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的淡馒头

记忆中的父亲总是很严肃,整天板着一张脸。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不小心把杯子给摔了,父亲立刻就来揪我的耳朵。当时,痛得我“哇”一声就大哭起来。哭泣声引来了母亲,她心疼的一把抱起我,忍不住责怪父亲:“小孩子懂什么啊?你不会好好说吗?”大雪纷飞的冬季,母亲背着我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行走在雪地里,而父亲还在那里呼呼大睡。那时候,真的觉得他很狠心。

老爸的淡馒头

稍大一些,父亲的态度慢慢有了改变,也常会带着我出去玩,将一路的景致讲给我听。后来,我出嫁,生下女儿,他的态度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每次去,总是会很早买好菜,中午又亲自下厨做给我们吃。跟我聊些工作上的事情,而我也会请教他些不懂的问题。对待女儿,也许是因为隔代亲,又也许是心境的改变,多了更大的耐心与细心。陪着她玩,给她讲故事,聊些两个人都感兴趣的话题。感觉这些年,他改变了很多。而他还有一道特殊的厨艺,那就是做淡馒头。因为这个馒头是要经过发酵的,所以他总是在上午就早早准备。揉面,加水,加糖………等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将它放进保鲜膜里,保裹起来放个一上午。下午两三点钟的时候,再将它拿出来,切成一块块的,上蒸笼里蒸个半小时就差不多了。掀起盖子,看着那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馒头,出现在自己面前,每次我都恨不能咬上一口。“但别急,现在还太烫了,等凉一会儿就可以吃了。”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会适时的出现在我的身后,拍落我已经伸出的爪子。因为父亲的口味偏淡,所以他做出来的馒头真的是“淡”馒头。我们每次吃的时候,总是会问:“这次,你放了多少糖啊?”他总是会乐呵呵地回应:“这次多加了两勺呢!怎么,还是不够甜?”“不够!”虽然我们嘴上这样说,但嘴里咬着馒头,却感觉早已甜到了心里面。因为这是父亲亲手做的,天下只此这一家,外面的根本就无法跟它相比。

老爸的淡馒头

关于父亲是怎么会做这款淡馒头的,我曾经请教过他。他告诉我,因为他那时在部队里,就是炊事班长,所以平时就专门研究这些吃食了。而经过多次的实践,这淡馒头自然是越做越好了。淡馒头,虽然很淡,但却包含着父亲那深沉的有如大山般的爱。虽然平时的他不善于言谈,但却早已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他那份特殊的父爱。

人总是有着两面性,只有在家人面前我们才会卸下沉重的面具,因为家人是最疼爱我们的那个人。而在外面的大风大浪里,只要一想起父亲的淡馒头,总是会有丝丝甘甜在心头。在之后的路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