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我和讀書的二三事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如是說。

我說:書本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我的童年接觸到的書本不多,家裡條件不好從來沒有考慮過買書給家裡小孩,萬幸每年暑假會去縣城親戚家玩,然後親戚家小孩的兒童啟蒙童書是我最寶貝的東西了。於是認識了《格林童話》、《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以及親戚小孩學校給發的《小寫生天地》這個刊物,這些童話書籍給我幼年時期埋下了浪漫又純真的夢,甚至在無數個鄉下的黑夜我都會看著屋頂上方一扇鋪滿落葉的透明玻璃浮想聯翩,每一片落葉的陰影都能化作不知名的生物充斥在我的大腦裡。

世界讀書日:我和讀書的二三事


現在仔細回想起來還能深刻體會到當時的恐懼和無法控制的聯想,書本里的巫婆恐龍等壞角色好像都是充滿了可能,害怕閉上眼睛玻璃上樹葉形成的陰影就會化形鋪面而來。

在看完親戚家小孩的所有書本以後,我就很少能接觸到新書了。迫不得已之下我開始對小學的語文課本和歷史課本感興趣。《小蝌蚪找媽媽》教會了我們一波三折的後面堅持不懈總可以柳暗花明;《司馬光砸缸》教會了我們勇氣和智慧;《我的弟弟小蘿蔔頭》初步向我們展現了革命的殘酷和艱辛。

時光荏苒,因為家庭原因我在六年級轉到了另外一個鄉鎮就讀,寄宿在一個親戚家裡。親戚家兩個兒子很早就輟學,但沒有想到在他家裡發現了兩三本至今讓我難忘的書本,一本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一本是《三毛全集》,還有一本福爾摩斯的殘卷。這三本書對於當時只有十一二歲的小女孩來說,字可以全部認識,但是閱讀還是有一定的困難。在讀完這兩三本書以後,我花了很長時間去消化,特別是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細膩的文筆,風趣又獨特的個人經歷讓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世界讀書日:我和讀書的二三事

小女孩一向都是細膩敏感的,在讀完三毛的撒哈拉以後,不由的就在心裡種下了一片漫天黃沙的撒哈拉。三毛曾經說過:我在這個世界上,向來不覺得是芸芸眾生裡的一份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著的軌道,做出解釋不出原因的事情來。

世界讀書日:我和讀書的二三事

在撒哈拉的生活裡,三毛真的做到了不一般的生活,做出了很多解釋不出原因的事情。如果你也曾讀過三毛,想必你是知道她和丈夫會為了撿小烏龜和貝殼的化石,兩人取車半夜在沙漠荒地尋找不幸遇到了沼澤和強盜,兩人拼死脫離險境逃出生天的時候三毛老公問她“三毛,還要化石嗎”,三毛簡短明確的回答“要”,丈夫也欣然同意,並約定第二天下午再去。

這一種非同尋常的生活態度簡直瀟灑又愜意極了,更加幸福的是還有一個人也與你一樣異想天開且出其不意。或許每個人都在年少的時候有過浪跡天涯的想法,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想法幾乎全都幻滅在生活的平凡之中。現在回頭想,那些流浪的念頭也許只是年少時的一股莫名的傷感或者情懷,真正能像三毛這樣活的一如既往隨性和灑脫,執著的按照自己生活的人,怎麼能不讓人喜歡和嚮往呢。


世界讀書日:我和讀書的二三事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力量不外乎兩種:愛和夢想。

三毛的撒哈拉就完美的將這兩種愛結合在了一起。枯燥的沙漠生活,三毛能找到無數樂子,她在陽臺種植植物,結果被隔壁養在陽臺上的羊把葉子啃得精光,並且這隻羊還讓三毛體會到了從天而降一隻羊踩破屋頂撲面而來的奇妙體驗。這些事如果是在普通的生活裡,難免又是一場鄰居理論糾紛,但是書中的三毛展現了讓我非常驚歎的包容和開朗,小時候不懂三毛為什麼面對這些麻煩的鄰居和無語的事情還能把日子過得有聲有色,字裡行間讀不到一點抱怨和氣氛,很久以後才明白原來是因為這樣的一個道理:當你同時擁有了愛和夢想,你便擁有了全世界。


世界讀書日:我和讀書的二三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