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長輩,反倒讓我更慶幸自己生了兩個寶貝女兒

前陣子由於種種因素,我們家多了一位新成員共住… 是老公的奶奶、也就是寶寶的曾祖母、高齡超過一百歲的阿祖!

阿祖年事雖高,但腦袋還十分清楚。之前陪老公回他們的老家時,也多次聽到阿祖細數他有幾個兒子、幾個孫子、然後N個曾孫裡面只有一個男生等等~但當時還沒生小孩,聽聽也就過去了,沒有特別在意。

這次同住,偶而會和她聊聊天、聽她講一些古早的故事,或買些她喜歡吃的食物孝敬她。有幾次抱寶寶出去在客廳餵奶,阿祖也坐在客廳,會探頭看一下寶寶,沒特別說什麼,幾天下來也都相安無事,直到有一次…

當天我公婆也在,看我喂完寶寶,我公公就抱過去阿祖面前,問她:等下要不要抱一下你的曾孫阿~我坐在旁邊,見阿祖望向寶寶,說了讓我至今仍難以忘懷的話,當下場景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生兩個都女兒,以後沒人祭拜喔~唉!(拉超~~~~長的嘆氣音)

我當時愣住了...因寶寶在我公公手上,於是我轉頭看他,他一副沒聽到這句話的樣子,一邊逗著寶寶一邊晃開(?)我再望向我婆婆,她也像沒聽到一樣,繼續跟我公公聊天、逗寶寶(?)咦???是我幻聽嗎?還是平行世界?全場只有我一個人聽到寶寶的阿祖講這些話嗎???

傳統的長輩,反倒讓我更慶幸自己生了兩個寶貝女兒
懷著不太舒服的感受,當天我也沒多說什麼。想不到,幾天後,幾乎完全一樣的場面又再度上演!一樣在客廳喂完奶,我抱著寶寶,阿祖剛好經過,探頭看了一下寶寶,幽幽地對空氣說道:唉!兩個都女兒,以後沒人祭拜喔~唉!(超~~~~長的加重語氣嘆氣音)

挖靠!這下我真的忍不住了,轉頭對她說:我以後不用人家祭拜啦!死了以後燒一燒,看是撒在山裡或海里,你免煩惱啦!然後就抱著寶寶回房間了。

接下來的幾天,只要她在客廳,我都把寶寶放在房間。過了幾天,婆婆問我怎麼都把寶寶關在房間裡?我說我不是關,是不想她出去又被人嫌棄!寶寶也許還小聽不懂,但也是感覺得到大人的語氣。而我呢~更不想聽到這些話,好像我做錯什麼事情一樣!到時候出言頂撞了,大家都不開心,不如避免見面。

我公公想緩頰,說老人家本來就比較傳統,會怕以後沒人祭拜(這時我才知道她當時說的話,原來指的不是擔心我沒人拜,是怕她自己沒人拜!根本自作多情阿我!)就像家裡掃墓,家裡男丁一定要去、女生可不去;還有像家裡的女生們很多都在國外工作居住,但每家的男生至少要有一個留在臺灣,才可以照顧父母。

哇!我當下真是震驚度再提升!仔細回想,的確,上次跟老公回去他們老家掃墓,女性們全部都留在家裡,真正去到墓地的只有我公公、我先生、和其他男丁們,當然包括家中的唯一男性曾孫!當時還以為是體貼我們,原來是根本不認為女輩有需要參與啊~

想到最後,又禁不住回想起在我懷老二時,我大女兒從阿公阿媽家回來,多次對我說:媽媽再生一個弟弟給我!循循善誘的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我公公常常對她說:叫媽媽再生一個弟弟給你!呵呵,我當時肚子還懷著妹妹呢…

所以~說到底,這些長輩也許對兒女、孫兒女都一樣疼,但心底深處還是一樣擺脫不了傳統羈絆啊!

最近又到了清明掃墓的時節,因為疫情考量,其實應該避免人群聚集,但老公的老家長輩依然認為一年一次的祭祖不可少,提前叫各家派男性們回去,避開人潮。這時,我突然發覺心裡的不舒服感消失了,取代的是…慶幸的感受。

正由於她們是女孩,避免掉了很多傳統的枷鎖。像這次的掃墓,那位目前仍是大家族中唯一的男孫,就被要求一定要回去,女孩們則可自行決定。可人生最珍貴的,不就是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嗎?這樣的重男輕女觀念,乍看令人生氣,但對活在傳統大家庭的現代女孩來說,仔細想想,或許反倒是一種福氣。

我知道我和我老公會給我們的兩個寶貝滿滿的愛,陪她們成長,讓她們自由選擇她們想要的人生。今天不管我們的寶貝是男孩或女孩,這都是我們的期盼。但果今天是男孩,在疫情日趨嚴重的情況下還被老人家要求開幾個小時的車返家祭祖,或是日後連想要在國外工作什至居住都要被親友說三道四,我真的會翻臉。

現代人多為小家庭,平日很少跟遠房親戚有機會交流,每次到這些傳統節日,把大家硬是湊在一起,沒話也得找話聊,根本超級尷尬好嗎!加上最近新冠肺炎的疫情越來越嚴重,各縣市政府也在推行線上祭拜,上網搜尋一下都有很多資訊。

其實除了線上祭拜,現代社會為了因應小家庭趨勢、久居國外者多,還有發展出代客掃墓的服務。甚至為了那些仍抱持傳統觀念(說白點就是擔心自己死後沒人祭拜會變成孤魂野鬼)卻膝下無子者,也有寺廟推出代為身後祭拜的服務,只要先預付費用,可以幫你於身後每年固定祭拜長達數十年!說不定比很多人的子女還來的更靠得住呢!

我一直認為,對於那些逝去的人,只要我們還記得他們生前的某些片刻,偶而想起時還會帶著微笑甚至一些淚水,他們就還活在我們心底,不曾真正離開。比起一群人舟車勞頓前往荒煙漫草處去祭拜一些自己根本不曾熟識的人,我只想活在我愛過的和愛我的人的回憶中。形式上的東西我不需要,只要活著人的都繼續好好過生活,有時想起我一下,這樣就很好。

早早就跟我先生說過,臺灣地狹人稠,墓地動輒幾十萬,我不想子女以後花這種錢,還要定時打掃祭拜,多麻煩!以後幫我樹葬或海葬吧!這幾年還出現花葬,好浪漫啊!過世以後,請把我燒一燒,拿去山上找棵樹或漂亮的花叢旁邊挖個洞放進去(現在都要先申請喔),還可以順便滋養土地。以後若真的有家人朋友想來看看我,就像去公園踏青一樣舒適,多好!

總之,疫情當前,保護好自己最優先,祖先若天上有知,相信也不會希望子孫們因為去祭拜自己而沾染病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