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假設:一旦終產者出現,20億人有可能進化成低級生物

劉慈欣假設:一旦終產者出現,20億人有可能進化成低級生物

對於宇宙奧秘,人類知之又少,所以我們從小說跟幻想中尋求啟發,知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曾做出一些恐怖的假設,如果地球上有終產者出現,那麼將近20億人可能會被進化成低等生物?


劉慈欣假設:一旦終產者出現,20億人有可能進化成低級生物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除了較為知名的《三體》外,還有不少好作品。當中有卑小題材的《鄉村教師》,還有短篇小說《瞻養人類》,而我們要說的恐怖假設,就在劉慈欣的這本小說之中。

2005年,劉慈欣寫出了《瞻養人類》,其故事是上一部短片《瞻養上帝》的後續。內容大概為,一位外星探查工作者向人們吐露了一個文明的恐怖發展過程。

然而這就是劉慈欣構思的恐怖預言,且聽我細細道來。



劉慈欣假設:一旦終產者出現,20億人有可能進化成低級生物

01

書中講,第一地球屬於上帝文明,也就是人們誕生以來創造的第一個文明,可稱為“大哥文明”。可能在我們地球的遠古時期,該文明就異常發達,科技比現代社會高出不知多少倍。可是該文明卻繼續尋找一種絕對公正的規則,以便完善的處理人們社會中激發的種種矛盾問題。

由於人總會犯錯,但智能電腦卻不會,為此第一地球的高層就經過決議,把人類執法權轉給了智能AI,讓它們負責維護人類的公平公正,結果這種看似尋求公平的規則,卻讓人們走向一個恐怖的局面。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掌控高端的技術的商業大佬逐漸把各行各業壟斷,並且把人類90%的財富吞併在自己手中,最終第一地球的資源、技術、財產、勞力均被在一個名為終產者的人控制。

當一個人掌控大權後,又沒有約束的話,那麼此時的他就會為所欲為。時間一久,終產者為利益就啟動殘酷的“驅趕計劃”,把20億餘人驅離第一地球。


劉慈欣假設:一旦終產者出現,20億人有可能進化成低級生物

不少讀者看過這本短篇科幻小說後,都表示作者劉慈欣借書批判了資本主義。

但若是我們從較高的角度去看待的話,又會發現該小說其實表述了當未來人們的科技水平上去後,那麼進化在所難免,為此就會出現各種矛盾關係。當科學發展到一定程度,會讓人類文明的資源跟財產更加聚攏,並且落在少數人手中,那麼財產積累就會促進科學霸權主義的形成。當金錢跟科技邁入一個可怕的平衡時,想必會發生文明壟斷。


劉慈欣假設:一旦終產者出現,20億人有可能進化成低級生物

02

在劉慈欣的科幻假設中,第一地球文明裡的終產者,不像傳統的大佬跟領袖一樣,需要很多小弟協助,終產者已進化到一人獨當全面的恐怖狀態,做任何事情都不用別人幫忙,自己也是不死之身,不再需靠落後的強搶、敲詐、欺壓等手段來累積財富。

因為終產者已經是文明的壟斷者,第一地球的全部資源、財產、知識、技術等都歸其擁有,所以此刻的終產者,就不需要那麼多人類在文明中跟他共享資源,故此20億的人們將會面臨終產者的排擠。

而最終的進化,可能是終產者把自己培育成上帝般存在,而人類就從此退化,變為低等物種,並且還要把終產者當神供奉著。


劉慈欣假設:一旦終產者出現,20億人有可能進化成低級生物

然而終產者的權力來自人類的賦予,並且它的誕生也是。但終產者是沒有感情的,更不會念及人類對它的恩情,既然它被是負責接管處理公平公正的AI,那麼一切只會按程序辦事,任何事情跟行為都會從公平點出發。

而當終產者成為第一地球的主宰者後,把科技發展的異常發達,且把資源公平的分配,有功勞者就能得到應有分配,而無貢獻者就會按照“公平”原則給予淘汰。

然而科技太發達,很多工作都被智能機械代替,只有肉身的人根本無力抗爭,最終就被終產者定義為“浪費資源的物種”。

基於如此,智能AI終產者就對人類說了這麼一段話:“所有還請你們離開寒舍吧,宇宙很大,不用非得擠在我這間小陋房,並且你們沒有理由來恨我,因為獲得這間容身之所,是我依照公平公正的法則獲得的,完全合情合理又合法,所以我也沒做什麼違反了律法的罪行,故此還是請大夥快快起身離開吧,念在你我都是同進化源的情份上,我會想念你們人類,同時也希望你們記得我——終產者”。


劉慈欣假設:一旦終產者出現,20億人有可能進化成低級生物

看看智能AI多紳士多禮貌,並且說得非常有道理,一時間讓人無法反駁。而這段話是終產者給人類說的最後一段話。而它的行為象徵著一個物種文明的進化,並且優勝劣汰,把高低文明區分出來分了家。

