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能致遠 閱讀需關懷

草長鶯飛四月天,讀書“充電”正當時。在春光的熱切呼喚中,“世界讀書日”又到了。讀書讓人進步,讀書令人清醒,讀書使人充實……以“世界讀書日”為契機,融入“書式”生活,提升自我,漸漸成為一種時尚。

書香能致遠,閱讀需關懷。身為農村教師,筆者一直在關注基層農村的閱讀現狀。在偏遠貧困學校及基層圖書館,圖書資源缺乏,往往難以滿足讀者特別是農村學生閱讀的需要。眾所周知,課外閱讀對學生的成長是重要的:能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學生的性情,開闊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智慧、塑造學生人格,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而對農村學生來說,課外書還是他們觀察外部精彩世界的重要窗口。但因“書”路不寬,農村學生不容易獲得除教科書外的其它書籍,他們往往陷入“沒有書讀,沒有好書讀”的尷尬境地。這樣一來,和擁有豐富圖書資源的城裡學生相比,農村學生往往難以融入“書式”生活,容易輸在閱讀上。在這種現實背景下,以“世界讀書日”為契機,為偏遠貧困學校及基層圖書館捐書,給當地讀者特別是農村學生送上閱讀關懷,應該是社會各界的擔當。

閱讀關懷,關乎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當然,捐書只是豐富偏遠貧困學校及基層圖書館圖書的一種形式。助農村學生拓寬“書”路,給他們予閱讀關懷,除了相關職能部門健全長效機制不斷加大投入外,我們學校乃至全社會還需一起來努力。例如,農村學校之間,不妨通過“換書”、圖書漂流等等形式,來實現圖書資源共享,做到循環閱讀;“世界讀書日”舉行的書展活動,不妨放低身段下鄉,用平價實惠的圖書造福農村學生,讓他們也有機會享用文化的盛宴。如此,才能逐步為偏遠貧困學校開展各種閱讀活動及創建書香校園夯實基礎。(湛江晚報 宋維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