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記憶丨正陽門城垣改建史話

北京記憶丨正陽門城垣改建史話

朱啟鈐在正陽門箭樓主持了前門改造工程開工典禮


正陽門(俗稱前門)是明清兩代內城的正門。它與南面的箭樓,北面的中華門坐落於同一中軸線上,組成氣勢森嚴、宏偉的建築群體。封建時代,它的中門專供皇帝通行,平時不得開啟,官民出入須繞經甕城東西兩側的門洞。


北面空曠開闊的棋盤街,白天商販集聚,喧鬧如同廟會,夜晚則是賞月佳地。正陽門迤南,城樓東西各有小廟一座。東面是觀音大士廟,原有明朝萬曆壬辰建築都城碑記和清朝刑部尚書、著名書法家張照撰寫的碑石;西面的關帝廟,每值春節,求財祈福者摩肩接踵,香火興旺,內立碑碣,為明代書法家董其昌的筆跡。


環抱正陽門至箭樓之間的甕城東牆外側,鱗次櫛比地開設了許多商店,名曰“荷包棚”(後改名荷包巷)。京漢、京奉兩鐵路於《辛丑條約》後,相繼修到箭樓東西兩側,並在兩處分建車站,給這一帶帶來了新的繁榮。但因道路湫隘,交通經常窒塞。


1914年(民國三年),先父啟鈐公時任內務部總長兼北京市政督辦(相當於市長),有鑑於前門地區淆雜喧闐現象的亟待改善,乃向袁世凱(當時的大總統)提出《修改前三門城垣》方案。


方案具體內容是:“拆除正陽門甕城東西月牆,於原交點處各開兩門,舊基址改築馬路。箭樓崇巍則仍留存……”當時北洋政府財政短絀,先父對經費來源也預為擘劃。工程預算所需的40餘萬銀元中,擬由京漢、京奉兩路局各負擔20萬元,不足之數由北京市政公所從地方行政費用內補齊。


由於經費有著,方案得到批准。1915年(民國四年)6月16日正式興工。先父親臨施工現場,冒雨主持了開工典禮。手持袁世凱以總統名義頒發的特製銀鎬,刨下了第一塊城磚。


銀鎬重30餘兩,在50公分長的紅木手柄上嵌有銀箍,鏨有:“內務總長朱啟鈐奉大總統命令修改正陽門,爰於1915年6月16日用此器拆去舊城第一磚,俾交通永便”字樣。這一器物,先父生前一直收藏。“


文化大革命”期間曾被抄走,政府發還時已加貼“故宮博物院”標籤,始知曾經國家文物部門鑑定,現仍完好地保存在我家中。


工程共清運碴土8.8萬立方米。在當時的條件下,運走這樣大的土方量是很困難的。先父苦心運籌,利用他奉有大總統特令和曾做過內政、交通兩部總長的有利條件,要求京漢、京奉兩鐵路將道軌延伸鋪設到東西甕城根下,碴土拆下後及時裝進車皮,掛上小火車頭沿東西兩線外運。


西線傾倒於西便門一帶,東線傾倒於東便門附近之蟠桃宮,既平墊了鐵路兩側的窪地、展寬民用土地面積,又節省了大量人力財力,縮短了工期。


工程進行迅速,當年年底就全部完工。12月29日,先父奉命率同督修官、交通部次長麥堅信、外國工程司羅克格、京師警察總監吳炳湘等進行了驗收。全部工程項目包括:


箭樓北側的甕城拆除後,在正陽門兩側添砌南北向新牆二幅,厚3公尺,全用舊磚砌築;箭樓東西兩面增築懸空月臺二座(北平解放,領導人檢閱人民解放軍入城式時就登上了此月臺);箭樓下砌磨光石梯,東西各八十二級;石梯銜結處展設平臺。箭樓上門窗油飾一新,並安裝了玻璃,顯得十分寬敞明亮。


正陽門兩側各開門洞兩座,寬9公尺、高8公尺,還分別安裝了帶滑軌的鋼門。新築馬路兩條,皆寬20公尺;兩側人行道,用唐山產的鋼磚鋪砌。除此處新修暗溝800公尺外,還修築了由中華門通往護城河大暗溝兩條,以備夏季雨水集中時宣洩積潦。


從新開城門至正陽橋,安設水泥欄杆;棋盤街兩側安放水泥方墩,貫以鐵練;運購大石獅子三對,分別放置於正陽門前和箭樓東西石梯入口處。為了保存古蹟,還將觀音廟、關帝廟髹飾彩畫。


全部費用共計銀圓29.8萬餘元,其中包括償付徵用商民房屋拆遷費7.8萬元,較原預算節省1/4以上。先父由北京市政公所撥交6萬元,其餘由京漢、京奉兩路承付。


改建後的正陽門,不只便利了市民交通,緩解了兩大鐵路所造成的壅塞,而且美化了首都。拆下的舊料也做到了物盡其用,在中央公園(即中山公園)內一息齋、繪影樓、春明館、董事會等建築物擴建時,差不多都派上了用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