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弟兄們相聚,把酒言歡,有滄桑更有豪情萬丈

我們老家的習俗是大年初一中午吃團圓飯。年初一早上孩子們走親串戶拜過年後,就會高高興興與父母一起去爺爺奶奶家拜年,吃團圓飯, 象徵這個大家庭一年的幸福安康與和諧美滿。

我爺爺奶奶一共有五個兒子,所以我們家這頓團圓飯非常盛大豐富。 這一天主要是爸爸叔叔們掌勺做飯, 嬸嬸和媽媽他們在灶臺辛苦一年了,這一天也是嬸嬸媽媽們一年當中唯一不需要下廚洗碗做飯的一天, 所以她們都會把你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聚在一起拉家常。

孩子們永遠都是過年的主角,開飯前所有的孫子孫女們一起跪在地上給爺爺奶奶磕頭拜年。爺爺奶奶給每一個孩子發紅包。祝福孩子們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同時也祈福家裡人丁興旺,福壽綿長。也許我是家裡長孫女的緣故,奶奶給大家紅包後,都會把我拉到懷裡用新買紅頭繩給我扎辮子。 每次奶奶都說我大孫女紮起小辮最漂亮啦。奶奶總說我像她年輕的時候,所以對我也是格外的疼愛。我總覺得奶奶是在追憶她青蔥的年少歲月呢。當年奶奶也是媽媽最可愛的小公主啊。

叔叔和爸爸們這一天一定是要喝酒吃團圓飯的,二叔叔是教師,文質彬彬的,平時不勝酒力,這一天他也一定要討一杯來喝。飯後一年一度的家庭會議就正式開始了。爸爸是老大,每年都是爸爸主持,會帶頭把這一年自己家裡的情況和困難與大家分享溝通,每個家庭的生活境況不同;一般都是條件好些的會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其他兄弟家庭,同時也會在經濟上多照顧一下爺爺奶奶的生活。

三叔叔是八十年代第一批下海經商的,他原來是我們縣研究公司總經理,後來辭職下海,成立了自己公司。那時候他們家經濟條件優裕,爺爺奶奶都在三叔叔家裡生活,五叔叔也在他們公司幹活,我們也經常得到三叔叔嬸嬸的幫助。 我上大學時,嬸嬸給我織毛衣,圍巾,像帶自己閨女一樣親。然而,三叔叔患肝癌,不幸英年早逝。為了能很好的照顧三嬸嬸和孩子們的生活,爺爺奶奶去世後,爸爸和叔叔們把老家宅院歸在嬸嬸名下,同時撫養孩子長大成人。我們每一年認識照樣回家團聚吃年夜飯。五叔叔後來承包建築工程,把三叔家唯一的兒子帶在身邊,撫養成人。

如今,爺爺奶奶早已離開人世,但是我家每年的團圓飯依舊按時在老家宅院開席。爸爸說現今生活和以前不一樣了,孩子們出國的出國,遠嫁的遠嫁,不太可能一家人像以前聚那麼齊啦。正是這樣,只要我們有在的,能回來的就一定要回來一起吃個團圓飯。給那些外出的孩子們一個念想,只要有家在,到那裡都安心啊!


大年初一,弟兄們相聚,把酒言歡,有滄桑更有豪情萬丈


大年初一,弟兄們相聚,把酒言歡,有滄桑更有豪情萬丈


大年初一,弟兄們相聚,把酒言歡,有滄桑更有豪情萬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