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祥事件:溫柔,是最強大的憤怒

羅志祥事件:溫柔,是最強大的憤怒


01

今天羅志祥被女友曝光了私生活,事件霸佔了熱搜第一。

即便彭昱暢突然宣佈戀情,也還是挽救不了他的人設崩塌。

確實有一點失望,羅志祥的歌曾經給我們這一代人,帶來過很多慰藉。

娛樂圈的情感混亂,我們都見怪不怪了。

這件事裡我最關注的,還是女友周揚青的表達方式。

可以說是,高情商表達憤怒的典型案例了。

溫柔、堅定且強大。

早在一個月前,羅志祥和女友周揚青就已經有分手傳言。

而周揚青今天的微博,則給了羅志祥致命一擊。

她對這段關係的描述,不僅極大博得網友的同情,更讓羅志祥沒有任何反擊的餘地。

她用了哪些技巧呢?

首先,提起“表達憤怒”,大家心中想到的就是歇斯底里,發瘋一樣和對方撕扯甚至大打出手。

然後這樣樣子在外人看來,這兩個人都不體面。

所以很多人在親密關係或同事關係中,遇到對方的欺負、壓榨、背叛時,會第一時間想到壓制憤怒。

這種傳統對情緒的認知,不僅對自身的心理健康損傷極大,還對維護關係毫無益處,會進一步讓對方覺得你沒有底線,繼而加大對你的侵犯。

大衣哥被踹門事件裡,我們已經看到,沒有底線的原諒,會帶來什麼樣嚴重的後果。

為此我才說:“關係之所以破裂,不是因為你表達了憤怒,而是因為你縱容了扭曲。”

表達一個憤怒,是不一定要有強烈攻擊性的。

在親密關係中,高情商的表達憤怒有三個內容:(1)我很在乎我們之間的關係

(2)而我因為你的行為受到了傷害

(3)也許你該換個方式

而今天的羅志祥分手事件裡,周揚青可以說完美的契合了這幾個要素。

周揚青在一開始,並沒有直接對羅志祥進行聲討。

而是表示自己非常在乎這段關係。

羅志祥事件:溫柔,是最強大的憤怒

我們還在一起的時候,曾經有一次開玩笑,我問你 “你說如果萬一有一天我們分手了我會做什麼?”

你說 :“你一定會寫一首超級長的rap來罵我。”

你甚至還把歌詞都幫我編好了

但是你猜錯了!我沒有寫歌哦

我還是選擇給你寫一段文字,以前都是幫你編輯微博文案,這次也算是我寫給你的最後一篇長篇文字了

這段內容用一個疑問句回憶當初的時光,這種回憶中夾雜著女方對感情的一種不捨,又不經意間帶出“你的微博文案是我編輯”的“感情付出”,最後還帶著一種調侃表示自己要切斷這段關係了。

在旁人看來,這個女孩受到了傷害,卻又不自怨自艾。

她非常重視過去的情感,但如今也能瀟灑地割捨。

看吧,表達憤怒,是可以不用破口大罵,卻依然堅定有力。


02

過去在心理諮詢時,很多來訪者在描述自己的悲慘感情經歷時,往往容易犯一個錯誤。

那就是:認知扭曲。

無論男生還是女生,他們在開始描述自己失敗情感時,喜歡先把對方置於一種標籤下,比如:渣男渣女。

然後在這種標籤下,他們口中的渣男渣女,似乎為了傷害他們無惡不作。

給我的感覺就是,好像這段感情,除了單方面被傷害,一無是處。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這樣,你為什麼不趁早離開呢?

對方可以說:“可能我實在太愛TA了!”

如果是朋友,那我隨意附和對方几句就行。

但站在想要幫助對方的旁觀者角度來看,我們不得不產生一種假設,那就是:

對方的思維方式,已經被這段關係綁架了。

她主管情緒的杏仁核已經被劫持了,她並不是想解決自己的問題,只是單純想表達不滿。

快速地把對方貼上渣男的標籤,只是為了迅速讓自己躲進“受害者”這個角色裡。

在這種狀況下,我就必須幫助來訪者做一件事。

重新構建認知矩陣.

即對方為了迫切地扮演受害者,潛意識裡不經意間歪曲了自己的思想、認知、感受、行為。

而身邊朋友的迎合,會進一步加重這種扭曲。

我必須引導對方明白:

到底是什麼東西引發了爭吵和背叛?

