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種菜流行起來,或許是農場一大出路

讓種菜流行起來,或許是農場一大出路

讓種菜流行起來,或許是農場一大出路

農場主+

第1654期


讓種菜流行起來,或許是農場一大出路


對於農場主+來說,除了農場話題以外,小院生活

種菜那點事基本是最津津樂道的。


小院因為財力、環境等因素受到限制,有些時候擁有一方小院對於普通都市人來說更像是一個夢,而種菜與三餐結合,煙火氣濃烈,更接地氣,更能形成互動,應該是每個農場必備的項目之一!


讓種菜流行起來,或許是農場一大出路


讓種菜流行起來,或許是農場一大出路

種菜已經打好翻身仗

疫情隔離期間,一件關於種菜的事情上了熱搜,因為實在好奇菜種的怎樣?選擇了什麼品種?不怎麼關心女明星新聞的梅子,毫不猶豫地點開了新聞,內容大致如下:


3月20日春分時節,黃雅莉還在家拿著鋤頭給小院的菜地鬆土,戴著草帽穿著揹帶褲,套著長筒鞋,一副裝扮也十分有著菜農的模樣,鬆土、播種、收割,動作嫻熟,早已是年輕女星裡的種菜“老農”


讓種菜流行起來,或許是農場一大出路

讓種菜流行起來,或許是農場一大出路


王鷗在去過黃雅莉家後,也中了“種菜”的毒。回到家後也將自家小院開墾一番,花了一整天功夫,播種了牛角椒、朝天椒、香菜等等。


讓種菜流行起來,或許是農場一大出路


化身花農果農的張馨予也常在在社交平臺曬出自己的收穫,先是化身花農果農,一身裝備齊全,在自家園子裡為花草修剪枝丫,又摘下滿滿一籃子橘子,收穫頗豐的樣子。

讓種菜流行起來,或許是農場一大出路

讓種菜流行起來,或許是農場一大出路


4月19日晚,angelababy在社交平臺發佈了自己的種菜日記,詳細地記錄了自己種菜的過程,還十分欣喜地稱“終於吃到自己種的雞毛菜了”。

親自下地除草,翻土,再堆土堆、播種、澆水,一系列完整的種植過程成為疫情隔離期間最大的樂趣。


讓種菜流行起來,或許是農場一大出路

讓種菜流行起來,或許是農場一大出路


當然,這些女明星的種菜史毫不意外地勾起了我們對都市種菜者的深刻記憶,不禁讓人聯想到許多同樣熱衷於在城市裡種菜的大媽們。

在城市裡,無論怎樣精緻繁華的商品房,都會有大媽們孜孜不倦地開發出一小塊地盤種菜,

陽臺頂樓小院甚至小區綠化帶都有她們的足跡,連許多花田都被改成菜地,讓人哭笑不得。


讓種菜流行起來,或許是農場一大出路

雖然我們很難判斷,明星對種菜是真愛,還是種菜成了立人設的工具,但是什麼火做什麼大概沒有錯。


種菜已經成為一種象徵,可以說種菜很大程度上打敗了我們慣有的“偏見與價值”。

不知道什麼時候“土”一字成為了我們的口頭禪,“這個人好土”成為我們形容一個人的順口溜,以金錢為導向的當下,我們好似並沒有給“與土相關的一切事物更多的空間”。

農民尚不能職業化,大批農村人流向城市,農村還接受著偏見和歧視的當下;在農產品就是“便宜貨”,農場主就是“蹲坑者”,在有機蔬菜需要在高端超市才能彰顯自己的當下,“種菜”已經鶴立雞群,打下了與“”抗衡的勝仗。

都市屋頂擁有一片菜園,能夠自己收割瓜果,成為新“炫富”方式的同時,種菜已經成為一種健康時尚生活的選擇,流行於當下,成為一種剛需。

而這種剛需與農場密不可分,如何打好種菜這張牌,應該成為每個農場主的新課題。


讓種菜流行起來,或許是農場一大出路


讓種菜流行起來,或許是農場一大出路

剔除客戶中的“叛徒”

種菜是一種剛需,從農場和消費者兩者的角度來說,互動性粘黏性實用性都俱佳

,這一點可以說每一個農場主都知道,甚至很多農場就是單純的種菜做會員,目前大部分房地產項目直接拿其做配套。


偏向休閒的農場主更是需要體驗項目引流以及消耗流轉過大的土地,所以每個以休閒為主的農場主都想過怎樣利用種菜這個剛需。

目前大約形成了三種方式:


第一種形式,VIP會員者免費擁有農場整理好的家庭菜園,自行耕種或者農場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類似於做配套;


第二種形式,農場整理後尋找租賃者,以出租地塊做引流和收取租金;

