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生意難做、這兩年賺不到錢了,那高價消費又說明什麼?

都說生意難做、這兩年賺不到錢了,那高價消費又說明什麼?

最近接觸了很多朋友,都是做生意的,應該說這些人在生意場上算是成功人士,如今他們卻皺起了眉頭,感覺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大家共同的不解是,為啥這兩年賺不到錢了?

發出這樣的疑問是,不僅僅生意沒有以前那麼紅火,關鍵是各項費用都在增長,看起來流水倒是不錯,可到年底一算幾乎不賺錢,有些朋友已經持續虧損了2年,這個時候大家就在想,要不要退出啊,再這樣不賺錢或者虧損下去根本支撐不住的。

對於為啥這兩年賺不到錢了,通俗的解讀是經濟不行了,人們的消費少了,那自然就很難賺錢了,不排除有這樣的道理,但歸根結底我們需要了解為什麼經濟不行了呢,人口數量基本還是維持過去的水平,2年以前大家要吃飯,現在依然繼續,怎麼消費就突然沒有了呢。

你要知道,我們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經濟的主要增長模式是出口,這兩年因為世界經濟的下滑,出口的數字下滑,加上美國那邊的不斷提高稅的成本,這樣你本來能賺錢的東西加上稅可能就不賺錢了,這無疑壓縮了生意的利潤,再加上因為全世界的互相擠兌,大大的壓縮了需求,這些都是影經濟持續高增長的核心因素。

所以東西賣不到全球了,我們的產品的消費量就小了,賣東西的成本提高了,我們的利潤就少了,這樣最終會導致我們賺不到錢或者賺錢相對比較困難了。

但是,從另一個層面你再想想,同樣是生意為啥華為的利潤那麼好呢,為啥蘋果手機出來了都能被瘋搶,而且蘋果手機的價錢每年都在上調,不是說大家沒有錢了嗎,那麼高價消費的背後又能說明什麼呢?

原因只有一點,消費的確升級了,或者說我們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在悄悄的變化,傳統產業被逐漸的淘汰,替代的都是新經濟,為什麼格力電器在雙11的時候推出了百億讓利,最近幾天又在搞讓利,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在猜測,格力空調是不是賣不出去了,實際上這是格力電器在下一盤大棋,用科技格力在抵制那些傳統領域的家電,從而贏得未來更大的市場,讓大家體驗原來空調還可以有這麼多的科技功能,你想啊當大家知道了這點的時候,下次誰還會用沒有科技含量的東西。

其實科技創新這話誰都會說,但是要做就沒那麼容易了,也不是誰想隨隨便便的創新就能的,這個可是需要大量的財力投入,企業如果沒有一定的基礎,是根本沒有辦法創新的。

於是,就出現了一個現象,大量的傳統領域的企業找不到增長的動力,但凡是有科技創新的企業日子都過得很滋潤,而對我們目前的市場結構來說,科技類的企業在整個經濟中佔有的比例非常小,這樣就出現了這兩年大多數人突然賺不到錢的現象,實際上目前這種趨勢還沒有到達一個臨界點,我想等矛盾徹底激化了的時候,人們就會想辦法,傳統領域也會想辦法戴上科技的帽子,如果你的產品的確創新了,以前你買一個掃把大概15元,現在花30元買一個智能掃地的機子,你不用去操縱,你的地面哪裡有垃圾的時候會自動的為你清除,雖然價格翻了1倍,但是我相信大家也願意花錢,這就是傳統領域戴上科技的帽子就完全不一樣的道理,也是未來傳統領域改革的重要方向。

結論很簡單,當你賺不到錢的時候,一定不是市場的問題,也不是消費的問題,一定是你自身的領域需要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