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克雋逸身著民族服裝慶祝彝族新年 光銀飾就重達12斤

這幾天是彝族的新年!

吉克雋逸在微博也發文:確波確惹,吉木吉喜,庫史木撒,資莫格尼!祝所有彝人同胞,新年快樂,來年風調雨順。 ​​​​

吉克雋逸身著民族服裝慶祝彝族新年 光銀飾就重達12斤

吉克雋逸的彝族服裝,殊不知這件“古董級”的衣服分量不輕,光銀飾就重達12斤。彝族人喜愛打扮特別是崇銀尚銀的情結最為突出,而這一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彝族的銀飾製作歷史悠久,銀器大多構思巧妙奇異、造型傳神美觀、線條精美細膩。這些銀器的樣式讓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彝族銀器中佔了絕大部分的是佩飾。有美觀漂亮的頭飾,有獨樹一幟的鏤花領飾,有精巧別緻的耳墜,有做工精細的胸飾、背飾,有造型奇異的手鐲、手鍊,還有極富民族風格的戒指……銀不僅被用於裝點美麗的服飾,也用於生活器皿,甚至於祭司畢摩所使用的法器,畢摩在彝族人的精神世界中佔據著重要位置。以至於有一種說法:彝族人對銀飾的鐘愛,“是沿著血液,從祖先那裡傳承而來”。

吉克雋逸身著民族服裝慶祝彝族新年 光銀飾就重達12斤

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彝族新年有哪些好玩的內容哦!

是彝族民間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家人團聚走親訪友的時機。一般在每年的11月中旬舉行,具體時間由當地通曉天文曆法而德高望眾的德古推算決定,除豬、龍、牛、雞、蛇日不宜定為年節外,其餘日子均可。如果過年之時有人去世,以後也應避免擇定此日。

吉克雋逸身著民族服裝慶祝彝族新年 光銀飾就重達12斤

彝族新年的第一天叫“庫斯”,意為新年,主要內容是祭祖,早晨雞叫以後,全村就要宰殺年豬,年豬要從同村同寨年長或德高望重的人家開始,依次序宰殺。同時分“舍富”、“舍民”兩餐進餐,“舍富”主要是祭奠祖先,取豬腎、肝、舌、胰與蕎粑一同煮熟,敬奉先祖。“舍民”是全家人集體餐。吃完“舍民”後,男子們要將豬肉切成條塊,婦女們則要灌製好香腸,並當天要將鮮肉和香腸掛在火塘上烤烤,同時以展示主人家的年豬肥,人吉祥,並且顯示出主人的富裕。

吉克雋逸身著民族服裝慶祝彝族新年 光銀飾就重達12斤

新年的第二天叫“朵博”,意為月首(即一個月的頭一天),午由婦女們組織全村孩子祭果樹,既“社日”儀式。每個兒童要帶豬前蹄一隻及意節粑(細玉米粑)等,選一棵長勢豐茂的果樹,由一孩子上樹伴樹神,眾孩子在一婦女的帶領下祈求樹神要多結果子,讓孩子們分享,保佑孩子們健康成長等,然後將孩子們帶來的肉食切成小片放在樹丫上或樹皮之中。社日結束後是拜年,彝族年的拜年場面壯觀熱鬧,一般數十人一組,從整個寨子挨家挨戶拜年,拜年時主人家端上泡水酒,讓大家喝,同時,拜年隊伍還要為主人唱賀新年歌,年輕人跳舞、摔跤、跳鍋莊等。大家不分彼此,不分親疏,一起快樂到通宵達旦。

吉克雋逸身著民族服裝慶祝彝族新年 光銀飾就重達12斤

吉克雋逸身著民族服裝慶祝彝族新年 光銀飾就重達12斤

吉克雋逸身著民族服裝慶祝彝族新年 光銀飾就重達12斤

第三天,彝語稱為“博基”,“博”義為“走、歸”;“基”義為“款待”。意思是祖宗們回來和兒孫後代過完了年,這一天該送祖宗回去了。送走了祖先,人們帶著對新一年的美好憧憬和對祖先們的依戀惜別之情,送走了一個年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