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13勇士馳援火神山 疫情不退我不退

共同戰“疫”,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

火神山和雷神山,是兩座被全國人民寄予厚望的生命“方舟”。兩座醫院投入使用後,迫切需要專業高效的物業後勤服務。受武漢市政府委託,武漢市物業管理協會向企業徵集火神山醫院後勤服務援助,參與一線抗疫保障工作。

金科服務第一時間響應,向全國員工發出倡議,決定組建一支志願者隊伍奔赴武漢馳援。短短几天時間,自願報名員工達到200多名。最終,金科從中選擇了首批13名業務素質高,應急經驗豐富的員工馳援武漢火神山醫院。

志願者們分別從重慶涪陵、湖北宜昌等地出發,星夜兼程趕往武漢。2月15日,這支由網格管家、公共維修崗、安全班長、設備專家、運維專家等組成的志願者團隊在武漢完成集結和前期培訓後,迅速投入到火神山醫院物業保障一線。

金科13勇士馳援火神山 疫情不退我不退

圖:金科志願者冒大學乘早班車趕往火神山醫院進行支援工作

金科13勇士馳援火神山 疫情不退我不退

圖:金科志願者與武漢市物業協會單位工作人員在現場

使命必達,確保火神山醫院安全高效運轉

金科13名志願者馳援火神山醫院的第一天,就趕上了武漢今年的第一場雪,全城氣溫驟降。

“我們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六點半集合測量體溫,七點準時乘坐通勤車從駐地前往火神山醫院。整個路途沿線基本沒有行人,附近的店鋪和小區全部封閉,只有到達火神山醫院附近,才能看到蹲著或坐著吃早餐的醫護人員。”

陶從文是金科服務湖北宜昌的一名項目經理,也是這支志願者團隊的隊長。作為退伍軍人,他曾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和2008年冰雪救災,有著極強的應急防控和救災經驗。

據陶從文介紹,每天一早,志願者在火神山醫院吃完早餐後,就得馬上領取物資,分工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金科志願者團隊主要負責火神山醫院非隔離區的消殺工作、衛生保潔以及秩序維護。志願者按照崗位風險係數進行了分工,黨員們負責工作量最大、風險係數最高的消殺組以及園區外圍垃圾清運組,其他崗位分別負責醫院迎賓樓的衛生環境和秩序維護。

陶從文說,因為處於疫情中心,火神山醫院對於病毒消殺的程序、流程和標準要求更高,特別是廢棄口罩和醫藥物資的處理非常謹慎,所以需要專業的人來做,不能出一點紕漏。

正是出於這種“不能出一點紕漏”的高度責任心,金科志願者團隊每天早上、下午和晚上分別消殺3次,做到責任區域消毒全覆蓋,無死角,確保火神山醫院安全、高效運轉。

身處疫情中心,志願者也不是完全沒有顧慮。陶從文坦言,剛開始還是有隊員擔心,但由於前期培訓非常強調自我保護,必須穿戴好防護服和口罩才能工作,所以大家很快就消除顧慮,工作也漸入佳境。

金科13勇士馳援火神山 疫情不退我不退

金科13勇士馳援火神山 疫情不退我不退

日行5萬步,消毒液用掉2000斤

他每天用日記與自己對話

金科13勇士馳援火神山 疫情不退我不退

圖:金科志願者高勇的疫區日記

“今天由於防護服有限,我一個人負責病毒消殺工作。好在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今天的工作。肩膀有一點痛,但我還能堅持,希望戰勝疫情的那一天早一點到來。”

在火神山醫院,志願者高勇每天工作完成後,除了與家人視頻通話,寫日記成了他與自己對話的一種方式。他說,要用記錄下在火神山的點點滴滴,以後翻出來還能為自己感到自豪。

高勇是金科重慶開州集美湖日記畔項目的一名協管隊員,多年的部隊生涯和金科的工作經歷,讓他擁有強烈的使命感。儘管家裡有兩個孩子,但高勇的妻子還是支持他去一線抗疫。

高勇在火神山醫院負責外圍消殺,工作量非常大。他在一天的日記裡寫到:“每天消毒要使用50桶消毒液,一桶有40斤。消殺小組每天合計行走5萬多步。一天9個小時工作下來,腰痠背痛是家常便飯,但我們不能停下來”。

