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總覺得家暴離自己很遙遠,今天對我來說就是一場噩夢,恐懼、無助讓我窒息,我的精神已經徹底崩潰!


2020年3月9日凌晨4點03分,42歲的李女士發出最後一條微信朋友圈。


兩小時後,她從十一樓墜亡。


3月12日,山西省靈石縣公安局通報稱其死亡原因系自殺,死前曾遭受丈夫家暴。


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疫情期間,封城封路、酒店停業、社會焦點轉移等因素

使家暴受害者的求助之路變得更為艱難


眼下,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很多人都響應號召隔離在家,家庭似乎成為阻斷疫情傳播的最安全區域。但對很多女性而言,在隔離期間因壓力、焦慮和溝通引發的夫妻冷戰與家暴問題,正讓家庭成為和病毒一樣可怕的存在。


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一名家暴受害者正焦急地撥打求救電話:“我的丈夫不讓我出門”,向家庭熱線的工作人員控訴丈夫的暴力。


疫情下,家暴受害者們變得孤立無援,只得在電話中哭訴:“他是在嘗試讓我與外界斷絕一切聯繫,切斷外界對我的援助。


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據《時代》雜誌,疫情期間許多女性即使受到家暴,

也因擔心感染新冠病毒而選擇不接受求助

圖片源於@外事兒


事實上,類似事件正在廣泛浮現。面對病毒大流行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壓力,以及對行動的限制,導致幾乎所有國家中都出現了遭受虐待的婦女和女童數量的激增。


疫情期間全球家暴激增的情況,也引發了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擔憂。


4月6日,古特雷斯緊急發表聲明,“對於許多婦女和兒童而言,最大的威脅就在他們本應該感到最安全的地方--自己的家中”,呼籲世界範圍內採取措施,解決這一可怕的全球問題。


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在南蘇丹首都朱巴古雷地區的智慧中心,這名遭到丈夫毆打的婦女懷抱著自己最小的女兒。

圖片來源:© UNICEF/Albert Gonzalez Farran


一場疫情,似乎成為了婚姻幸福與否的試金石。


自疫情爆發以來,據聯合國的報告,黎巴嫩和馬來西亞女性求助熱線的電話數量比去年同月增加了一倍。在中國,增加了兩倍。在澳大利亞,諸如谷歌之類的搜索引擎看到了五年來最多的因家庭暴力而尋求幫助的搜索。


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而早在新冠病毒全球傳播之前,全世界就已有三分之二的婦女一生中遭受過不同形式的暴力與性騷擾,包括尾隨、性挑逗、毆打、心理虐待、強迫婚姻、強姦、婚內強姦及殺害,最常見的施暴對象是她們的親密伴侶及家人。


疫情,不過是家暴事件的一根導火索。


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以愛之名捆綁女性

控制性關係黑暗無底


在中國,每年有15.7萬婦女自殺,其中六成是因家庭暴力…面對這些觸目驚心的圖像與數字,一種熟悉的質疑聲又一次出現:她們為什麼不報警?為什麼不離婚?為什麼不逃跑?


在BBC熱播紀錄片《危險的愛》中,我們見證了暴力傾向的男友是如何一步步將女性逼向危險之境,也得以窺視反抗家暴的難與痛····


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圖片截取於紀錄片《危險的愛》


這位擁有高級混血臉的平面模特Danielle Lloyd在鏡頭前神采奕奕,高冷範十足,模特出道後榮譽頗豐。


她曾在2004年和2006年分別獲得了“英格蘭小姐”和“英國小姐”的稱號,更為《花花公子》雜誌拍攝了性感封面照,星途無量。


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圖片截取於紀錄片《危險的愛》


但在Danielle Lloyd的自述中,卻絲毫感受不到事業有成帶給她的榮譽感與滿足感。相反,鏡頭中的她精神恍惚,沉浸在無法言說的悲傷中。


原來,Danielle Lloyd深受家暴侵害,她的男友曾在長達2年的控制性關係中,一方面口口聲聲說愛她,哄著她;另一方面,以愛之名,一次次施暴,拳腳相向,暴力恫嚇,給了她最深的雙重傷害。