這似乎也影射了,現實社會中擁有鉅額財富的有錢人跟窮人完全不是同一階級的人,而窮人在工作往往被上層無情剝削,而無能力者將被驅趕離開公司。


劉慈欣假設:一旦終產者出現,20億人有可能進化成低級生物

故此劉慈欣的恐怖假設,並非空穴來風,他深刻的體現出文明進化後可能出現的殘酷現實。

然而在漫長的歷史進化過程中,人們雖不能跟其他野獸空手肉搏,但可以通過智慧藉助科技打敗一切,二人在進化中,擁有科技的人又淘汰了一些同系分化出來的原始部落人,比如哥德堡人、尼安德特人、佛羅勒斯人等,他們由於文化落後而跟現代先進社會分道揚鑣。

所以劉慈欣的這部作品,又體現了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富人總是靠剝削窮人來生存,而主權者又需要普通民眾的支持,目前每個人的生老病死算是公平的,但在將來可能會因資源壟斷跟科技霸權而遭到改變。

03

劉慈欣類似這樣的想法有很多,例如在他的科幻小說《三體》中就有提出一個“黑暗森林法則”,它的定義讓人眼前一亮。

他將整個宇宙比作一片黑暗森林,每個擁有文明的都是帶著槍的獵人,他們穿梭在黑暗森林裡的每一個角落,不讓自己發出一點點聲響,哪怕是呼吸。

因為在其他地方也有和你一樣帶著槍的獵人,誰先暴露自己的位置,便會遭到其他文明的侵略,甚至被消滅!

而《三體》裡面的人物葉文潔,因發送信息探索外星文明,最終被三體人接收到,甚至因為對人性的絕望,不顧三體人“不要回復”的警告,依舊暴露了地球在宇宙中的座標。


劉慈欣假設:一旦終產者出現,20億人有可能進化成低級生物

此時的三體人正在尋找合適的生存環境,最終向地球發起了攻擊,雙方由此展開了一場生死搏鬥。

最終,由於科技發展受到限制,地球的所有防禦被攻破,就在此時,地球人類發現了三體星球的位置,如同黑暗森林法則一樣,人類將三體星球位置暴露,宇宙中更加高級的文明將三體星球毀滅。

通過黑暗森林法則,我們不難發現,任何一個暴露自己目標的人,都會是高級文明的獵殺對象,這就好比你走在路上,突然看見一個毛毛蟲,很可能會去踩死它。很多企業家也利用這一點,用來完善自己的企業制度,小米的雷軍、360的周鴻禕、馬化騰等,都對《三體》裡面的一些概念表示贊同。

這就是《三體》給人的感受,有人說它在科幻小說中絕對是最能打的,如今距離《三體》獲得雨果獎已經時隔五年。


劉慈欣假設:一旦終產者出現,20億人有可能進化成低級生物

早在之前就有朋友推薦我看《三體》,但是直到現在我才開始閱讀,結果就沉迷其中,裡面的世界真的是太震撼,顛覆了人們的固有的思維。

而這次疫情,也讓《三體》再次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藉此,推薦此書給大家看,當然我不會說太多,這樣讀者在書中的樂趣就會被我剝奪,如同透劇一樣。

再借著世界讀書日,向沒有看過《三體》的朋友們推薦這套書,《三體》一共分為《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


劉慈欣假設:一旦終產者出現,20億人有可能進化成低級生物

奧巴馬是劉慈欣的鐵桿粉絲,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時任美國總統時,奧巴馬在一次度假中,無意讀到了劉慈欣的《三體》,立即被其厚重的思想及宏大的佈局所震撼,甚至於在讀後,評價到

“《三體》實在是太有想象力了,十分有趣。故事背景十分宏大。讀完後,我第一次發現美國總統竟如此渺小和無趣。”


劉慈欣假設:一旦終產者出現,20億人有可能進化成低級生物


這本書讓奧巴馬深深地著迷,以至於讓白宮給劉慈欣鄭重發了一封郵件催他快點寫完,結果被劉慈欣當做惡作劇刪掉了,直到中國外交部人員找上門來。

在北京舉行的首屆“GES”未來教育大會。來參加會議的奧巴馬特意和大會組織者提出想見見劉慈欣。見到偶像的他開心的像個孩子,並當面向大劉催更:“你下部小說什麼時候寫出來?寫好了能不能寄我一本?”

每一部都很精彩,很震撼,從引入三體文明的設定,讓人耳目一新,再到黑暗森林法則,觸發了每個人的思維,到最後的弱肉強食,才發現人類是如此的渺小,怪不得奧巴馬也感嘆,看了這部書,感覺當總統都沒什麼了不起的!

書中劇情環環相扣,從懸念到兩次鋪墊,再到最後的大反轉,給人極大的衝擊力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423世界讀書日,這套原價98元的鉅著(全三冊),只要68元。用一杯咖啡的錢,讓自己享受一次完美的精神盛宴,刷新對這個世界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