第三種就是做自然教育,與學校掛鉤,小菜園成為小的學習基地,依靠的是政策需教學的剛需政策。

但是除了第三類,有實力有背景能夠拿下學校資源以外,很多農場在面向用戶租種菜體驗這塊大大小小都遇到了問題,甚至很多農場直接取消了這個版塊。

從農場與消費者兩個角度來考慮原因,大致集中在兩點上:租賃菜園算下來並不賺錢,這裡的不賺錢主要是因為對菜園管理成本的低估;用戶的體驗感並沒有想象的好,大多數客戶最後選擇放棄。

管理成本的低估,主要是來自於對種菜的不瞭解,導致了很多物料的疊加和浪費,第二個是低估了

用人的成本費用,這些是最基礎的東西,沒有解決的辦法,農場主只能把種菜體驗這塊作為一個項目,用三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去摸索。

當然摸索的關鍵點還是要放在,會員人數租賃面積管理機制上面。


用戶體驗感不強,因為用戶是不同的個體,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農場需要對此有一個回訪且有自己的用戶檔案,這一點其實是最基礎的工作。


其次,在源味探訪過程中梅子瞭解到,很多客戶體驗感不強是因為種菜並沒有收穫。很多客戶對種菜抱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心態,認為只要把種子放在土壤裡就能長出來,很多有機農場的不打農藥不施肥更是把這點心態放大了數倍,造成了用戶的極大落差感,不但喪失了對種菜的興趣,更喪失了對農場運營人員的信任。

那麼要克服這個問題,就需要把種菜與自然教育有機的結合

農場方可以定期的開展種菜小課堂,除認真傳授種菜技巧以外,正確地普及蔬菜的生長節奏、種菜這件事的不易,降低客戶的期望值,提升客戶種菜的價值感,才是對的方向。


讓種菜流行起來,或許是農場一大出路

第二個造成種菜沒有收穫的原因是農場的機制問題,很多租賃者租賃菜園的時候只是一時的興趣,所以租下後發現時間與菜時並不匹配,租了一年也就來了兩三次,並不能發揮出互動性和粘連性。如何解決?


第一點會員的數量,如果數量太少,管理成本會特別高,需要達到一定的上限,與管理費用持平。


怎麼讓會員成為會員之後,常來農場,形成一個良性的互動呢?這裡面有一些技巧。

和人的審美一樣,很多時候人是因為對比活著的。客戶之間也需要對比,也需要樹立榜樣,所以在考慮會員人數的同時,要建立共享站,能夠讓種菜的人形成一個獨有的圈子且樹立榜樣和典型。


也就是說農場方需要扮演群主的角色,能夠成為意見領袖


當然,送的永遠比買的香,能夠讓會員覺得自己“賺了”很重要,很多農場每年的蔬菜是過剩的,偶爾的送一些,努力分享努力種菜,但種出來的效果不盡如人意的用戶,提升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有獲得感。


雖然農場種菜板塊的開發還需要面臨很多問題,但無非出在體驗感上,也就是說還是會存在我們怎麼樣努力都會出現的問題,這一點我們可以在實際的運營過程中不斷調整。


很多農場在推銷種菜租賃板塊的時候,其過程過於簡單

很多情況類似於客戶來到農場遊玩或者買菜,農場主簡單的說了句“我們這邊還有菜園租賃板塊”,客戶大致會來一句“怎麼租的”,就這樣達成了協議,這樣的過程對客戶檔案的建立等於零也不存在什麼客戶篩選機制

所以,我們在做第一步的時候就需要給客戶畫像,剔除客戶中的“叛徒”,那麼農場方應該形成一個關於租賃者篩選的問卷,每個用戶需要填寫問卷才有報名資格,農場方也需要通過職業、興趣、狀態等條件能夠有一個簡單的畫像。

與農場距離過遠、潔癖、長時間出差等條件的客戶應該剔除在外,保證客戶的質量不是所有人都是你的客戶,這不是一句寬慰而是一句生意之道

“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你就能成功”,這句話在這個每天都在變化的時代恐怕已不夠準確,“能夠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才能獲得機會”,可能更精準一些,但,機會不就是希望嘛!


讓種菜流行起來,或許是農場一大出路


讓種菜流行起來,或許是農場一大出路


種菜是剛需,在梅子的文章中不止說過一兩次,但是放到農場去實踐,又沒有多少農場能夠把這塊做得風生水起,相反很多房地產商卻把此事用得如火如荼,究其原因可能還是出在機制上。

對於一個農場來說,這個機制的建立比房地產行業複雜得多,需要交學費換一些經驗,但是我們對客戶的感受力是更有先機和溫度的,不妨

把細節與服務放在首位去考慮,然後聯動好農場其餘板塊,這樣一來,贏面就很大了。

你覺得種菜體驗項目在農場中應該佔有多大的比例?歡迎留言!


排版 | 小抽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