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道安為何去南方的襄陽弘法?

352年,以後趙舊將冉閔被殺為標誌,後趙政權已被慕容俊的前燕替代,後趙為主的北方平原也基本平穩。道安避難階段基本結束,道安的僧團隊伍也按照道安的既定方針,由原來的避難階段,逐漸轉移到弘法道路上來。

這期間,道安由牽口山到飛龍山,再到太行恆山,不但創立寺塔,還“改服從化者中分河北”,並且收了最得意的弟子慧遠。道安不僅有了充裕的立足之地,還有了較為滿意的弘法環境和弘法成效。雖有史料載,前燕政權不甚尊崇佛教,但地方長官武邑太守盧歆,苦苦邀請道安講經說法,也說明以慕容俊為首的前燕政權,並沒有打擊和排斥佛教的情況出現。

釋道安為何去南方的襄陽弘法?

道安在北方弘化已見成效,為何後期轉向南方?很多學者提出了天災、戰亂等理由,非常勉強。實際上,前燕370年被前秦滅亡前,一直比較平穩。即使359年慕容俊欲伐東晉,提出要“戶留一丁,餘悉發兵”,但考慮到百姓因乏和承受能力,也聽從了大臣意見,採取了常用的“五丁抽三”制。

應該是道安感受到,北方本就是佛教興盛之地,以道安無私無畏的創新精神看,道安的志向已不是佛法的一地興盛,而是全國性弘化。因此,才有了再次引領僧團隊伍轉折向南,發展到以儒家文化為主流的東晉領域,去傳播佛教、興盛佛教。這也是道安弘法戰略的陣地大轉移。

東晉在哪裡?

道安生於西晉末年312年。五年後的317年,由於五胡亂華,建都洛陽的西晉覆亡。

釋道安為何去南方的襄陽弘法?

西晉宗室司馬睿南遷建康(南京)建立政權,史稱東晉。東晉(317-420)政權一百多年,統治區域大在以湖北為界的東、南一帶。因東晉政權與北方十六國同時存在。故東晉時期又稱“東晉十六國”時期。

當時,前燕政權在中原大地及以北地區;與此同時崛起的還有前秦(即後來著名“淝水之戰”苻堅部),起初政權在以長安為主的西部一帶,後370年滅前燕,統治全國大部區域。

這個時期,中國主要被東晉、前燕、前秦三權鼎立。

道安身處北方,立志南方弘化。而前燕慕容俊政權,是從北向南發展的。北方一帶雖趨於穩定,但河南南部卻處在戰亂之中。363年,慕容俊已死,慕容暐派寧東將軍攻克滎陽,又派鎮南將軍慕容塵侵犯長平;364年犯許昌、汝南等地。此時,道安帶著讓佛教興盛全國的遠大志向,帶領隊伍向南一路弘法,勢必要穿過戰亂區域,遂有了《高僧傳》中“傾之復渡河依陸渾,山棲木食修學,俄而慕容俊逼陸渾,遂南投襄陽”。

釋道安為何去南方的襄陽弘法?

這段時間道安輾轉流離,山棲木食。生存之艱難,與當今“爬雪山,吃樹皮”的長征真實一致。十幾年前道安為避亂而避難,十幾年後,道安為興盛中華佛教而避難,二者雖本質不同,但都是實現弘法理想與信念的偉大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