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如水,小人如油,小康熙對這句話解讀之後,帝王術已初入門道

“君子如水,小人如油。”這原本是形容兩種不同類型人的句子,謂義,君子正直,人像水一樣平淡清澈;而小人滑頭,處事像油一樣圓滑,喜歡歪門邪道。

君子如水,小人如油,小康熙對這句話解讀之後,帝王術已初入門道

不知有多少朋友記得,由陳道明老師主演的歷史劇《康熙王朝》中,少年康熙對於“君子如水,小人如油。”這句話曾有一番超然入聖的解讀,他拿伍次友和納蘭明珠分別類比句中的水和油,講述了兩人的不同心性,至此,小康熙已經堪破王道,初掌帝王之術。

君子如水,小人如油,小康熙對這句話解讀之後,帝王術已初入門道

這裡先簡單介紹一下伍次友和納蘭明珠。

伍次友是《康熙王朝》中虛構的一個人物,是一個狂放、灑脫而又擁正義感的書生。他憂國憂民,心懷天下,在殿試中仗筆執言,以《圈地亂國論》直言圈地之危害,因此觸怒權貴,招致鰲拜等人的追殺,不過,少年康熙卻很欣賞他的才華,因此有心保護,兩人常常互討時事,結下深厚的師生友誼。

君子如水,小人如油,小康熙對這句話解讀之後,帝王術已初入門道

而歷史上納蘭明珠雖是康熙朝中前期赫赫有名的權臣,但本劇中,明珠是和伍次友同屆殿試高中的舉人,明珠才能雖然難以堪比伍次友,但他善於取巧,且能言善辯,因緣際會之下,被小康熙封為五品候補道臺,隨後一路升遷,成為朝中權臣。

君子如水,小人如油,小康熙對這句話解讀之後,帝王術已初入門道

可能有人會發出疑問,既然納蘭明珠難見光明正大,為何康熙仍然一路提拔呢?這不有損千古一帝的威名嗎?當然,如果你聽到康熙對於伍次友和明珠的分析之後,相信大家內心的問號會化為一個大大的感嘆號。

君子如水,小人如油,小康熙對這句話解讀之後,帝王術已初入門道

前面已經說到,康熙很欣賞伍次友的觀點和才華,因此兩人常常私下探討時事,再一次,康熙拜會伍次友之後,在其上轎回宮之前,取巧的納蘭明珠拜倒在小康熙面前,並毛遂自薦,主動請纓要護駕康熙回宮,雖招到後者當場拒絕,但仍然被封為五品候補道臺,待明珠離去之後,康熙對著身旁的蘇麻喇姑感嘆,明珠非常的聰明伶俐,和伍次友認識這麼久,對方都看不出自己的身份,而明珠就不同,不過,一旁的蘇麻喇姑(同為劇中杜撰人物)對皇上的觀點表示異議,她認為伍次友大智若愚,而明珠心眼太多,滑的像油似的。

君子如水,小人如油,小康熙對這句話解讀之後,帝王術已初入門道

接下來,小康熙便發表了“君子如水,小人如油。”一番概論,他表示,明珠是油,伍次友是水,明珠志在做官,而伍次友志在天下,兩人不同類,這就像每天吃飯都要放油一樣,油用得好也是香噴噴的。

康熙繼續說道,“帝王之道,君子與小人各有其用,誰也替不了誰,自己既要用君子也要用小人,既少不得水也少不了油,自己要讓明珠和伍次友各盡其能。”

君子如水,小人如油,小康熙對這句話解讀之後,帝王術已初入門道

顯然,世間萬物存在皆有其存在的道理,水火放在一起雖然不能相容,但若分開使之卻能造福人類,人也同樣如此,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君子,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小人,就拿最簡單的職場來說,往往也是君子與小人並存,既然不能肅清小人,那就要學會與小人共存,當然,做人終歸是要近君子遠小人,潔身自愛一點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