令她在一夕之間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事業,更失去了往昔的快樂與自信。


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圖片截取於紀錄片《危險的愛》


回想起男友打她、侮辱她的畫面與對白,令Danielle Lloyd陷在了自責與自我懷疑的泥沼中。臉上、身上抹不掉的一道道暗紅傷疤讓她曾一度想了結生命。


在模特事業起步的階段,Danielle愛上了這位魅力十足的男孩,並隨即離開父母。然而,誰能想到當Danielle在感情升溫之際搬入男孩的公寓,這一切也預示著噩夢的開始。


男友把美麗的Danielle帶到酒吧和朋友聚會,聊起事業小有起步的女友,他不曾展露出任何疼惜與欣賞之情。更讓人奇怪的是,他會在大庭廣眾之下,揪她的頭髮,發洩不滿,拳打腳踢。


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圖片截取於紀錄片《危險的愛》


朋友們都嚇得不敢上前勸阻。回家後,Danielle身負傷痕。而這樣的暴打則是男友對完美無缺的Danielle嫉妒與控制的表現。


事業勁頭正盛的Danielle還是男友脫口而出的“垃圾”。


除了言語與肢體暴力以外,男友還對Danielle進行了人身自由的嚴格管束。Danielle外出買食物,必須得在20分鐘內返回家中;去見異性朋友,如果回來晚一分鐘,折磨與辱罵過後,男友力氣使盡,疲勞睡去


“我會回到自己的房間大哭一場,哭得天昏地暗,但我覺得他根本就不知道我那麼傷心。”


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圖片截取於紀錄片《危險的愛》


Danielle一再忍讓,男友越發肆無忌憚,暴力升級。他不僅控制了Danielle的社交朋友圈,還限制了她見父母及朋友的時間與次數。而Danielle對這一切的真相都輕描淡寫,父母往往是勸和不勸分。


Danielle還將罪責攬到了自己身上:“肯定是我的錯,都是我讓一切發生的。”


男友事後不斷向她認錯道歉,“親愛的,昨天晚上打了你是我的錯,我也恨我自己,為什麼這麼衝動,我再也不會打你的,我保證。”


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圖片截取於紀錄片《危險的愛》


兩年後,Danielle找機會逃回了父母家。


卻不料,噩夢又一次隨之降臨,男友登門賠禮道歉,聲淚俱下,跪地哀求,父母的寬恕與自己對這段感情的珍視再次將Danielle推向火坑。


Danielle選擇原諒,回到甜蜜的小窩,但卻不曾想到等來了新一輪的暴力。


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圖片截取於紀錄片《危險的愛》


這一次,男友把她的一邊顴骨打掉,血噴湧而出。


因兩年的無休止折磨,Danielle因此患上了創傷性應激障礙:“如今我還在掙扎的問題是,我不再願意相信任何人。”


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1/3女性受害者死於伴侶

但她們為何無法離開?


很多時候網友會質疑,為何Danielle沒有及時控訴或者離開,而是一次次在愛情的蜜糖裡選擇原諒和寬容。


事實上,很多的家暴事件,並非受害者一句“我想離開”就能解決的。


更為殘酷的是,大量的受害者會難以離開這段傷害性極強的關係。根據美國反家暴聯盟(National CoalitionAgainst Domestic Violence)的數據表明,無法徹底離開的受虐者比例高達85%(Forbes, 2010)。


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人人都記得《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的安嘉和,面對婚姻中的波折,這個可憎又可憐的家暴男選擇了猜忌。妻子梅湘南離開,他又軟下性子道歉認錯,而在女主選擇原諒後,將婚姻推入了家暴的黑洞中。


在瘋狂施暴後,他也曾一次次地向妻子道歉、保證不會再犯。


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在心理學中,這對應著施虐循環中的四個階段——焦慮的累積期、暴力發生、施暴者道歉並尋找藉口、暴力後的“蜜月期”。


