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拜占庭之八:軍團的力量,不是你想的那樣弱不禁風

今天,筆者來和大家嘮嘮在整個帝國初期,帝國軍團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參考文獻已經列在文章末尾,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己查閱。

再論拜占庭之八:軍團的力量,不是你想的那樣弱不禁風

帝國軍團士兵

帝國軍團的來歷

首先我們知道,帝國的軍事武裝力量絕大部分是從晚期的羅馬帝國軍隊的基礎上繼承而來的,包括軍團的武器配置,以及人數安排、戰術安排等。

我們要知道,在羅馬帝國的晚期,位於帝國邊疆的軍團將領已經缺乏足夠的被約束力,再加上他們的任務是為了穩固邊疆,所以手握重兵。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他們也就成為了地方上的“實力派”,成為名副其實的“地方統治者”。

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鑑,拜占庭帝國中的一些開明君主比如戴克裡先和君士坦丁就進行了軍事和宮廷改革,取消大軍區和後備軍;曾經被多方勢力視為“寵兒”的御林軍,也被改為在宰相管理下的“宮廷守衛隊”,主要負責的就是宮廷的日常守衛和警戒。

建立一支隸屬於皇帝直接統領的軍團,也就成了歷代皇帝不斷追求的夢。

再論拜占庭之八:軍團的力量,不是你想的那樣弱不禁風

訓練中的軍團

帝國軍團的組成

對於建國初期的拜占庭帝國來說,他們的國土面積並不算小。在東西羅馬分離的時候,東羅馬帝國繼承了原先羅馬帝國的一半的領土,領地大小也就決定了整個帝國軍團的數量。當時,帝國軍團主要分為邊防軍和野戰軍,邊防軍主要負責帝國的邊境安全,平日的工作就是在邊境線上巡邏,與蠻族騎兵的散兵們鬥智鬥勇。在邊境上,哪裡的村莊面臨著被蠻族入侵的危險,他們就趕往哪裡救場。

而在邊防軍內部,也有十分詳細的劃分。沿陸地邊界駐守的軍團稱之為“陸界兵”;沿河界駐紮的軍團稱為“河界兵”;護衛城堡的被稱為“城堡兵”。據野史記載,在帝國經濟發展的上升期,軍團裡的士兵待遇還很不錯,所以帝國中的一些男子也會選擇自願加入帝國軍團。但是,帝國軍團對駐紮地方有明顯的區分,這待遇上也會有些許差別。相比於“陸界兵"和"河界兵"來說,城堡兵的待遇是相當優厚。

前者駐紮的地方往往就是一些沙漠或者土匪橫行的山林,而後者則是駐紮在城堡。如果幸運的被分到沿河或者沿海的地區,因為城市的經濟條件富庶,守備軍團的日常生活也會有更好的保障。但是,邊防軍的所有軍團是需要服役24年之久,以此來保障自己的戰鬥力和軍團規模。

而說到野戰軍,這個軍團的成分就比較複雜了。他們是由過去的儀仗軍、御林軍和後備軍組成。在之前我們說過,御林軍後來被改為宮廷守衛隊,而他們的主要是由小亞細亞山民和日耳曼人構成。忠誠,就是他們的代名詞,而他們與皇帝之間的關係更不用說了。

再論拜占庭之八:軍團的力量,不是你想的那樣弱不禁風

城堡兵

而對於“儀仗軍”來說,它的名稱來源於拉丁語的“扈從者”,最初也是羅馬各位具有軍權實權將軍的親兵部隊。後備軍則是一個臨時性的軍事組織。在帝國初期,人數也是最多的。多由招募在帝國邊境的蠻族組成,戰鬥力那是相當強悍,也由皇帝親自統領。

後來當皇帝逐漸真正掌握了各個地方軍團,這個僱傭軍團才變得雞肋。面對高昂的僱傭費用,皇帝后來不得不一再縮減後備軍的編制。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野戰軍可以稱得上是皇帝的私人禁軍部隊。根據普羅柯的《秘史》所記載,在六世紀末,宮廷守衛隊已經達到了上萬名士兵。在整個帝國軍團,皇帝才是最高統帥,各個軍團長都是由皇帝的親信率領,駐紮在帝國各個角落。平時訓練和日常的防衛工作由各個軍團長自己負責,但是一旦遇到大規模蠻族入侵,指揮權歸為皇帝所有。

再論拜占庭之八:軍團的力量,不是你想的那樣弱不禁風

帝國的邊防軍

帝國初期,軍團的作用

在帝國初期,無論是軍團的內部制度還是指揮權的歸屬問題,都是有利於整個帝國向前發展的。各個軍團也基本上可以做到各司其職,保障了帝國各地的安危。而且,由於很多軍團是由皇帝直接管理,軍團的地位很高,也就在整個帝國形成了一種從軍光榮的社會風潮,為帝國軍團獲得足夠的兵員提供了可能。

但是到了帝國後期,大廈將傾,帝國與軍團之間的關係自然也就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當然這是後話,我們之後會聊。好了,品歷史,我們是專業的,歡迎訂閱。


參考文獻:普羅柯.《秘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