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光榮”的失敗:瑞德西韋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無效

​瑞德西韋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顯示無效。根據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教授牽頭開展的三期臨床試驗洩露數據,重症住院患者使用瑞德西韋 28 天后的臨床改善時間和死亡率與對照組沒有明顯差異。

一次“光榮”的失敗:瑞德西韋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無效

這項實驗雖然因為入組患者人數少而提前終止,但這是目前所透露出關於瑞德西韋的研究中最具有說服力的——因為這項實驗是專門針對瑞德西韋療效設計的隨機、雙盲、對照試驗,是檢驗一款藥物是否有療效的金標準

不過這項研究數據很快從 WHO 官網刪除了,WHO 解釋公佈結果為失誤,數據結果還有待同行評議。

瑞德西韋組/對照組死亡率沒有明顯差異

4 月 23 日凌晨,在中國開展的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結果摘要被髮布到了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網站上,這項研究正是由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教授牽頭研究其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臨床試驗。

美國臨床試驗數據庫顯示,這項研究預計招募患者 237 名,此次 WHO 透露的數據正是 237 名住院 COVID-19 患者服藥情況。158 例接受了瑞地昔韋治療,而 79 例接受了安慰劑。

一次“光榮”的失敗:瑞德西韋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無效

關於入組人數,業界有另一個說法。據媒體報道,4 月 12 日晚間,曹彬在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精準醫學專業委員會組織的一場學術分享中提到,按照瑞德西韋重症組最初的設計,重症組入組病人數量為 453 例。

最終結果,重症住院患者使用瑞德西韋 28 天后的臨床改善時間和死亡率與對照組沒有明顯差異,甚至,接受瑞德西韋治療的患者死亡甚至略高於安慰劑組,分別是 13.9% 和 12.8%。

此前也有瑞德西韋對重症患者療效的試驗公開。4 月 21 日,論文預印網站 medRxiv 在線刊登了美國一家醫院關於羥氯喹治療 COVID-19 的回顧性研究。研究納入了 368 名男性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符合條件的女性患者數目太少,故沒有納入),其中 97 人接受羥氯喹治療,113 人接受羥氯喹+阿奇黴素,158 人 為非羥氯喹治療患者。

結果發現:接受羥氯喹治療患者病死率為 27.8%,接受呼吸機治療率為 13.1%;羥氯喹+阿奇黴素組病死率為 22.1%,呼吸機治療率為 6.9%;非羥氯喹治療患者病死率為 11.4%,呼吸機治療率為 14.1%。也就是說,沒有發現使用羥氯喹可以降低 COVID-19 住院患者死亡和使用呼吸機(反映了病情惡化)的概率(無論是否和阿奇黴素聯用),相反的是,羥氯喹治療組患者的病死率顯著增加

對輕/中症患者的療效正在研究中

吉利德公司在接受外媒採訪時稱,對於重症住院患者,由於這項研究因患者太少而提前終止,因此無法「得出有統計學意義的結論」;吉利德公司稱,數據表明瑞德西韋對輕/中症患者有潛在的好處

到目前為止,瑞德西韋在中國的 2 項臨床試驗已經全部停止,在美國還有 4 項在開展中,涉及醫院、患者人數更多,既有針對重症患者、也有針對輕症患者。

藥物研發從來不是一項容易的事情,一款藥物從研發到上市需要十幾年時間,耗資十幾億美元。一款藥物可能有效,也很有可能有害,所以在藥物大規模給患者應用之前,必須經過隨機、雙盲、對照的臨床試驗,驗證其有效性/安全性,疫情讓我們恐慌,但期盼通常會扭曲事實。

不過,吉利德此次在疫情中的行為還是大受業內人好評,無論疫情兇猛或是受控,對外談瑞德西韋時,一以貫之的說法始終是:一切以隨機、雙盲、對照的臨床試驗為準。

曹彬在上述分享會中也講到,只有安慰劑對照,才能有效地避免研究者的主觀性;如果不設盲,就容易誤把病人的療效歸功於研究成果,把病人的惡化歸咎於疾病的進展。

儘管就目前的證據來看,我們可以基本判斷瑞德西韋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無效,但這仍舊是一次“光榮”的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