失獨自的思考,一個人離毀滅就不遠了。

你不再去做堅持多年的愛好了,放棄了健身,丟掉了畫板,找不見的書籍...

《雙城記》中,狄更斯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你永遠不知道,你此刻的自律,會為將來的你帶來多大的收益。

25歲做什麼,可在五年後受益匪淺?


02

25歲,要學會等待。

這是一個需要等待的時代。

有個小故事,1991年5月的一天,鐵凝冒雨去看90歲的冰心。冰心問:“你有男朋友嗎?”鐵凝答:“還沒找呢”。冰心說:“你不要找,你要等。”

千萬不要因為孤獨一人、父母逼迫、年齡漸大隨便的找個人,定下了一生,後悔了一生。

25歲的年紀,不要試圖想要找到什麼捷徑,世上無捷徑,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腳印才是真實的,屬於自己的路。

巴爾扎克說“善於等待的人,一切都會及時來到。”

要相信,你在等待的那個人,正在披荊斬棘,不顧一些的在去見你的路上。某一刻,茫茫人海中一眼便是你。

25歲做什麼,可在五年後受益匪淺?


03

25歲,要學會思考。

這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

我們在一味的接收別人的思想,沒有思考過這種思想是會帶你進步,還是會將你一步步的帶入深淵。

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別盲目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才能看清身邊事物的真相。

安提斯德內說:“思想是比任何東西都堅固的城牆,因為它絕不會倒塌,也不會交到敵人手中去。 ”

學會思考,才會懂得生活的樂趣。思考,支配著我們的行為,喪失思考的人,就如同行屍走肉般沒有靈魂。

25歲做什麼,可在五年後受益匪淺?


04

25歲,要學會投資。

這是一個需要投資的時代。

不是投資一個項目,而是投資自己。趁著年輕,養成一種好的習慣,就是對自己的投資。

一個好的習慣會深度影響未來的生活、人生的選擇和生命的質量。

我們養成習慣,然後習慣養成我們,習慣有多強大,成功就會多大。

聽過這樣一個小故事,有個大學室友,每天雷打不動的早上六點起床聽CNN,學習英文。在畢業之後,大部分的同學都選擇考公務員或者進入企業工作,而他,選擇去阿聯酋航空做空乘,飛過許多國家,經歷許多,見到許多。

愛默生說:“習慣是一個人思想與行為的領導者。”

這就是投資,一種有意識的進行自我投資,會為你的未來帶來無限精彩。

25歲做什麼,可在五年後受益匪淺?


05

25歲,要學會感知。

這是一個需要發現的時代。

好像漸漸地長大,我們就越來越失去孩童時代,用所有感官感知世界的能力。失去了發現生活的美,失去了很多的樂趣。麻木的去生活,日復一日的重複著,而沒有看到牆角的小花開了,沒有聞到空氣中瀰漫的槐花香。

刻意發現生活的美,發現細微處的不同,會給自己帶來很多小驚喜。

叔本華說:“每個人都將自身所感知的範圍當做世界”。

用所有的感官感知世界,你會,發現美,發現驚喜。

25歲做什麼,可在五年後受益匪淺?


25歲,

堅守初心,以之為燈,航海遠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