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渡湖秋色迷人!

漲渡湖秋色迷人!

很久就聽說過漲渡湖的大名,也看過不少漲渡湖的攝影作品,因此一直以嚮往之,前些天有緣在團風縣攝影家協會主席霍世福等攝友的帶引下來到了美麗的漲渡湖,一下車便被這裡的景色所吸引,一排排水杉整齊的站立在水中,極象等待接受檢閱的部隊一樣昂首挺胸,直刺雲天。藍色水面下的倒影更是令人陶醉,有一種想跳入水中做一隻水鳥融入其中的感覺。整個水杉林完全是一個童話世界!

漲渡湖秋色迷人!

漲渡湖位於武漢市新洲區東南端,緊鄰長江,是長江中游地區距長江最近的一塊溼地,湖面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6公里,湖底高程17.7米,最大水深2.3米,沿湖築有圍漬堤,堤頂高程23米,水面6萬畝。漲渡湖是長江中游迴游魚類的基因庫,盛產黃顙魚、草魚、青魚、鱅魚、螃蟹等魚類40多種。

漲渡湖已於2002年9月正式被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定為溼地自然保護區,其生物資源十分豐富,是長江中游物種的生物基因庫。2004年,漲渡湖溼地成為市級溼地自然保護區。

漲渡湖區不僅有西漢古墓群和烏龍鎮舊址,還是鄂東抗日根據地舊址,是抗日戰爭時期武漢地區最完善的抗日根據地。

漲渡湖秋色迷人!

追溯漲渡湖,遠古時為古云夢澤的邊緣,與長江相通,南受長江倒灌,北納舉水、倒水,一派水鄉澤國,江、河、湖混沌一片,天水一色,橫無際涯,湖中的崗地則成為一個個湖嘴、孤島、沙洲、泥灘、沼澤。面積達280平方公里,入湖水量約30億立方米,魚類82種。數有"汛期一湖水,枯水一片荒"之稱,故因"漲水為渡,落水為湖"而得名漲渡湖。

史載,南朝文帝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著名的"五水蠻起義"就發生在漲渡湖區。元、明之季隨著大量移民遷入,人丁日趨興旺,百業進展,湖區遂呈一派"魚米之鄉"景象,在道光二十九年以前,漲渡湖不是湖,名"斷天河",為長江東支河道。有西漢古墓群和烏龍鎮舊址,還是鄂東抗日根據地舊址。

漲渡湖秋色迷人!

過去的漲渡湖區發生洪澇災害是家常便飯。新中國成立後,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漲渡湖的治理,倒水河改道直入長江、完善長江干堤和修築舉水乾堤,湖泊終與江、河隔離。改革開放以來,為了充分利用江河、湖泊資源,新洲區政府對漲渡湖制定了總體規劃,綜合開發。湖區農、林、牧、漁等生產、科研基地不斷壯大,生態立體林業是這裡一大特色。湖區運用半自然的生態林業溼地,成功創建林農、林、魚、鴨、鳥等多種立體生態林業體系,被定為國家級科研成果。漲渡湖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對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性,被選為世界自然基金會匯豐銀行長江項目的示範,成為湖北省第一個被世界性環保組織參與保護的溼地,2004年7月,又被武漢市政府批准為市級溼地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18500公頃,主要保護水生和陸生植物及其共同組成的溼地生態系統。目前,保護區內現有維管束植物115科,裸子植物101科,兩棲動物10種,爬行動物16種,哺乳動物20種,鳥類103種,魚類46種。保護區內還有少量的全球瀕危物種等。

漲渡湖秋色迷人!
漲渡湖秋色迷人!
漲渡湖秋色迷人!
漲渡湖秋色迷人!
漲渡湖秋色迷人!
漲渡湖秋色迷人!
漲渡湖秋色迷人!
漲渡湖秋色迷人!
漲渡湖秋色迷人!
漲渡湖秋色迷人!
漲渡湖秋色迷人!
漲渡湖秋色迷人!
漲渡湖秋色迷人!
漲渡湖秋色迷人!
漲渡湖秋色迷人!
漲渡湖秋色迷人!
漲渡湖秋色迷人!
漲渡湖秋色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