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啟齒”的性教育,家長們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文 團媽

點擊右上角“關注”,陪你育兒,一起成長。

近日,最高檢發佈了一組數據,讓人震驚!

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全國檢察機關批捕侵犯未成年人犯罪高達8668人,同期決定起訴人4151人,同比上升2.2%。

“難以啟齒”的性教育,家長們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我們都知道,最近常掛熱搜的48歲鮑某明涉性侵養女案鬧得沸沸揚揚,而更多的數據在告訴我們,性侵的發生,遠比我們想象中更近!

來自2019年的一串數據告訴我們:猥褻兒童犯罪中熟人作案佔比58.7%。

性侵兒童案的受害者集中在7至11歲階段,最小的受害者僅為2歲。

女童受害者的佔比更高,但男童受到的侵害更具隱蔽性,維權難度更大。

日均兒童猥褻案件8起,也就是說,至少每天有超過8名兒童被傷害!

這不禁讓為人父母的我們痛心,父母到底該如何做才能保護自己的孩子呢?

一、何時就能開始性教育?

孩子從2~3歲左右,就會意識到男女性別上的差異,並且開始好奇自己的身體,和異性的身體。

而這個時候,正是父母教育孩子認識身體,建立性別意識的最佳時期。

家長就可以藉助繪本,來跟孩子介紹不同身體部位的名稱,幫助孩子認識身體,建立更為清晰的性別意識。

二、這些性教育的誤區要避免!

很多家長會不好意思談性教育就一陣尷尬,其實大可不必,要知道,兒童「性教育」不等同於成人的「性知識」。

對孩子的性教育,更多的是讓孩子知道自己身體的變化,明白性別的差別,懂得保護自己。

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則有不同的教育方法。

  • 對於5歲以下的孩子

家長要教會簡單地孩子認識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和性器官;

簡單瞭解性別區分,及時進行如廁訓練,幫助孩子強化對隱私部位的認識和保護;

跟孩子講清楚哪些事情別人不能對你做。

  • 對於5歲以上,8歲以下的孩子

較為清楚地知道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和功能。

教會孩子識別哪些是危險的情況,如果孩子問到一些具體的問題,不要回避,做好回答。

教會孩子和異性同伴如何正常相處。

當發生緊急情況,如何有效地溝通交流,有效的保護自己。

  • 對於8歲以上的孩子

教會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體部位,知道青春期的特徵,幫助孩子識別網絡上的不良信息。

三、如何教會孩子保護自己?


“難以啟齒”的性教育,家長們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同時,為大家總結了,7類兒童性侵的高危人群,希望各位家長務必小心!

1、有兒童性侵犯前科的人

2、有反常性行為和性觀念的人

3、收集兒童“不雅”圖片或視頻的人

4、經常有意無意地觀察和觸碰孩子的人

5、對孩子過分親熱,過分關注的人

6、喜歡主動和孩子談論性話題的人

7、經常找藉口單獨和孩子在一起的人

還是那句老話,別嫌棄性教育太早,壞人不會嫌棄你孩子還小!

我是家有二胎的團媽,如果你也喜歡這篇文章,也有育兒煩惱,歡迎點贊、留言並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