在你原生家庭的童年裡,是什麼東西隱藏在你的潛意識裡,導致你對伴侶的過分敏感和依戀。

你需要在之後的親密關係裡,瞭解這些你內心中的黑洞,進而改變自己,才能獲得成長。


03

而周揚青在表達憤怒上,就沒有“認知扭曲”的感覺。

首先,她在描述羅志祥時,並不是只說了羅志祥糟糕的一面。

她寫了很多羅志祥曾經愛她的表現。

羅志祥事件:溫柔,是最強大的憤怒

她在微博裡描述道,羅志祥不僅願意陪她過重要節日。

還願意向大眾公開介紹,做過很多浪漫的事。

每天都打電話,陪她哭陪她笑。

自己都奇怪,寫羅志祥好的地方快比寫他壞的地方要長了。

這就是“表達憤怒”的一個技巧,那就是“積極性回應”。

表達憤怒不是罵人,罵的越髒越狠,就越勝利。

“表達憤怒”好壞的最大的指標就是:對方以及相關人士是否能接受你的觀點。

幾乎親密關係裡一切的溝通方式都是圍繞這個誕生的。

首先,你能看到對方的優點,就說明你對這段關係的視角是完整的。

沒有因為受傷而出現“認知扭曲”,進一步說明你的表述是可信的。

其次,你不要以為表達了對方的積極面,就會削弱你對對方的控訴。

周揚青在描述羅志祥的“罪行”時,字數確實不多,但句句誅心。

如果不看我都不知道原來你還有另一部專門用來聊妹的手機。

原來我不在的幾乎每一天,你都會約女生來家裡,關鍵還都是不同的。

你去到每一個城市,都有可以約到酒店的女生。

你和曾經介紹給我見過的你旗下的女藝人,甚至你的化妝師,都有長期不正當男女關係。

還有你和你兄弟們對於那些被你們叫出來玩的女生是如此的不尊重。

更過分的是,你們還會經常舉行正常人都無法想象的“多人運動”……

這些顛覆我三觀的事情全部,都發生在我最深愛的,愛了九年的你身上…

這段話,雖然字數可能真的不多,但七句話裡,有六個場景。

這六個場景卻有大量關鍵詞:“另一部手機、每天約、每一個城市約、約下屬、多人運動、九年!”

每個詞都強烈觸動著看客的神經,又完美的規避了髒字和敏感詞。

這種強烈的“好與壞”對比,就實實在在的把羅志祥的形象在觀眾裡樹立起來了。

影視劇裡,我們經常都對“雙面人”印象深刻,因為這更符合人類的複雜情感本身。

連諸葛亮罵王朗都一定要先加一句。

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

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

羅志祥事件:溫柔,是最強大的憤怒

短短一句話,雙面人的形象立馬躍然紙上。

雙面人中,我們到底是更多記住好,還是更多記住壞。

那就看描述者的側重點了。

周揚青的側重點,我們一看就清楚。

所以,周揚青要不就是輿論傳播心理學的高手,要不就是背後有高人指點。

最最具有殺傷力的,還不是正反兩面描述,而是。

“造梗”

所謂“梗”就是把一個複雜的概念符號化,結合了趣味後,降低了理解門檻,又給了旁觀者無限的表達空間。

梗在一定程度下,是一種極具殺傷力的傳播武器,甚至會發展為網絡暴力。

比如也許大家不知道王境澤是誰?

但大家一定都知道“真香”。

大家可能不太清楚,蔡徐坤當年到底做了什麼,被虎撲網友圍攻。

因為“雞你太美”。

還有楊超越的“錦鯉”等等。

當然,一些正面梗也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的宣傳效應,比如“今年過節不收禮”“手機中的戰鬥機”。

在足夠的內涵下,梗可以以病毒式的在網絡上傳播。

這次周揚青使用的梗就是“羅志祥的時間管理”。

羅志祥事件:溫柔,是最強大的憤怒

一句你難道為了約P,都不睡覺的嗎?

網友立馬開始了創作。

為羅志祥P好了知識付費的圖

羅志祥事件:溫柔,是最強大的憤怒

發起了投票。

羅志祥事件:溫柔,是最強大的憤怒

甚至PP體育還自行創造了黑眼圈的段子。

羅志祥事件:溫柔,是最強大的憤怒

知乎該話題下點贊最高的,也全部是打油詩。

羅志祥事件:溫柔,是最強大的憤怒

可以說,一旦形成“梗”,根本不需要你宣傳,自然會有網友會為你賣力傳播歡樂。

甚至這個微博出現的時機都非常恰當。

它剛好在國內疫情逐漸平穩,人民逐漸需要一點茶餘飯後的話題來緩解焦慮時出現。

真的不早也不晚。

這就是真正的“不佔用公眾資源”,不用像其他明星出軌事件一樣多次反轉,讓大眾感到膩味,可以說直接一招就制敵人了。

為此,羅志祥的回應是這樣的。

羅志祥事件:溫柔,是最強大的憤怒

最高評論是:她說的都是實錘,我無力反駁,謝謝大家。

於是輿論再無反轉可能,男方被一招KO。


04

藉著今天的事,我想再次告訴大家。

“表達憤怒”不是一件可恥,以及情商低的表現。

同時“壓抑憤怒”也從來都不是內心強大的體現。

其實你在壓抑憤怒的時候,內心裡是有很多擔心的:

(1)我是不是很沒用,才會受到傷害?

(2)別人會不會同情我們?

(3)傷害我的人能不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這些擔心充滿了不自信和委屈,又阻止自己理解自己內心的深層次需要。

而這些需要不被看到,那改變就不會發生。

踏上新的生活那就更是無從談起,自己只會陷在傷害的陷阱中不能自拔。

這樣的人只不過是逃避危險而已。

畢竟攻擊自己,要比反擊別人安全多了,因為自己是不會反抗的。

所以,我建議你一定要像周揚青一樣,將你的憤怒,理性溫柔地表達出來。

你不用做到對傷害者的一招制敵。

你只需要通過表達憤怒,撫平自己內心的悲傷,增強自己掌握命運的自信心,遠離恐懼的侵擾。

正如周揚青所說:

你如果問我後悔嗎 我不後悔

因為確實是你 讓我變得更好了

因為愛你 我成長 成熟 也變得更獨立

你如果問我難過嗎?

也不難過

因為你一點都不值得!

這就是一種表達憤怒後的自我接納。

在這個過程中,你從“為什麼你不能理解我”的“被別人掌控命運”的思維裡跳出來了。

繼而走向“我可以改變自己,而不指望你的悔改”。

這便是孔子所說的:“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你的情緒,根本就不需要隨著他人的態度而改變。

你只要做好自己就行。

這也是王陽明所說的:“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所以憤怒這麼有用的東西,你為什麼要丟掉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