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竟然比Iphone還要貴!

文 | 阿貓


一杯咖啡,竟然比Iphone還要貴!

我是一名咖啡重度患者,每天都要來一杯咖啡,大部分時間都在咖啡店點一杯,有時候會在家裡做做手衝。

一杯咖啡,竟然比Iphone還要貴!

假設一杯咖啡30元,我每個月喝30杯,開支就是900元,一年下來就是10800元!

一個月開支900元看似很少,但是一年下來這筆數字就非常可觀,事實上我的咖啡並不是30元一杯,以年為單位的話,咖啡其實是10800元一杯/年。

我們一直都覺得Iphone特別貴,假設現在Iphone是1萬元,一般最少可以用2年的時間,如果把Iphone用年為單位的話,每年才5000元,每個月才416元,在手機的消費上遠遠低於咖啡!

這個屬於「現金流」的思維,咖啡就是我源源不斷地現金流出,我不注重生活一點點的現金流出,我們很容易就成為月光族。

這兩天出行都在打車,覺得現在打車比以前便宜太多了,只要10多元,但是仔細一想,生活中其實有特別多這種小開支,而且是高頻率的小開支,一年下來這些錢加起來都是驚人的數量。

一包煙、一杯奶茶、一些零食、一杯酒.. 10年下來都能換一部豪車了。

可惜大部分人生活中唯一的現金流入只有一份死工資,而其他現金流出就一大堆:房租、三餐、衣服、交通、水電煤、飲料…

這些小小的現金流出其實一直都在吞噬我們這份僅有的工資,在這種情況下就特別容易月光。

正因為如此,我們特別需要注重理財,去開發自己的被動收入,創造多一些現金流入,抵消這些現金流出,那我們生活才能存下更多的錢,也會活的更加輕鬆。

例如增加工資、收取房租、收取股息、版稅等

你有沒有想過如何買一套300萬的房子?

我們可以先給100萬首期,那我們怎麼樣才可以得到100萬呢?

有些人可能想去賭一把,或者靠股票直接賺一筆,但這個都缺乏確定性。

如果你用現金流的概念去思考這個問題就相對簡單一些。

例如給自己10年的時間積累到100萬,那每年就是現金流入10萬,每個月就8300元,用這種方法去計算會更加有方向,也更符合實際。

在這種情況下你就可以調整自己目標合理性,如果覺得有難度,就把10年調成15年,再預測合理的利息收入,或把錢丟進指數基金裡面,有了指數增長和利息回報也能加快達成目標的可能性。

生活中一夜暴富真的不太可行,千萬不要小看積累和複利的力量,所有牛逼的人和企業都是透過長期不懈的努力積累而成,大多數都屬於厚積薄發。

多注重生活的一些小開支和小習慣,長遠下來會對你的人生有莫大的影響。


我每年咖啡是1萬,10年就是10萬,都可以用10年的咖啡換一部車了,當然我是不會戒掉的咖啡的,因為這也是我生活唯一的小癖好,如果你又煙又酒又咖啡又娛樂,那你真的要思考一下,你的錢都去哪裡了,1年沒有感覺,10年就嚇死你,到時候就真的「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了。


話說,我真羨慕巴菲特的小癖好,他超愛可口可樂,換算成人民幣也才5元一瓶,還是美國的物價!我的咖啡要30元,40年下來,僅僅在喝飲料這個習慣上,沒有算利息,就比巴菲特差了25元*365天*40年=36萬元,人與人的差距就是這樣拉開的...


有一個讓我覺得特別好笑的事情就是,巴菲特第一次見比爾蓋茨,他竟然帶比爾蓋茨去吃麥當勞,吃麥當勞就算了,巴菲特還要使用優惠券!


這讓我想到多本理財書都提到了「節儉」這個道理,雖然說財富不是省出來的,但是想要有足夠的財富還是要省一點的。也沒什麼富豪是透過大量的消費而變富的,身邊的普通人你會發現越愛買奢侈品的人,往往存款就越堪憂,多去學學富豪賺錢的本身,而不是花錢的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