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挪威的森林》|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乾的勾當


“我這人,無論對什麼,都務必形諸文字,否則就無法弄得水落石出。”

——《挪威的森林》語錄

即將步入五月,老家的院子裡櫻桃滿枝,桃花早早就敗了,結出暗紅的嫩果,日落時分成熟的油菜花早早被母親用鐮刀收割完成,被我一捆捆地綁好,晾曬在空曠的屋頂上。母親蹲在櫻桃樹下摘了一捧櫻桃,遞到我的手裡說:“吃吧,甜著呢!”

一霎那的對視,鼻子有些發酸,母親已經五十有餘,耳鬢絲絲白髮。我努了努嘴,硬生生地嚥下那句表達感情的話語,轉頭就進了客廳。

村上《挪威的森林》|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乾的勾當

沒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願失望。

——村上春樹

也許每個成年人都是在沉默和孤獨中,漸漸地感悟生老病死的輪迴!

一直想給村上的《挪威的森林》寫一篇書評,但是久拖未絕。大抵是書中許多情節涉及的情緒是我不想觸碰,甚至說是刻意迴避的。這這本書也遠談不上喜歡,但是也終究讓人難以忘懷的書籍。

故事大體圍繞男主、直子、綠子和玲子展開。直子代表著一種愛而不得,男主真摯地愛著直子,但是直子並不愛他,哪怕努力都不行。

這還不是殘酷的,直子心裡有恨男主的一面,因此死後寧可把遺物留給玲子,卻絲毫不念舊情般地想到男主。這可不是什麼所謂的因愛生恨,直子心裡很喜歡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但是卻和男主發生了關係。青梅竹馬的小夥自殺了,也讓活著的兩人都無法面對。

村上《挪威的森林》|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乾的勾當


少年維特式的獻身只是讓自己從煩惱中解脫,但是這種愧疚和負罪感卻足以讓一個人發瘋,乃至自我的毀滅。

螢火蟲消失之後,那光的軌跡仍久久地印在我的腦際。那微弱淺淡的光點,彷彿迷失方向的魂靈,在漆黑厚重的夜幕中彷徨。

綠子代表著一種正常的生活,活潑有生命力,男主心中渴望正常的生活,但是從過去的陰影和歷史中走出去和麵對新生活,哪有那麼一蹴而就的事呢?

村上《挪威的森林》|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乾的勾當


玲子則是代表著一種均衡,雖然也有不正常的過去,但是終究努力過上了正常的生活,就像是一個介於黎明和黑夜的破曉時分的人物!

男主在這三人中徘徊,其中不過是尋找一條生活的出口,來直面內心的孤獨和彷徨,亦或者是人生中說不清道不明的什麼東西。

慾望在小說中是一個很有趣的象徵,男主渴望和直子發生的關係並付諸現實,然而是卻像是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帶來的只有痛苦和災難。不僅童年好友死了,最後直子也死了。他想和綠子發生關係,但是綠子並沒有接納他。現實日常也不是那樣就容易去接受一個邊緣人物的,特別的一個渾渾噩噩,一事無成的成年人。

村上《挪威的森林》|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乾的勾當


然而真正做到淋漓盡致的,是玲子。玲子作為過來人和知情人,對於男主最大的感情,莫過於是對弱者的同情……

我判斷不出我位於何處,也不具有自己是在朝正確方向前進的信心。我之所以一步步挪動步履,只是因為我必須挪動,而無論去哪裡。

作為直子和綠子兩人人物故事的拓展和支線,青梅竹馬的朋友和去外務省工作的同學則表現的更為鮮明,自殺和另一種自殺。

男主願意選擇苟活,又不願意隨波逐流地適應社會的規則,實際上已經是處在進退兩難境地。這就決定了他越和直子走的近,就越接近毀滅,越和綠子接近越背叛初心,所以最後綠子問他在哪裡,他根本不知道。

綠子寫信給渡邊:你總是蜷縮在你自己的世界裡,而我卻一個勁兒的咚咚敲門,一個勁兒的叫你。於是你悄悄抬一下頭皮,又即刻恢復原狀。


村上《挪威的森林》|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乾的勾當


這就是一個殘酷的現實,不做選擇的人,往往只有兩種結果,一種被同情到老,一種被自我毀滅。

人在生死抉擇面前,難免會猶豫,這也是這本書在許多青年讀者心中引爆巨大共鳴的根源。是做一個為了初衷獻身的人還是適應社會人格的扭曲人,又或者是在猶豫彷徨中迷失自我的人。這本書也沒有留給我們答案,因為人生就是在不斷地選擇和被迫選擇中,漸行漸遠,迷途難返的!


“希望你可以記住我,記住我這樣活過,這樣在你身邊呆過。”

“沒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想勉強交朋友。要真那麼做的話,恐怕只會失望而已。”

——村上春樹

結束

在這個人們喜歡裝飾勝過樸素,喜歡神秘而勝過理性的時代。有多少的人是深夜踽踽獨行,有多少人是孤獨而驕傲地活著呢?我們之所以這麼努力,並不是想改變世界什麼,而是努力不想被世界而改變著。

村上《挪威的森林》|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乾的勾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