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升92#油相差2元錢,經濟實惠的背後有哪些貓膩?

1升92#油相差2元錢,經濟實惠的背後有哪些貓膩?


開車的朋友都很清楚,因為經常加油對成品油價非常敏感,目前國內成品油價格層次不齊,就拿92號汽油來說,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加油站都是每升7元左右,而其他的民營加油站每升有賣到5元左右的,還有4元多的,可以說相差的幅度非常之大。

如果作為消費者,我肯定願意選擇4元多和5元左右的價格,這個價差最少也有40%,從省錢的角度來說還是顯得經濟實惠,不過這個過程中的確是存在很多貓膩的。

主要的說法有以下幾點:

一是民營加油站價格非常便宜,比兩桶油相差了不少,而根據車主反映,好像4元左右和5元附近的汽油加了一個是續航里程短,還有一個是車跑起來動力不足,這就說明便宜沒好貨,價格雖然便宜了,但質量上沒有保證,所以一些人寧願選擇7元的高油價也不願意去民營加油站。

二是有些人即便選擇了價格較高的成品油,反應的是續航里程上反而不如4元和5元左右的便宜成品油,這直接顛覆了價格高東西就一定好的道理,也不排除一些品牌很正的加油站搞混合油的可能。

三是大部分人認為油品質量上國企和民企都差不多,而兩桶油之所以定價那麼高,是因為成本的問題,比如說人工成本和原油成本,這個在中間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等於說我們多掏的錢前部用於員工的福利或者國際高原油價格的承擔者。

對待這些說法,大家看了會一時不知所措,不知道究竟該如何選擇?

我認為不應該單純或者古板的去看待這個問題,國企不見得質量就一定過關,民企的油價便宜也不一定質量就不好,一切的根本還是需要要個人去親自實踐,你可以嘗試的去兩桶油的加油站加幾次油,看看是不是價格高續航里程和使用體驗上比較好,相對民企的加油站在質量上是否更高一籌呢,如果兩桶油價格雖然高了點,而油品質量上過關,而民企的油價便宜而使用體驗比較差,或者說質量不過關,那麼這個時候我寧願高價去用兩桶油的成品油,這是最優的性價比。

當你嘗試過幾次,發現民營企業的加油站不僅油品質量好,體驗也非常不錯的話,那自然就選擇民企的加油站了,對消費者來說貓膩多與否不重壓,關鍵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消費方式。

民企的加油站還是國企的也罷,你就是一個消費者,誰的東西便宜質量好我就用誰的,沒有必要添加上別的情懷主義,在油品的定價過程中,有一點不能排除的是國企的加油站有品牌效應,在這個上面油價比民企貴點是正常的,就跟我們買同樣一個種藥,你去百年老店和一般藥房在定價上也會有所偏離的,這些都能理解,關鍵是還是產品的質量,這個與品牌無關,是使用體驗的重要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