這次支援火神山醫院,高勇的願望很簡單:“我們要認真做好後勤服務工作,為早日戰勝疫情貢獻出一點力量,努力在疫情防控的大考中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金科13勇士馳援火神山 疫情不退我不退

圖:正在負責院區消毒的金科志願者高勇

“一定要把金科的高標準留在火神山”

志願者傅慶伍是金科湖北宜昌URD項目的協管隊長,他主要負責火神山醫院外圍和醫護人員生活區的清掃,消毒和垃圾清運。

來火神山的路上,傅慶伍一腔熱血,信心滿滿,覺得一身力氣再累也不怕。沒想到,投入工作第一天就被密閉的防護服“殺”了一個下馬威。

“最近武漢降溫,大家都穿得很厚。我提著垃圾上車,套袋,再給垃圾桶表面擦拭,消毒。一套動作下來,背上就開始冒汗。30多桶清運完,我就感覺自己像一個移動桑拿房。”

雖然乍一看,志願者的工作和常規消殺工作區別不大,但穿上防護服後,工作難度會成倍增加。志願者每次脫下防護服,身上都會悶出一身汗,溼透內衣。

兩天時間,傅慶伍一共清運了67桶垃圾,微信步數記錄了425330步。他說,這些數字很簡單,但醫院的工作要求和住宅小區是不一樣的,自己一定要把金科服務的高標準留在火神山。

金科13勇士馳援火神山 疫情不退我不退

圖:金科志願者正在院區垃圾清運

大疫面前有大義,疫情不退我不退

金科13勇士馳援火神山 疫情不退我不退

圖:早上7點出發的志願者通勤車

金科13勇士馳援火神山 疫情不退我不退

金科13勇士馳援火神山 疫情不退我不退

金科13勇士馳援火神山 疫情不退我不退

圖:正在搬運物資的金科志願者

在火神山醫院,金科志願者們每天都能親身感受到“守望相助,眾志成城”的力量。這種力量,讓人鬥志昂揚,充滿戰勝疫情的信心。

2月21日中午,剛吃完午飯的志願者們在短暫休息後,正準備投入到新的工作中。這時,一輛運送醫療物資的貨車迎面停下。經詢問後得知,這輛貨車是由3位志願者用了2天2夜時間,從寧夏一路開到武漢,到達火神山醫院時,3人已精疲力盡。

金科志願者們立即主動幫助寧夏志願者卸貨,忙碌了一個多小時。雖然是第一次見面,彼此連名字都來不及問,但在共同抗擊疫情面前,大家都惺惺相惜。

普通人的赤子之心最為真誠。13名金科志願者中,年齡最大的50歲,最小的26歲,他們平時是父親、丈夫、妻子和兒子,是項目負責人、安全班長、網格管家、客戶經理,但在火神山醫院,他們有一個共同身份——物業服務志願者。

大疫面前有大義,志願者們千里馳援火神山醫院,就是為了早日戰勝疫情。

金科涪陵天籟城客服助理鍾德勤是團隊中唯一一名女性,她的丈夫也是金科員工,疫情發生以來,一直奮戰在社區防控一線。現在鍾德勤又主動申請到了火神山醫院,只好把3歲的孩子託給父母照顧。這對戰“疫”夫妻約定,疫情結束後,一定帶父母和孩子出去玩。

據金科志願者隊長陶從文介紹,支援火神山醫院的工作至少要一個月。等到任務結束後,志願者會在當地酒店隔離半個月,經身體檢測確定健康之後,才能返回各自工作城市。

金科13勇士馳援火神山 疫情不退我不退

世上哪有這麼多英雄,只不過是一群善良勇敢的普通人所擁有的決心和信心。正如金科13名志願者集體在請戰書裡寫的那樣:“疫情不退我不退,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