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值得怎麼去評價?

河南人沒有贏過一次網絡暴力,沒輸過一次民族大義。

河南人——值得怎麼去評價?

河南最近突然進入人們的視野,是疫情期間,河南式防控給我們敲響警鐘,告訴我們疫情有多嚴重,也給全國人民做了優秀的示範,告訴大家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去防控。鍾南山院士說對付傳染病最原始的辦法控制感染源,現在依然是最好的辦法。河南省在減少人員流動,控制(疑似)傳染源方面做出的傑出表率,無疑對控制病毒傳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認為這也是河南在這次疫情中對全國做出的最突出的貢獻。

河南人——值得怎麼去評價?


接著幾日,關於河南的新聞屢屢出現,“河南工人放棄回家過年,前往沒有熟人的工地支援火神山醫院建設”“河南小夥含淚送護士女友支援前線,大喊我愛你”以及河南的各官方、個人、企業單位對疫區的捐贈。

相信這一次很多河南人看到全網贊河南的時候,第一感覺是:這一次總算揚眉吐氣。河南人面對讚揚的這一種欣喜是在遭受了長久的網絡暴力之後的如釋重負。

河南人——值得怎麼去評價?


河南人真的壞嗎?有一份2018年的報告,顯示河南省萬人犯罪率7.99,低於全國平均值8.82。

我想說,偷井蓋的是應該受到法律制裁的敵人,不是河南人。

河南人,在民族大義面前,從不低頭。

1938年,蔣介石的國民政府為阻止日軍南下,讓國軍扒開了黃河大堤,滾滾黃河水洶湧而來,氾濫8年,日軍的鐵蹄沒能擋住,數十萬百姓卻被淹死,數百萬百姓流離失所。攤上這樣的國民政府,我姑且問讀者,如果你是河南人,你想獨立嗎?如果是我,我踏馬想。但河南人沒有。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被軍閥混戰、天災人禍(想想電影1942)反覆蹂躪的中原河南,依然貢獻了約185萬兵源,僅次於四川居全國第二。其中湧現出了許世友、鄧穎超、吉鴻昌、楊靖宇、彭雪楓等一大批功勳卓著的優秀革命家、將軍,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河南人——值得怎麼去評價?

建國後,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依然代表了河南人戰天鬥地、奮力拼搏的面貌。

而今,河南省一年的糧食產量佔全國的十分之一,是中國重要的糧倉,很多重要的儲備糧倉庫建在河南。河南常住人口占全國6.9%。因此總的來說,河南的糧食是淨輸出的,支援了其他省份,也就是說中國人每10碗飯中,就有一碗產自河南。中原,這個曾經誕生了中華文明的地方,今天依然在滋養著她。

河南還有許多值得稱讚的故事……

河南人——值得怎麼去評價?


河南人,和河北人一樣,和山東山西人一樣,和廣東廣西人一樣,和全國人民一樣,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中國人的國家認同是優於省份認同的。也就是說,我首先是中國人,然後才是河南人、湖北人、甘肅人。這個文化傳統,並不是每一個國家都是如此。當四川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義無反顧,當雲南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義無反顧,當湖北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義無反顧,當中國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當然義無反顧。

這就是河南人,中國人的一份子,他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液,他傳承著中國人的文化,他彰顯著中國人的精神。

我相信,疫情過後的網絡上,河南人依舊是偷井蓋的河南人。我也相信,越來越多的人將會知道,這不過是家人之間的一句調侃。我更相信,我們都會去維護“中國人”這個令人自豪的名字。

敬中國:在斧頭劈開的天地間,到處都有頂天立地的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