無論Danielle還是梅湘南,從每個家暴受害者的自述中,都不難發現權力與控制是這段關係的核心,親密關係中的暴力和虐待,有且只有一個目的:獲取且維持對另一方的完全的控制。


更無力的是,當受害者終於醒過來要逃時,才知道“離開”並沒有別人說的那麼簡單。


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據美國家暴熱線(2013)的統計,一個受虐者平均要經過7次的努力嘗試離開,才能真正離開一個施暴者。


上一秒是親密愛人,下一秒是地獄魔鬼”,真實描述了受害者所面臨的處境。一位曾遭受過家暴的婦女說,“每一次離開,都需要我花上一年的時間計劃、告訴他人、尋求幫助,直到我又一次原諒(選擇留下)。”


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去年,因“蒙娜麗莎仿妝”視頻成名的美妝博主宇芽受到男友家暴後,決定奮起發聲,在大眾面前公開與前男友交往時的親身遭遇。


視頻中,瘦弱的宇芽拼命用腳抵著電梯門並大聲呼喊求救,可還是被大力的男友拽出電梯,一頓暴打。10天后,宇芽的肩膀摔成了尾椎骨折,這已經是她第五次被家暴。


在宇芽的哭訴中,她同樣經歷了男方在家暴後“向我道歉、示好”,“跪下求我,併發誓不會再對我動手”的過程。


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如果施暴者反覆用“只是一時情緒失控”、“我是為你好”向受害者灌輸,還通過假意示弱,混淆真實,他便輕易達到對其心理操控和洗腦的目的。


這一切,就如同宇芽選擇繼續待在男友的身邊,甚至從自身找問題,用“他其實對我還是挺好”進行自我欺騙;Danielle在權衡傷痛和愛情後,選擇了信任與容忍,繼續珍惜兩人刻骨銘心的愛情。


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長期的絕望和無助,一方面會讓受暴者習得性無助,甚至發展成受暴婦女綜合徵(一種創傷後應激綜合徵);另一方面,來自家庭支柱、子女、社會壓力…都是受暴者離不開暴力的重要因素。


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被家暴者,往往是更善良和忍讓的一方,有的時候我們會愛錯人,但這並不代表我們本身不值得去愛。


如果你正在面對家暴,請記住這不是你的過錯,你也沒義務去感化與改變他,你是值得珍惜的人,你只是愛錯了人,勇敢地離開他,利用法律的武器、國家的保護,將自己從深淵中拉出來。


如果你身邊的人正在遭受家暴,不要再勸她一味忍讓,如果是朋友,是親人,你應該明白,忍讓換不回幸福,只會將她推向無邊的黑暗。如果你愛她,請幫助她取證,協助法律保護她,請將這篇文章轉發給她。


疫情下全球家暴激增!聯合國發出警告,被噤聲的受害者都怎麼樣了?


家暴是文明社會的暗紅傷疤,抵制家暴更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去鼓勵那些已經站出來的“你做的很對”,去反思如何才能讓施暴者停止暴行,全社會一同幫助家暴受害者降低維權成本。


否則,在一個施暴者能夠輕鬆脫身、社會不能給予足夠支持的大環境下,誰又有資格苛責家暴受害者“你為什麼不選擇離開”呢?


後臺回覆關鍵詞【女孩

關注柬埔寨被父母販賣的雛妓

與她們令人心碎的故事


作者::Anna。在四維空間永葆熱情與好奇的探索者。精英說是全球精英、留學生的聚集地。每日發佈海內外前沿資訊,這裡有留學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國街頭訪問,全方位為你展現真實的海外生活。歡迎大家關注精英說(ID: elitestalk)。


紀錄片《危險的愛》

新京報書評週刊《宇芽之後,蔣勁夫再爆“家暴”:女性打破沉默,平均要經歷35次家庭暴力》

Vista看天下《經歷五次家暴才分手的她,活該被罵“窩囊”嗎?》

外事兒《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全球家暴案件激增,各國如何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